患者年龄76岁,男性。主诉昏迷,呼吸困难,汗多,尿少色澹黄,大便3日未行。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肺咳,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肺失肃降,腑气不通。望诊未见舌象,闻诊未见声音及气味描述,问诊包括昏迷、呼吸困难、汗多、尿少、大便未行,切诊脉细。
呼吸衰竭肺失肃降腑气不通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被毒蛇咬伤右足背,麻木肿痛向上延伸至小腿,足背出现紫血泡及紫青瘀斑。伴随症状包括嗜睡、复视、眼睑下垂、恶心呕吐、小溲短赤、大便不解。舌质红,苔腻,脉濡数。中医诊断为蛇毒入血,上蒙清窍。舌象质红、苔腻,脉象濡数。
毒蛇咬伤蛇毒入血上蒙清窍舌苔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嗜睡,每日超过12小时,头昏沉,懒动,肥胖,心悸,月经后延,困乏疲倦,精神不振,畏风寒,四肢不温,纳呆,面色虚白。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苔白,脉沉弱濡缓。诊断为嗜睡,辨证为气血两虚,湿困脾阳。
嗜睡气血两虚湿困脾阳头昏沉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4岁。口渴多饮、多尿3天。原有肾病史,现症见烦渴多饮、夜尿频多、头晕乏力、内热口干、心烦不安、腰酸腿痛、畏寒怕冷、小便发黄。体征见皮肤干燥,肥胖,肾区轻度叩击痛。尿比重低,血糖正常。中医诊断消渴(肾性尿崩症)。辨证为久病肾元亏虚,湿热浸淫,耗气伤津,肾失开合。望诊见舌质红,苔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烦渴多饮、夜尿频多、腰酸腿痛、畏寒怕冷。切诊见脉沉细数。
消渴肾虚不固湿热浸淫肾元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头部摔伤,伴呕吐、昏迷6小时。病史提示2天前昏倒,头痛伴呕吐,逐渐昏迷。体征示半昏迷状态,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抽搐。右眼眶青紫,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弱。CT示右侧额叶脑挫裂伤,右额脑内血肿向脑室系统穿破。面色萎黄,舌质紫黯,脉弱涩。诊断为瘀证。病机为脑髓受损,血络破裂,瘀血内停。
脑外伤瘀证头痛昏迷
查看详情 →
25岁男性,乏力、浮肿、蛋白尿7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面色苍白无华,神情忧虑,胸胁紧感,恶心口苦,消瘦,眼睑及下肢轻度浮肿。血浆白蛋白降低,尿蛋白(+++)。中医诊断水肿(阴水)、虚损,病机为血虚肝郁、脾肾俱损。舌淡,脉细弱。
肾病综合征阴水血虚肝郁脾肾俱损
查看详情 →
74岁男性,神志恍惚、语言謇涩、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病程3天。主病为中风病(中脏腑),证型为痰热腑实、热痰上扰清窍。面色晦黯,舌红苔黄厚,脉弦滑。神志时清时昧,运动性失语,右鼻唇沟浅,伸舌不出,右软腭动度低,吞咽反射迟钝,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I级,肌张力减低,右侧腱反射和浅感觉减退,右Babinski's征阳性。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病史。
中风病高血压痰热腑实肺热伤阴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头痛阵作1年,加重1周。头痛、耳鸣、心悸、嗜睡、乏力、干咳、面部痤疮、毛发稀疏、双下肢水肿、月经量少色暗红有血块。舌暗,苔薄白,舌下青紫,脉弦细。病程1年,有垂体微腺瘤切除术史,伴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辨证为肝阳上亢,痰瘀互结。望诊见舌暗、舌下青紫。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痛、耳鸣、心悸、乏力、干咳、月经异常。切诊见脉弦细。
头痛肝阳上亢痰瘀互结眩晕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酸中毒,继发性贫血,病程1岁9个月,明显消瘦,皮肤干燥,鼻翼煽动,呼吸困难,心律不齐,血尿素氮76.89 mmol/L,血红蛋白58 g/L,血红蛋白45 g/L,不能饮食,恶心呕吐,大便柏油样便,呕血,呼吸慢而不整,发热,大便溏泄,完谷不化,体温38.0℃,体温正常,食量微差,自觉症状消失,血红蛋白130 g/L,血尿素氮9.18 mmol/L,尿蛋白痕迹。中医病名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酸中毒,继发性贫血。证型为气阴两竭,病因病机涉及肾、脾、心肺,病位在肾,兼及脾、心肺。望诊见明显消瘦,皮肤干燥,鼻翼煽动。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发热、咳嗽、嗜睡、鼻衄、恶心、呕吐、尿少、不能饮食、大便柏样便、呕血、呼吸慢而不整、体温变化。切诊见心律不齐,脉象未明确描述。
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酸中毒继发性贫血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上腹部胀满疼痛,食后即吐半年。症状包括上腹部痞闷胀满疼痛,恶心呕吐,食后加重,吐未消化食渣,食量减,形体瘦,身倦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淡,边有瘀点,苔少,脉沉细涩。体征显示上腹部胀满,压之恶心,肠鸣音减弱。中医辨证为中气虚衰,虚久夹瘀,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检查提示慢性横向型胃扭转,部分肠道慢性不全性梗阻。
胃脘痛呕吐中气虚衰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口舌歪斜、左侧肢体不遂、抬臂不能平肩、手胀麻、指略可屈伸、不能持物、下肢无力、挽行不能抬足、舌强、语言不清、流涎、饮呛、嗜睡。舌淡黯,苔白腻满布。脉沉弦细紧涩。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证型为风寒夹痰,痹阻经络。病因病机为风寒夹痰,痹阻经络。四诊信息包括舌淡黯、苔白腻满布、脉沉弦细紧涩。
中风后遗症风寒夹痰痹阻经络气虚
查看详情 →
余某某,男,31岁,病来势急,汗出壮热不退,口渴喜冷饮,神疲乏力嗜睡,午后热势尤甚,神识时有昏迷不清,口唇红而燥,舌苔黄燥乏津,舌质红绛,脉弦而滑数。暑为阳邪,内扰心营,神明逆乱。暑热蒸腾迫津,汗液外泄过多,伤正耗气。热势锐减,气阴渐复,黄苔已转润,脉仍滑数,小溲黄赤。暑温热势急骤,病情由气入营。
暑温暑热气阴虚营分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头晕、目呆、手足抽搐、不省人事、胡言乱语、咬舌、失眠、抽搐频繁、汗出遗尿、神识昏愦、喉中痰鸣。病程反复,持续近20天。中医病名为脑炎,证型为肝郁夹痰,化热扰神,日久伤阴。望诊见舌质澹嫩,苔白浮或白干;闻诊未明确描述;问诊见神识不清、答非所问、多言无伦次;切诊见脉弦滑数,重取寸关力弱尺强,脉较前柔和。
脑炎肝郁夹痰痰湿未清阴精未复
查看详情 →
10岁男童,高热、呕吐、肢凉嗜睡、嵴项强硬、便闭、腹痛,病程4天。舌薄润,脉濡数。辨证为邪偏于气卫,邪恋气分,邪在气分不解,邪毒有内陷心包之势。舌苔薄黄、黄润,脉数、弦数。
嗜睡烦躁暑温高热实火内陷湿浊余热
查看详情 →
66岁女性患者,主诉高血压病史20余年,突发左上肢麻木无力,左下肢酸软,行动不遂。神志尚清,左侧半身不遂,口唇麻木,语言謇涩,头昏头胀,反应迟钝,大便干燥。舌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中风,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阳气暴张,气血逆乱,瘀阻脉络。
高血压中风肝肾不足气血逆乱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间歇性胃脘部疼痛3年,加重5天。中医诊断胃脘痛(食滞气郁)。舌尖红,苔白厚而腻,脉弦滑。二诊脉仍沉弦,三诊脉弦细,按之沉濡,舌红苔白。五诊脉弦细,舌红苔白。病程3年,病程中伴胃脘胀痛、呃逆、反酸、烧心、纳差、疲乏无力。病因病机为食滞气郁,肝气郁结,横逆犯胃。
胃痛食滞气郁阴虚
查看详情 →
张某,60岁,男性。主诉咳喘,胸闷,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浮肿,病程近2周。中医诊断肺胀。病因病机为痰瘀交阻,蒙蔽心脑,肺失清肃,宣降无权,郁久化热,暗耗阴液。望诊见颜面浮肿,球结膜水肿,舌质红绛无苔。闻诊见呼吸喘急,口唇紫绀。问诊见傍晚嗜睡,小便失禁。切诊见脉细滑。
肺胀痰瘀交阻心脑蒙蔽肺失清肃
查看详情 →
林某,13岁,主诉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不省人事,每周发作3~10次,每次持续3~5分钟,缓解后头昏嗜睡。中医病名癫痌,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七情失调、先天不足、跌打损伤、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暴受惊恐,导致心肝脾肾脏气失调,气机逆乱,痰浊及郁火内生。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发作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
癫痌肝风内动痰浊内生心肾失调
查看详情 →
张某,男,56岁。头痛间断性发作5年,复发加重7天。形体肥胖,嗜睡,痰多色白质粘,胸闷腹胀,大便数日不通。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痰浊阻窍头痛。痰湿素盛,久郁化热,阻闭头窍。
头痛痰浊阻窍脾虚腹泻湿邪内犯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主诉四肢不适,两腿无力失用,卧床不能行走,持续5个月。伴随症状包括头晕嗜睡,全身常出汗而腹部无汗,腹胀矢气。体胖,血压150/95毫米汞柱,膝腱反射稍亢进。舌净,脉象沉滑。体态体胖下痿,证型为气虚痰胜。辨证为久病多虚,太阴久虚必及于肾,腰腿痿软,乃脾肾二经为患。
四肢无力脾肾两虚阳明太阴失调舌苔白薄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