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3岁。主诉腹痛、停止排便、中毒性休克。刻诊面色少华,形体消瘦,倦怠乏力,腹胀,纳差,大便稀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脾胃虚弱,癌毒内结。
腹痛纳差便溏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腹部胀痛三天,病程三天。腹部胀痛,左侧为著,后加重伴全腹疼痛,右下腹压痛显著。面色黄,口干唇燥,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全腹腹皮挛急,拒按,肠鸣音减弱。病机为湿热蕴结,热腐成脓,属肠痈,证型为湿热型。
急性阑尾炎肠痈热毒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男,47岁,双下肢肿胀溃破3个月,发病于1961年春,双下肢肿胀色紫黑疼痛,入夜加重,形体消瘦,面色青黑,精神萎靡,心烦,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腻,双下肢髂股至足趾色暗紫,扪之有索状物,灼热,右足踝部湿性溃疡,五趾溃破,青绿色脓液外流,恶臭,腐烂灼痛,抬高患肢肿痛稍减,证型为湿热内结,郁发坏疽。
郁发坏疽下肢溃破湿热内结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已婚,女性。主诉手发紧、麻木、厥冷、抽搐、发绀,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脉痹,四肢厥冷。证型脾肾阳虚,血虚寒凝。病因感寒,阳气衰微不能温煦四肢。舌象舌尖红,两侧白腻苔。脉象两脉细弱。特殊试验双手置于冷水中指锤变暗、发绀,尤以中指为甚。
雷诺现象脉痹四肢厥冷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男性。主诉包括高血压病十年,脚凉麻木,右大拇趾溃疼,伴口干渴、便干、尿黄、右脚晚疼不得眠。面色微红,体胖,舌红、苔黄,脉洪数。右足大趾干黑坏死,足趾及足背微红肿,足背动脉消失,踝动脉细弱,血压180/100mmHg,眼底动脉细。中医诊断为动脉硬化性坏疽,辨证为瘀久化热,溃腐不脱。
动脉硬化性坏疽高血压血瘀热毒
查看详情 →
男,64岁,突发腹痛9小时,脐周持续性钝痛,腹胀,呃逆,无排气排便,体温37.7℃,腹肌紧张,心率100次/分,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腹腔内脓液,阑尾坏疽穿孔,腹膜炎,气机失畅,腑气不通,中焦不运,腹膨隆,右中下腹压痛,肠鸣音消失,口唇紫绀,呼吸急促,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急性肠梗阻腑气不通气机失畅中焦不运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右手无名指刀伤后出现寒热、手指强直麻木、创口紫黑坏死、右臂焮肿、腋下淋巴结肿大。体温40℃,脉洪大,舌绛赤,心悸、头痛、便结、乏力、纳呆、呼吸窒闷。损害部位见葡萄样丘疹、基底红、中心坏疽、臂部水肿、黄色水泡。中医病名炭疽疮,病因病机为热毒壅盛,瘀阻经络。望诊见舌绛赤,切诊脉洪大。
皮肤炭疽热毒炽盛心悸亢进高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主诉间断双下肢水肿伴喘憋2年,加重伴发热、意识障碍1天。双下肢水肿,四肢畏寒,尿中有泡沫,夜尿2~3次,大便干。左足脓疡破溃,高热,嗜睡,躁扰不宁。慢性肾衰竭,心力衰竭,高血压3级,糖尿病,代谢性酸中毒,肾性贫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面色晦暗,舌红苔黄腻,脉数。
糖尿病足溃疡脓毒症代谢性酸中毒心力衰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病程3年。主诉右足拇趾破溃,反复感染加重。右足红肿、破溃、疼痛,右小腿后压痛,右侧腹股沟部位疼痛,发热,眠欠安,右小腿皮温升高,腓肠肌压痛,右足及足踝区暗红、肿胀,拇趾色暗、肿胀,趾腹侧可见2cm×1.5cm疮面,深达骨质,表面覆盖灰黑色坏死组织,右足底内侧皮肤坏死,足背内侧及足底内侧可及波动感,右侧腹股沟可及肿大淋巴结,双胫后及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中医辨证气虚血瘀,湿热内蕴。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糖尿病气虚血瘀湿热内蕴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右足趾疼痛,夜间尤甚,伴麻木、喜热恶寒、气短。病程近1年。中医病名脱疽,证型阳气虚弱,气血瘀滞。舌紫,苔薄白,脉弦细。体征见右足趾发凉,第二、三趾缺无。
脱疽阳气虚弱气血瘀滞足趾发凉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口渴多饮,手足心热,伴手足麻木、怕冷,双足小趾紫暗,间歇性跛行。舌暗有裂纹,苔黄,脉沉细涩。双足皮肤色暗、发凉,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中医诊断糖尿病小趾坏疽。证型为阴伤化热,瘀阻寒凝。
小趾坏疽糖尿病阴伤化热瘀阻脉络
查看详情 →
34岁男性,遍体脱皮,变黑坏死溃烂,伴痛、痒、刺感,头晕、少食、多梦、纳少、易腹泻、四肢乏力、自觉疲惫,病程11个月。面色慢性病容,表情痛苦,舌体薄,无苔,质红绛如牛肉,脉小微。皮损分布广泛,形态多样,有坏死溃烂、外凸、凹陷、灰白塌陷、小脓疱等。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棘皮层减少,真皮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增多。中医诊断为正气衰惫,表毒不解。
坏疽正气衰惫表毒不解脱皮
查看详情 →
患者双足凉痛、间歇性跛行6年,右小趾溃破3个月。双足发凉、怕冷、麻木、疼痛,行走50m则出现间歇性跛行,足底皮肤瘀斑,双足潮红,汗毛脱落,趾甲干厚,皮温低,右小趾干黑坏死,夜间痛剧。舌质红,苔白厚,脉弦滑。诊断为湿热下注,经脉瘀阻,热盛肉腐。复诊时足部肿胀消退,红热减轻,坏死组织分界清楚,脓液减少,舌质红,苔白,脉弦。三诊时手术清创后疼痛缓解,患足皮肤干燥,汗毛、趾甲生长缓慢,创面肉芽组织色澹,脓液清稀,舌质澹,苔白,脉缓。诊断为气血双虚、经脉瘀阻。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湿热蕴结经脉瘀阻气血双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主诉左足小趾外侧溃烂疼痛,抱膝而坐,夜不得眠,大便干,尿黄,口干渴。左足小趾内侧有2cm×2cm溃口,周围红肿,足背动脉摸不清,踝动脉搏动细弱,余趾凉,压之回血慢。舌红,苔黄稍厚,脉洪数。中医诊断为热毒炽盛。
脱疽热毒炽盛寒湿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龟头红肿糜烂20天。主要症状包括龟头红肿、痒痛难忍、包皮处浸润糜烂夹有脓液、触之痛甚、行走不便、小便短赤、心烦少食。舌红苔薄黄,脉沉滑数。中医诊断为龟头炎,辨证为湿毒浸淫,夹瘀夹热。病程20天。
龟头炎湿毒浸淫夹瘀夹热小便短赤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双手指苍白青紫交替两月余,昼轻夜重,入暮手指麻木胀疼,得温稍减。素体羸瘦,畏寒喜热,心悸神疲,声低气短,月信愆期,量少色黯。面色萎黄,双手逆冷,舌质澹紫而胖,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寒痹。病因病机为阳虚寒凝,气血不和,寒邪侵袭,脉泣不通,气血难达四末。
雷诺综合征寒痹阳虚寒凝
查看详情 →
43岁女性,双足发凉疼痛四年,近四个月加重。双足前掌潮红,双足大小趾潮红更甚,趾甲糠粗变形,足趾活动受限,趺阳脉、太溪脉不可触及,双小腿肌肉萎缩,皮肤蜡色。舌质紫暗有瘀点,舌苔白厚,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Ⅱ期),辨证为阴虚郁热,血瘀络阻。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阴虚郁热血瘀络阻双足发凉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双下肢发凉、步态酸沉胀痛8年,右脚肿胀剧疼、溃烂1年。面色皖白,舌暗红,苔薄白。右足跗阳、太溪脉搏动消失,左足脉沉细。右脚肿胀,皮色暗红,五趾枯黑,足掌前1/3腐败溃烂流脓水,异臭。诊断为脱疽。证属气虚血瘀,经脉阻塞,化热肉腐。
脱疽气虚血瘀脾肾阳虚痰浊内生
查看详情 →
男,68岁,脚趾肿痛溃烂半年,加重1周。左下肢冷痛,足大趾与第2~3脚趾端溃破渗出脂水,皮色黯黑,六脉沉伏。脉痹,阳气不足,血脉不通。面色黯,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症状包括足趾溃破、冷痛、渗出脂水。脉沉伏。
脉痹阳气不足寒湿伤阳脉络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主诉多食多饮多尿14年,左足小趾破溃2月余。神清,体温正常,双侧膝反射减弱,双下肢浅感觉减弱,痛觉尚可,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左侧明显。左足小趾末端缺损,创面黯红色血痂,少量血性渗出,无特殊气味,周围无红肿,皮温降低。空腹血糖9.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4mmol/L。中医诊断消渴,脱疽,证属阳虚寒凝,痰瘀阻络。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糖尿病消渴脱疽阳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