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7岁,男,间断性全身皮肤瘀点、瘀斑,伴发鼻衄,病程18月余。中医诊断血证肌衄,证属气阴两虚,虚火灼络。血象示血小板5×10⁹/L,骨髓象示巨核细胞异常,血小板罕见。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血证肌衄气阴两虚虚火灼络纳差
查看详情 →
9个月女婴,发热、腹泻3日,每日稀水样便20余次,伴呕吐、不思饮食、肠鸣、腹胀、小便少。湿热泄泻,兼感时邪。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数。肠鸣,腹胀,小便少。
秋季腹泻湿热泄泻时邪感冒呕吐
查看详情 →
女,72岁,动则气喘汗出,难以平卧,颜面及肢体浮肿,胸闷心前区疼痛,腹胀纳差,腰酸肢软,怕冷,大便溏薄,舌质淡偏紫,边有齿印,苔薄,脉细,证属心肾阳虚,水气凌心
高血压心功能级心肾阳虚水气凌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女性。主诉月水3月未行,时有恶心欲呕,少腹胀痛,尾骨处疼酸,坐时尤甚,伴心烦失眠,纳差便迟。脉弦细,舌体胖,苔薄白。中医诊断证属肝气不舒,气滞血凝。
月经不调气滞血凝肝气不舒少腹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遍身疮疥浮肿,肿自足背渐上至腹,大便泄泻,发热少眠。风湿症。病因病机为水湿内盛,外感风湿。面色晦暗,舌苔白腻。脉浮而濡。
水肿风湿泄泻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主诉腹胀、腰酸乏力、尿少色黄。病程4个月。中医病名鼓胀,证型为瘀血阻络、湿热交蒸,病因病机为黄疸日久,气血两衰,久病入络为瘀,湿热交蒸,运化失司。望诊见巩膜深度黄染,腹部隆起,青筋暴露,两下肢凹陷性浮肿。舌红边紫,苔黄腻。脉细弦,重取无力。
鼓胀湿热郁结气滞血瘀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诉夜间皮肤瘙痒,抓后起疹,病程5年。中医病名瘾疹,证型脾肺两虚,卫外不固。舌质澹,苔白,脉弦细。躯干、四肢散布抓痕,皮肤划痕征(+)。面色苍白,疲乏无力,乏力纳差。
慢性荨麻疹瘾疹脾肺两虚卫外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胃脘隐痛1年余,纳差,胃脘痞闷,烧心,大便干燥,乏力,消瘦。舌淡黯,苔微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胃脘痛,属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呈现阴虚燥热与湿热内蕴并见之象。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提示气阴亏虚。病机涉及湿热、气滞、血瘀及阴虚。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脘痛气阴虚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张某 男 32岁 脘腹胀8个月 食后重 腹痛 嗳气泛恶 体重下降 舌暗红 苔薄白 脉弦细 病程较长 胃镜示浅表性胃炎 阴虚内热 气滞湿阻 肝胃不和 脾虚失运 望诊舌暗红 闻诊无特殊 问诊有脘腹胀痛 嗳气泛恶 病史8个月 切诊脉弦细
胃痛气滞脾虚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7岁。主要症状为咳嗽、腹胀腹痛、食少纳呆。病程自2012年1月起,持续数月。中医病名为肝癌,证型为脾虚湿困,瘀毒内结。望诊见舌红,苔薄黄或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胀腹痛、食少纳呆。切诊见脉弦。
肝癌脾虚湿困腹水瘀毒内结
查看详情 →
21岁男性,左膝部肿胀疼痛3天,活动受限。左膝部肿胀,局部压痛,侧方挤压试验阳性,浮髌试验阳性。左膝关节正侧位片示骨质增生异常。创伤性关节炎。气滞血瘀,经络痹阻,脾虚湿盛,水湿滞留。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症状包括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脉象未提。
创伤性关节炎气滞血瘀湿盛筋伤
查看详情 →
女,57岁,右耳失听12年,主诉右耳失听,病程12年。中医病名:耳失听,证型:清阳不举,清窍被蒙。舌薄苔,脉平,脉细。耳鸣低沉,右耳憋气感,右鼓膜轻度溷浊,咽干,作痒而咳,饮水喜凉。
耳聋清阳不举鼓膜溷浊舌薄苔
查看详情 →
患者80岁,男性,主诉全身水肿1年余。病程中伴有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夜间不能平卧、咳嗽咳痰、四肢及腹部水肿、手足凉、纳眠差、小便量少。舌澹红,苔薄白,脉沉细数。中医诊断为水肿,属脾肾亏虚,水邪上泛,上凌心肺。
水肿脾肾亏虚肺气不足心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面目及下肢浮肿月余,时轻时重,伴腰痛、乏力。尿蛋白(+),舌苔白厚,脉沉。中医辨证为脾肾气虚,水液代谢失常。面色正常,舌象白厚,脉沉。问诊提示浮肿、腰痛、乏力,二便正常。切诊脉沉。
慢性肾炎脾肾气虚水液代谢失常腰痛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咳嗽阵作,痰吐不多,唇红目赤,口渴思饮,脘腹胀满不舒,大便三四日未行。辨证为痰火积滞内蕴,上迫于肺,肺失宣肃证。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内伤咳嗽痰火积滞肺失宣肃口渴思饮
查看详情 →
36岁,面色萎黄,身倦乏力,畏寒,盗汗,微咳,寒热不已,脉缓,舌澹白无血色,证属元神衰弱,寒湿遏伏,病程三月,寒湿内伏化疟,湿邪遏伏
疟疾寒湿内伏面色萎黄身倦乏力
查看详情 →
失眠、心下悸、午后形冷、小便秘短、面部粟疮发剧、疡溃溢出血水。水气上凌,心阳不得下交。湿热壅于上焦。脉伏数而滑细。面色晦暗、舌红苔黄腻。声音低微、口气秽浊。心烦、大便秘、小溲黄短。脉沉数。
失眠心阳不交湿热上焦湿气下行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形寒恶风,脘腹痞满,恶心欲吐,纳少无味,大便溏泻。病程4天。中医诊断为阴寒闭暑,脾胃失和。舌微红,苔薄腻,脉濡。体征包括大便日行2~3次,尿不黄,月经正常。病因为天气闷热过食冷饮及贪吹电扇,病因病机为寒湿夹暑伤中困表。
阴暑寒湿困表脾胃失和湿浊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腹胀,口干不欲饮,面色微红,形体偏瘦。舌质红,苔薄少,脉细弦小数。病机为臌胀久病,肝脾两伤,阴渐不足,正水虚少,邪水增多。中医病名为肝硬化。证型为肝脾两伤,阴虚水停。望诊见面色微红,舌质红,苔薄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胀、口干不欲饮。切诊见脉细弦小数。
肝硬化瘀血郁肝脾虚运化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3岁,男性。主诉心悸、气短、身困乏力、上腹胀满、纳差、下肢水肿,病程较长。中医病名扩张性心肌病,慢性充血性心衰。证型气虚阳虚、血瘀水停。望诊舌质澹嫩,苔白多津。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心悸、气短、身困乏力、上腹胀满、纳差、下肢水肿。切诊脉沉细。
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衰气虚阳虚血瘀水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