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主诉胸腹胀满2年。右侧胸胁部及腹部胀满不适,腹部有轻微胀气,右胸下部明显高突,按之不痛,左右推动闻有气水声。舌苔白,脉沉弦。中医诊断悬饮(饮停胸胁)。病因病机为痰饮停聚,气机不利,阳气不足,水液失于运化。
悬饮肺失肃降脾失健运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79岁男性,胃脘痛频发,泛酸偶有,纳食尚馨但食不能多,体重日减,夜寐欠宁,少腹胀,大便秘结,每入厕心绪紧张,便不出即用开塞露,大便隔日或3日一行。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有紧象。中医辨证为脾虚气滞,肠道失运。面色尚华,精神良好,生活起居如常态。
胃癌晚期脾虚气滞肠道失运便秘
查看详情 →
男,40岁,寒湿挟积交阻,痛泻无定时,纳呆力乏,舌苔白腻,脉濡滑,右关较盛
痛泻无定时寒湿挟积交阻积滞已消纳呆力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自觉无力、右胁下隐痛、形寒发热、胃纳渐减、腹胀膨隆、下肢浮肿、小便短赤、大便溏、鼻衄、牙血、皮肤巩膜发黄。中医病名为臌胀,证型为肝脾失调,病因病机为疲劳过度,气血两亏,水气互滞。舌苔薄白,根腻,脉小弦。
臌胀气血两亏肝脾失调水气互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月事不调,经前小腹疼痛,伴呕吐、腹泻,月经量少有块,色紫黑,腹胀肠鸣,纳少便溏,肢体酸痛,四肢欠温,白带多,婚后4年未孕。中医病名属月经不调,证型为寒湿瘀阻,病因病机为寒湿搏于冲任,气血运行不畅。望诊见舌苔白略腻,脉象沉缓。问诊见经期腹痛、经量少、白带多、纳少便溏、四肢欠温。切诊脉象沉缓。
经血不调寒湿困脾气血阻滞胞宫受寒
查看详情 →
34岁女性,主诉闭经4月,小腹隐痛,体形丰满,腹壁肥厚,脘闷善叹息,右侧乳房有血性分泌物。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属痰瘀阻络,肝脾失和。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及闭经、小腹隐痛、乳房血性分泌物、月经不调、脘闷善叹息,切诊未提。
闭经痰瘀阻络肝脾失和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12岁女性患者,主诉胸腹胀闷、太息、头晕,病程为下午3时左右发作,持续15~30分钟。中医病名为胸闷,证型为肝胃不和,病因病机为积滞未清、气机不畅。舌红苔腻,脉弦滑。二诊后舌苔薄腻,脉弦。三诊时舌红苔黄,脉弦。临床表现为胸闷、鼻塞、聤耳、头痛如针刺,痛在前额。
胸闷头晕太息舌红苔腻
查看详情 →
女,46岁,腹胀、尿少、乏力、纳差、消瘦、双下肢肿胀,病程3年。肝硬化(气虚血瘀,水湿内阻)。面色晦暗无华,舌淡暗,苔白腻,脉弦涩。形体消瘦,巩膜轻度黄染,肝掌,蜘蛛痣,蛙状腹,腹壁静脉曲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乙肝肝硬化病史,肝功能异常,腹腔积液,脾大,三系细胞减少。
肝硬化气虚血瘀水湿内阻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黄疸持续不退50天。身目发黄如橘红,肌肤搔痒,尿色赤如茶,纳呆,大便质稀,口干,苔少舌红且干涸。脉弦细数。中医病名黄疸,证型肝胆湿热蕴结,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耗伤脾胃阴液,邪盛正伤。望诊面色清癯,舌红干涸。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黄疸、纳呆、便稀、口干。切诊脉弦细数。
黄疸湿热蕴结气阴耗伤脾胃亏虚
查看详情 →
女性,61岁,胸闷、心悸加重10余日。面色苍白,唇色暗,舌质紫暗,苔黄腻,脉细数无力。呼吸困难,鼻吸氧气,双下肢按之凹陷,尿素氮升高,血肌酐升高,伴胸水,血压200/100 mmHg。中医诊断为饮证(留饮),证属三焦气化失宣,饮邪内停,上凌心肺,下留肠间,饮郁化热。
饮证肾气不足三焦气化失宣饮邪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主诉咳嗽、吐白黏痰、憋气、胸闷、腹胀、大便干、小便黄。症瘕(卵巢癌),证属气血双亏、肝肾不足、肺气壅滞。舌澹红,苔薄白,脉沉细滑。腹移动性浊音(十)。服药后腹胀好转,大便通畅,舌澹红,苔薄白,脉沉细。后期出现腰腿疼、乏力、肝区疼,舌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体查头颅磁共振示脑转移。
卵巢癌气血双亏肝肾不足肺气壅滞
查看详情 →
杨某,26岁,男性。颜面手足浮肿、头痛头昏、口干口苦、腹胀纳差、疲乏腰困。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肾病综合征,辨证属湿热蕴结证,后转为阴虚火旺热瘀证,最终为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证。望诊见颜面及双下肢中度浮肿,舌澹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疲乏腰困、口干咽燥。切诊见脉细数。
肾病综合征湿热蕴结阴虚火旺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男,58岁。无明显症状。原发性肝癌。气血不足,肝脉瘀阻。面色少华,舌质偏澹,舌脉偏黯。脉象未详。肝区右半下方实质占位病变,符合肝癌肝硬化。肝右叶实质占位,第二肝门区实质占位,腹水大量。肝光点增粗密集,分布均匀,血管显示清晰。肠络瘀阻。气血两虚,气不摄血。
肝癌肝硬化气血不足肝脉瘀阻胃窦炎
查看详情 →
52岁女性患者,腹泻稀便,腹胀肠鸣,纳少厌食,胸闷气短,间感心悸,舌紫暗红,苔灰黄腻,脉细弦干。病程较长,症状反复,舌象脉象提示湿热内蕴,气阴两虚。病情表现为脾虚湿盛,肝气郁结,中焦运化失常。
泄泻脾胃虚弱肝郁气滞湿阻中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腹大胀满两个月。病程两个月。中医病名鼓胀,证属脾气亏虚,水湿内阻。面色黄白,舌质澹白,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舌苔薄滑,脉弦细无力。腹部胀大,青筋暴露,下肢重度浮肿,腹水(++),肝脾肿大。
肝硬化腹水脾气亏虚水湿内阻腹水
查看详情 →
姜某,26岁,月经周期40~60天,经量可,经色鲜,有血块,倦怠,舌淡红,苔薄白,脉细,闭经,慢性子宫颈炎,慢性盆腔炎,子宫略小,宫颈中度糜烂,附件压痛,经血有血块,脉细涩,子宫内膜7mm,B超显示子宫三径11.2cm,未提及妊娠,无痛经,无乳房胀痛,带下黄。
闭经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湿阻
查看详情 →
17岁男性,少语懒言半年,学习成绩下降,饮食减少,面色不华,形体消瘦,小便少,大便坚结。舌苔白腻,舌下纹紫暗外凸,脉涩,目多红丝。病起于体育课扭伤腰腿,行动迟钝。诊为气血凝滞,扰及神明。
抑郁症气血凝滞血瘀舌下紫暗
查看详情 →
男,57岁,乙型肝炎病史27年,肝硬化4年,身体消瘦乏力,面色晦暗,巩膜黄染,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小便深黄,低热,舌质红,苔白滑,脉弦滑稍数,总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升高,B超示肝弥漫性改变,脾厚,有少量腹水,辨证为肝胆气郁,湿热蕴藉,湿重于热,脾胃湿热所困,运化受阻。二诊仍腹胀,舌质红,苔白滑,脉沉弦滑,总胆红素仍高,B超示脾厚,辨证为肝胆气郁,湿热蕴藉,湿重于热,脾大便泄泻,小便色黄量少,口干口苦。三诊腹胀减轻,黄疸消退,舌苔转薄,脉沉弦,辨证为湿热中阻,脾胃升降失调,木郁土壅。四诊黄疸消退,体力恢复,舌红苔薄,脉沉而有力,辨证为服大量清热解毒药伤及脾阳。
肝硬化湿热蕴藉脾大便泄脾胃升降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8岁。主诉腹痛半年,已行手术治疗,现化疗1疗程。面色萎黄,形体瘦弱,少腹两侧疼痛,小腹有下坠感,大便干结难下,口干,时感恶心欲吐,伴气短咳嗽,痰多,心慌,腿软无力。舌质澹紫,苔澹黄薄腻,脉小弦滑。中医诊断湿热瘀毒证。病因病机为湿热瘀毒互结,肝胃失和,腑气不通,脾胃虚弱,化源匮乏,气血不充。
胰腺癌湿热瘀毒证脾胃虚弱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2岁。左上腹肿块,病程2月,近20天增大伴阵发性刺痛。肝大2厘米,脾大肋下14厘米,质硬,腹壁静脉曲张,腹部膨隆有腹水。神情躁烦,语言躁急,三日不大便,腹部憋胀,触左中腹较硬。舌苔黄腻,脉弦。病情属肝脾结热,水湿内停。中焦结热,脾脏瘀阻肿大,肝脾结热致水气运化失常。
腹水脾大肝脾结热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