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6岁。腹胀20余年,每日饥饿时腹胀加剧,下午尤甚,叩之若鼓,矢气后缓解,饮食减少,打嗝困难,畏寒肢冷,神疲倦怠,大便溏泄,气短乏力。舌澹苔白而润,脉沉迟而缓。胃肠集气多,胃镜示萎缩性胃炎。脾阳不振,运化失司,胃失和降。
脾阳不振运化失司胃失和降脾虚湿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男性。主诉咳嗽、胸闷、气喘20年,加重10年。中医病名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证型肺肾气虚型。面色不华,舌苔薄白,脉象沉无力。神志清楚,语言清晰,动作缓慢,动则喘甚,体质瘦弱。
哮喘肺肾气虚
查看详情 →
女性,30岁,恶寒发热,少汗,头痛体疼,咳嗽剧烈,咳白色黏痰夹黄痰,喉痒气急,咳引胸痛,胸膺塞闷,口干欲饮,体温38.8℃,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高,胸透未见异常。证属风寒客于肌表,痰浊阻于肺中,肺气失宣。面色正常,舌苔薄白,脉浮数。
咳嗽风寒外束痰浊阻肺肺气失宣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感冒后持续性恶心呕吐3天。外感风寒,肺胃气逆。双肺呼吸音粗。舌象、面色、声音、气味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外感风寒肺胃气逆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主诉咳嗽2周,痰黏,胸闷,嗓子发紧,病程2周。中医病名:喘证,证型:余邪未尽,肺气失宣型。望诊:无明显异常描述;闻诊:无明显异常描述;问诊:咳嗽、痰黏、胸闷、嗓子发紧;切诊:胸椎1~5两侧条索并有压痛,颌下有结节,纳谷差,大便干。
急性支气管炎余邪未尽肺气失宣咳嗽
查看详情 →
男,47岁,大小便不利4月,不能自主小便,大便干需服泻药,自汗多,双下肢麻木活动不灵,踝关节不能自主活动,饮食正常,形体消瘦,精神疲倦懒言,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胸10腰4有手术瘢痕,鞍区麻痹,疼痛觉消失,双下肢浅感觉减退,肌力4级,癃闭,瘫痪(中医),外伤损伤经脉,经脉气血不通,兼有气虚,膀胱气化失常。
癃闭瘫痪气虚湿邪
查看详情 →
男,50岁,主诉高血压五年,经常头晕目眩,眼干,左眼角膜白斑,右眼为义眼。神清,面赤,舌红少苔,脉弦,左关明显,血压170/100毫米汞柱。中医病名高血压病,证型肝阳上亢,病因病机肝阳上扰。望诊面赤,舌红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头晕目眩,眼干,病史五年。切诊脉弦,左关明显。
高血压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7岁男性患者,左肘关节摔伤畸形1小时。左肘部肿胀、畸形、压痛明显,骨擦感存在,活动障碍。左手无名指、小指感觉消失,夹纸试验阳性。DR示左肱骨髁上骨折,远端移位。中医诊断为骨折、痿证,辨证为气滞血瘀。左肘部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骨折痿证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女,30岁,间断发作哮喘4年,再发4天。哮喘发作时鼻痒、喷嚏、胸闷、呼吸不畅、喉间鸣响、不能平卧,胃纳差,面色少华,形体偏胖。舌质澹,苔薄,脉细弦。证属喘证一寒邪阻肺,寒痰阻塞气道,气机失于宣畅。
哮喘寒邪阻肺痰阻气道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咳喘伴腹痛25年。咳声重浊不扬,痰白不易咯出,伴胸憋气短,四末发凉,背恶寒,纳少,月经量少色暗。脉细滑数,舌质澹红苔白,体瘦,肤欠润华,指甲少荣。中医诊断为哮喘(寒证)、胃肠功能紊乱、滑胎。病机属脾肾阳虚,痰湿内阻,肺气失宣。舌淡红苔白,脉细滑数,体瘦,指甲少荣,纳少,背恶寒,四末发凉。
哮喘脾肾阳虚痰湿阻肺滑胎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主要症状为心中烦闷欲绝,颜面青白,口唇发绀,舌卷束缩,两目直视,神识昏迷,不能言语,小便自遗,四肢厥逆,血压不及,六脉俱伏。病程30余年,常在冬季及劳累时发作。中医病名为心肌梗死,证型属寒凝气滞,血瘀痹阻。望诊见颜面青白,舌卷束缩,两目直视。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劳神过度,夜中失眠,通宵写作。切诊见六脉俱伏,四肢厥逆,太渊、太冲之脉尚有一动。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寒凝气滞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患者,反复哮喘2年余,此次发作3天。症状包括气急、胸闷、口唇发绀、喉间痰鸣、纳呆。体征见两肺哮鸣音,胸椎3~8及颈椎5~7两侧条索及压痛,孔最穴和天宗穴压痛。舌苔薄根腻,脉浮小数。中医诊断为感受风寒型哮病,证型为新风引动宿恙,肺气失宣。
哮喘发作风寒外袭肺气失宣痰浊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女性。主诉右胁前后掣痛反复发作,伴胃区胀痛、恶心呕吐、频频泄利7年,加重半天。神志疲惫,面色发青,白睛发黄,口唇干燥,舌红,苔白而干,腹皮绷紧,胃区压痛明显,手足发凉,脉细滑。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胁痛(湿热中阻)。B超示胆囊壁毛糙,心电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缺血。病情变化时出现面唇发绀,四肢凉,呼吸微弱,体温不升,血压下降,诊断为湿热中阻并厥证心肾阳衰。
心胆综合征湿热中阻厥证心肾阳衰
查看详情 →
女性,30岁,腹胀、便溏1年,手足凉,畏寒,偏头痛,口苦,起急,经前精神不好,白带多,易倦,脉滑弦沉,舌胖苔白,根部剥脱,手足太阴经异常,病在太阴经,脾虚肝乘。
腹胀便溏脾虚肝乘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男性。主诉为右侧腕关节活动受限1小时。面容痛苦,腕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无力。舌质澹红,苔薄,脉弦紧。诊断为右腕关节扭挫伤。病因病机为外伤导致局部气血瘀滞。
腕关节扭挫伤肝气郁结筋膜粘连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男,65岁,咳嗽、咳痰、呼吸困难3天,病程20余年。哮喘,痰热壅肺,外感风寒诱发。面色暗,舌黄腻,脉细数。呼吸困难,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喉间痰鸣,咳嗽黄黏痰,纳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双肺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
哮喘痰热壅肺肺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咳嗽发热月余,咳剧抽搐旬日。主要症状包括干咳无痰、口干喉痒、昼夜咳嗽、声音嘶哑、咯血发热、面赤头痛、烦躁不宁、唇口燥干、大便燥结、舌红苔少、脉滑数。中医诊断为温燥,辨证为温燥伤阴,脉绌使然。病程较长,病情由初起干咳发展为咳剧抽搐,伴有高热及神识若昧。
温燥咳嗽温燥伤阴肺气愤郁阴涸脉绌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4岁。主诉鼻炎3年。症状包括晨起鼻痒、喷嚏、流涕,鼻涕白稠,头额沉闷。舌澹,少津,有轻度齿痕,苔白。脉弦。经络诊察示手太阴经异常,尺泽下2寸有结节。辨经病在手太阴经。中医病名属鼻鼽,证型属阳虚卫气不固。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肺肾两虚。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经络异常及症状描述。
过敏性鼻炎肺肾两虚阳虚卫气不固手太阴经异常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1岁。主诉两乳痛半年。两乳疼痛拒按,两胁胀满,夜寐多梦,经期不定,量少,行经少腹胀痛,纳少不甘。两乳有硬核,触压痛,边缘整齐,可移动。舌苔白厚,脉滑数。辨证为肝郁胃热,气滞血瘀,经络阻滞,乳中结核。
乳核肝郁胃热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反复胸闷气喘30余年,加剧1天。病程30余年,秋冬发病,春夏缓解。体格检查见桶状胸,口唇青紫,舌澹苔白,两脉浮大无根。辨证为久病肺虚及脾,正虚喘脱型。病位在肺、脾。中医诊断为哮喘。
支气管哮喘正虚喘脱肺虚脾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