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女性 主要症状为食后脘痞、纳呆、嗳气、胃凉、便溏、胃脘至脐下坚满,伴有口干、口苦 病程较长,近20年反复感冒,伴有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舌质红苔白根腻 脉沉弦细数 中医病名胃缓 证属少阳失和,胆热犯胃,胃失和降 病因病机为少阳失和,胆热犯胃,水气痞结,胃失和降
胃缓少阳失和胆热犯胃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女性,58岁。主诉头晕,双下肢乏力,口渴多饮,尿频量多。病程近2个月。中医病名消渴,证型胃热阴伤,病因病机胃热伤阴。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既往高血压病史,血压160/60mmHg。辅助检查示尿潜血(+),葡萄糖(+),快速血糖8.3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三诊出现外感寒湿证,舌澹,苔偏黄稍厚,脉弦。四诊右下肢麻木,舌澹红,苔黄,脉弦。
糖尿病胃热阴伤瘀阻络脉头晕
查看详情 →
口眼歪斜 语言謇涩 痰涎壅盛 六脉弦滑而带数 虚火上炎 虚痰上升 虚风内作 手足阳明之筋络于口 三焦之气通于喉 热则筋驰纵缓不收 痰火壅塞上窍 营卫虚不能上荣 舌机不转 热则生风 风壅其痰
口眼歪斜语言謇涩痰涎壅盛虚火上炎
查看详情 →
女,47岁。反复皮疹,颈面部上肢红斑,口唇裂纹,关节时有疼痛。病程6年。红蝴蝶疮。脾肾不足、阴虚有热。面部可见散在点片状盘状红斑疹,最大者约5cm×6cm,颈部及双上肢近端亦可见少量点状红斑,口腔内可见4~5个溃疡,色浅。抗核抗体(+),ds-DNA(+),红细胞沉降率52mm/h。
红蝴蝶疮脾肾不足阴虚有热
查看详情 →
气逆壅热于上,龈肿喉痹,胸闷腹肿。七月太阴司胎。咽喉肿痛,气逆。喉为肺之系,咽为胃之系。足阳明经络喉嗌,其病气逆、喉痹、瘁喑。手阳明经络喉咙,其病颈肿、喉痹。三焦为水火之道路,君相二火假道相通,气热火结,三焦道路闭塞,阴不能上承,阳不能下降,气热则结,结则肿,肿则痹。
喉痹气逆咽肿舌干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受凉后头昏、恶寒、流清涕,服药后出现剧烈头痛、心慌、呕吐、昏迷、语言模糊、小便失禁。体温38.5℃,深度昏迷,潮氏呼吸,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牙关紧闭,左侧半身瘫痪,血压138/100mmHg,脑脊液淡黄色,视网膜充血,左轻度水肿。中医病名中风中脏腑闭证,证型外邪侵犯,风中阳维,祛风邪、抑肝阳,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望诊面色苍白,舌象未提。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头痛、呕吐、昏迷、语言障碍。切诊脉象未提。
中风中脏腑闭证外邪侵袭阳维受扰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发痧。头痛如破,心烦意乱,呼吸气粗,白睛红丝缕缕,口大渴,汗大出,恶心欲吐,小便短赤如茶汁,体温41℃。舌苔黄腻,脉濡数。中医诊断为中暑(阳暑,热伤心神)。病因病机为暑热内侵,伤人心神,化火逆传心包,暑热炎上,挟湿浊壅滞中焦。
中暑阳暑热伤心神暑热挟湿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为遇寒凉刺激即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流泪,病程三年。中医诊断为鼻渊,病机为少阴阳虚,寒邪客袭鼻窍。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症状与寒凉相关,切诊未提及。
过敏性鼻炎少阴阳虚寒邪客袭鼻渊
查看详情 →
患者阳明蓄血,吐血紫瘀凝结,气逆神疲。脉芤数不静。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苔薄黄。主诉为吐血、气逆、神疲。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为阳明蓄血,证型为热结血瘀,病因病机为邪热与瘀血搏结。望诊见面色晦暗,舌质紫暗。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吐血、气逆、神疲。切诊见脉芤数不静。
阳明蓄血热结血瘀吐血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主诉肺肾同亏,痰火上犯,气促痰鸣,病程10年,兼眩晕、健忘、神疲梦遗。舌绛苔薄,脉细虚大,尺部无力,太溪小弦,冲阳虚弱,颔厌脉盛。诊断为肺肾同亏,虚阳上亢,下虚上盛。病机为肺肾同亏,痰火上犯,虚阳上亢。太溪脉小弦,寸口脉沉细,舌苔薄澹润,脉象虚大,尺部无力,冲阳虚弱,太溪小弦。
肺肾同亏虚阳上亢下虚上盛相火浮越
查看详情 →
36岁男性,左耳疼痛1天,体温39.3℃,听力减退,耳鸣,内耳道充血,舌绛苔白,脉浮数。诊断为聤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证型为外感风热型。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外感风热耳内疼痛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7岁。主诉两侧太阳穴及巅顶头痛3周,伴目干、目痛。中医诊断为头痛,证属肝血不足,清窍失养。舌淡红裂纹,苔薄,脉细弦。病程3周。
头痛肝血不足肝区隐痛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女性。主诉月经不规则,淋漓难尽,周期性量增多,伴发热。头痛两太阳穴为甚,口苦,全身肌肉痛,胸胁痛,精神差,月经量少色黯黑夹血渣,四肢发冷,大便溏,小便黄,无汗,咽不红。舌质黯红,苔白腻,脉弦细。诊断为热入血室,病在血分,病因病机为外邪入血室,与正气相争。舌黯红有瘀斑,苔白微腻,脉细数。舌偏红,苔薄,脉细。
月经不调热入血室少阳病证阴液损伤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部憋闷气短打嗝10年。中医诊断胸痹,证型心血瘀阻。面色暗红,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涩。病程10年,病机为心血瘀阻,气血不畅,胸阳不振。
胸痹心血瘀阻心阳不振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产后5天,主诉大便难。恶露量少色暗红夹紫块,小腹硬痛按之加剧,潮热口渴,3天未解大便。舌苔薄黄干,脉沉实。诊断为瘀血内停,邪热积滞。
产后大便难瘀血内停邪热积滞小腹硬痛
查看详情 →
女,43岁,四肢关节烦疼,两手指关节红肿疼痛,心悸怔忡,口干口黏,月经量少伴血块痛经,大便黏。舌暗红苔薄白,脉濡数。风湿痹证,风寒瘀阻经脉。
风湿痹证风寒瘀阻关节肿痛月经量少
查看详情 →
吴某,25岁,农民。寒热少汗,身重肢麻。苔白腻,脉沉细。湿阻气机。面色无华,舌苔白腻。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身重肢麻,寒热少汗。脉沉细。
湿阻气机寒热往来身重肢麻舌白苔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双目瞳神干缺,病程两年。视煳睛酸。舌红,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肝肾阴亏、虚火上炎。舌象红,脉象细数。病机为肝肾阴亏,虚火上炎。
瞳神干缺肝肾阴亏虚火上炎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甫冠,体质清癯,主要症状为疟疾、不饥不寐、胸膈阻塞、汤水不能下咽、壮热神疲、汗出不解、二便秘涩、舌绛、龈痛、齿缝流血、凝结于腭。中医病名为疟疾,证型属阴虚火旺,病因病机为误用辛温发散之药,致阴精更虚,津液耗伤,虚火上炎。望诊见舌绛、齿缝流血;闻诊未详;问诊见不饥不寐、汤水不能下咽;切诊未详。
疟疾阴虚虚火津伤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记忆力下降2年余。中医诊断为健忘病(髓海不足)。症状包括怕热、易心烦易惊、出汗稍多、气短、易口臭、眼干、大便易稀、夜尿3次。脑CT示脑萎缩,头颅磁共振示双侧颞叶萎缩、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脱髓鞘。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病因病机为髓海不足,痰瘀内生,阳不内收,气血亏虚。
健忘病髓海不足气血亏虚阳浮于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