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8岁,雷诺现象2年,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复发,手指发冷、青紫、麻木、剧烈疼痛。澹红舌,两边紫暗,薄白苔,沉涩紧脉。血痹,阳气不足,寒凝血瘀。
寒凝血瘀雷诺现象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女,24岁,痛经,经期小腹疼痛,恶冷,喜热敷,痛甚则呕,经量少色暗红,腰酸耳鸣,倦怠无力,纳少便秘,月经周期28~40天,经期3天,脉沉弦软,舌红苔灰,诊断为痛经,证属阳虚胞寒,血虚血瘀。
寒凝血瘀痛经肾阳不足血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心悸、心慌、心前区闪电式刺痛、头晕、眼花、耳鸣、畏寒、乏力。病程较长,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史。面色苍暗少华,舌质澹苔白润,脉迟沉细涩而弱。中医诊断为阳虚气弱,兼寒凝血瘀。
寒凝血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阳虚气弱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0岁。主要症状为乏力、头晕、心前区隐痛、头晕眼花、疲乏无力、心悸动、心前区隐痛,曾昏倒一次。病程近月加重。中医病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辨证为寒凝血瘀,阳虚气弱。望诊见面色苍暗,神差懒言,四肢欠温。舌质澹,苔白润。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疲乏无力、心悸、心前区隐痛。切诊脉迟涩结代尚有力,脉率45次/分。
寒凝血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阳虚气弱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右半身不遂1年,左下肢血栓性脉管炎,胫骨中段以下至脚趾紫黑色,二脚趾微溃烂,痛不可忍。面色晦暗,舌质紫,脉沉涩。中医诊断为血栓性脉管炎,证属瘀血阻络,气血不畅,病因病机为瘀血内阻,脉络瘀塞。
寒凝血瘀血栓性脉管炎气血瘀阻脉络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4岁。主诉为阵发性右侧肢体不能活动,每月发作数次,每次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背寒肢冷。舌苔薄白,脉沉细右弱于左。右腿走路不甚灵活,右肱二头肌及膝腱反射亢进,右足巴宾斯基征阳性。病程自1966年8月首次发病,1967年9月15日症状未发,1976年8月2日自愈后9年无复发。中医诊断为短暂脑缺血发作,辨证属中风先兆偏于寒者,病因病机为风寒外袭,经络阻滞。
寒凝血瘀短暂脑缺血发作痰湿内阻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三十九岁,任脉为病,经水仍至,七疝或带下瘕聚,产后十六年不育。中医病名:瘕聚。证型:冲任之病。病因病机:气攻入络,寒凝血瘀。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经水、产后不育。切诊:未提及。
寒凝血瘀冲任之病气攻入络血室正开
查看详情 →
三十许女性,产后十余日,腹及胁痛。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阳气衰微,病因病机为产后体虚,误用破血降气药物致病情加重。面色黑气满布,口唇惨白,舌苔黑滑,脉如蛛丝不绝,气息奄奄,手足如冰,汗出。
寒凝血瘀产后腹痛阳气衰微
查看详情 →
心胸觉冷,经事数月一来,食入则腹中胀痛。寒痰气郁凝滞不通。面色苍白,舌苔白腻,脉沉迟。
寒凝血瘀心阳虚气滞腹胀痛
查看详情 →
女,27岁,病程8年,主诉痛经8年,结婚4年未孕。月经稀发,经前小腹冷硬胀痛,痛剧时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月经量少色黯有血块,四肢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寒凝血瘀。
寒凝血瘀痛经月经稀发小腹冷硬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双手及膝部红斑,遇冷加重,伴关节疼痛、下肢沉重感、手足发凉。病程3年,冬春季发作。皮损为紫红色圆形红斑,中心有暗紫色水疱。舌质澹,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猫眼疮。证型脾湿内蕴,复感寒邪。
寒凝血瘀猫眼疮脾虚湿盛关节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痛经5年,婚后2年余未孕。主要症状为经前及经期小腹胀刺痛、绞痛、肛门坠胀、恶心呕吐、嗳气频作、手足逆冷。月经周期时有推后,经色暗紫有血块。舌象暗有瘀斑,苔白,脉沉涩。中医诊断为不孕症,证型为寒凝血瘀证。病机为寒邪凝滞胞宫,瘀血阻滞冲任。
寒凝血瘀痛经月经不调不孕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经行腹痛,腰酸,畏寒,尤以背部为甚。舌苔光,脉弦。中医病名为痛经,证型属寒凝血瘀。病因病机为寒邪凝滞,气血瘀阻。望诊见舌苔光,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经行腹痛、腰酸、畏寒,切诊见脉弦。
寒凝血瘀经行腹痛气机阻滞腰酸畏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右肩部疼痛半年,肩部运动受限。中医诊断骨疽、骨瘤。肾气亏虚,风寒客入,寒凝血瘀痰结。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无特殊,问诊示右肩疼痛及活动受限,脉象未提。
寒凝血瘀骨疽骨瘤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经行下腹冷痛难忍1年余。月经周期推后,量少不畅,色暗夹块。经行腹痛剧烈,喜暖喜按,伴肛门坠胀,面色苍白,肢冷畏寒,纳少便溏。舌暗,苔薄白,脉沉紧。中医诊断为痛经、月经后期、继发性不孕,证型为寒凝血瘀。
寒凝血瘀痛经月经后期继发性不孕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女性。主诉两手指苍白、色紫,交替发作1年,入冬后两手指僵硬、冷痛麻木,膝、踝关节疼痛肿胀,面部表情呆板,皮纹消失,夜寐咳嗽。中医诊断为硬皮病。病因为寒凝血瘀气血亏虚。望诊见面部表情淡漠,皮肤无弹性,僵硬、鹰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手指遇冷紫暗,面部皮肤僵硬紧绷感进行性加重。切诊见雷诺氏现象,血沉82mm/h,C-反应蛋白升高,免疫球蛋白异常,类风湿因子阳性,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
寒凝血瘀气血亏虚硬皮病
查看详情 →
钟某,40岁。经行腹痛6年,渐进性加重1年。经行小腹剧痛难忍,痛连腰骶,经血量多,有血块。舌质澹暗,苔白厚。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为痛经(寒凝血瘀)。病因病机为寒客冲任,与血相搏,致气血凝滞。舌象澹暗,苔白厚,脉沉弦细。
寒凝血瘀痛经子宫腺肌病血块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痛经15年。经行腹痛,量多色黑,有瘀块,经行8~10天。伴头晕耳鸣,怕冷,大便干,寐差。面色萎黄,舌澹,苔薄黄,脉沉细。B超示子宫腺肌症。痛经(寒凝血瘀)。胞宫受寒,脉络凝滞。
寒凝血瘀痛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女性。主诉少腹、小腹疼痛剧烈,头晕,不能食,痛剧时呕吐,唇面发青,肢凉汗出,腰痠胀,膝软,经色暗红,偶夹小块,经前乳房胸胁胀疼。病程自14岁初潮起,去年冬泳后出现症状。中医病名痛经,证型寒凝血瘀。病因病机寒气客入胞宫,气血失畅。望诊未提及,舌苔薄,脉弦细。
寒凝血瘀痛经肝肾不足气血失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女性。主诉心悸、心前区闪电式刺痛、头晕、眼花、耳鸣、畏寒冷、乏力。病程较长,曾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面色苍暗少华,少气懒言,舌质澹苔白润,脉迟沉细涩而弱。中医病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证型阳虚气弱,兼寒凝血瘀。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寒凝血瘀。望诊面色苍暗少华,舌质澹苔白润。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心悸、心前区刺痛、头晕、畏寒、乏力。切诊脉迟沉细涩而弱。
寒凝血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阳虚气弱心率减慢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