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45岁,男性。右肩剧烈疼痛,活动明显受限,持续半月。肩周炎急性期、阳明型。患肩有广泛性压痛,以肩峰前压痛最甚,上肢前举外展均小于90°。X片除外颈椎病。肩外前廉疼痛,病在手阳明大肠经。
肩周炎急性期阳明型
查看详情 →
男,58岁,高血压脑室出血术后合并消化道持续出血近1个月,身体蜷卧,意识朦胧,嗜睡,鼾声而作,二便失禁,黑便如漆,体瘦如柴,面色晦暗少泽,神识不清,二目不闭,舌质澹,被覆白苔与食物,脉弦滑细数,便血,气虚脾失统摄。
高血压气虚脾失统摄便血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生后半月即见下肢皮肤干燥,随年龄增长全身皮肤干燥、糙裂、微痒,冬重夏轻。皮肤呈鱼鳞状鳞屑,色灰褐,干燥粗糙,触之似甲错,毛发干而少泽。舌质淡苔白,脉虚缓。诊断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气血精津失其煦养充润肌肤之能。
皮肤干燥症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9岁。主诉四肢麻木乏力15年,伴右下肢僵直5年。病程较长。中医诊断痿证。证型为脾胃虚弱、痰湿内蕴证。望诊见面色无华,舌澹、苔白、舌边尖有瘀点。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精神萎靡,少气懒言,营养较差。切诊见脉沉涩。
痿证脾胃虚弱痰湿内蕴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主诉背部酸胀、麻木、双下肢痿软,病程4个月。中医病名痿躄,证型肝肾不足,湿热下注,病因病机为湿邪积蕴化热,困遏中阳,脾失健运,筋骨失养。望诊面色淡黄,肌肤不荣,舌质淡苔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有肩背酸胀、腰酸腹胀、胸闷少食、双下肢麻痹。切诊脉弦细数,双尺无力。
脊髓炎肝肾不足湿热下注筋骨失养
查看详情 →
男,37岁,手足震颤10余年,加重5年,伴失眠、烦躁、健忘、溲黄、便血。面晦少泽,舌尖红,苔白,脉弦滑,尺弱。颤证,证属阴血亏虚,风阳内动。
颤证阴血亏虚风阳内动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右侧乳房胀痛,乳汁分泌不出,乳房皮下结节发硬,伴随疼痛加剧及全身发寒热。中医诊断为气血瘀滞,病因病机为气血运行不畅。体征见右侧乳房内侧凸起,局部发红,可触及鹅蛋大硬块,皮肤灼热,压痛明显,右臂抬举牵掣痛。舌质红,苔薄白,脉数有力。
急性乳腺炎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三十余岁,疑似中风。肝脉弦数已极,六脉洪大无伦。目闭口开,两手握固,问之不语。类中风之热。肝阳上亢,内风欲动。面色晦暗,舌红苔黄。脉弦数洪大。
中风肝脉弦数肝火上炎热证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身材矮小,语言迟滞,听力低下,发育迟缓,体重偏低。面色黄瘦,头发枯黄稀少,皮肤干燥苍黄,舌质嫩红少津,苔微黄垢腻,脉细涩无力。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脾胃失调,气血生化乏源,痰瘀阻滞,髓海空虚。
小儿侏儒症肾气不足痰瘀蔽窍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主诉夜间身发热,口干口渴,喜温饮,身倦乏力,胸闷气短,劳则加重,纳食正常,喜食肉,抽烟。便溏4年,现大便日4~6次,成条形,利,时偏干,食后即入厕。小便黄,午后尤甚,阴囊潮湿,多梦,手心潮热,性急。脉弦偏数,稍垂出尺外。舌红,苔白厚腻。形色中唇暗,面黑少泽。中医诊断肺痨。病因为脾虚阳陷,郁热内蕴,气机不升,阴火上炎。
肺痨阴虚脾虚肺热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大便每日10余次多年,每逢春天加重。面色苍黄少泽,舌澹苔白,脉象沉弱。中医诊断泄泻(中土虚寒)。病因病机为脾虚寒盛,运化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四诊信息包括望诊面色苍黄、舌澹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腹泻、消化不良、病程多年,切诊脉象沉弱。
泄泻中土虚寒脾虚消化不良
查看详情 →
吴某,女,34岁。婚后10年未孕,8年前曾行人流。月经量少,色鲜红而澹,周期24天。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舌红苔少,脉弦尺细。诊断为不孕,病因为人流术后气血受损,肾精肾气虚弱,冲任失调。
不孕症肾精不足冲任失调气虚血少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年龄未提。主要症状为大便溏、面黄少泽、四肢乏力、左侧头晕、右侧胸痛、食欲不振、肢指微浮。病程约两个月。中医病名为泄泻,证型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湿盛注于肠间。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苔薄净。闻诊未提。问诊见食欲不振、大便溏、胸痛、头晕、肢指浮。切诊见脉濡缓、脉濡弦。
脾阳虚肾阳虚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反复胚胎停育7次,不孕1年余。月经后错,周期30~50天,经色黯,伴血块。面色偏黯少泽,舌质红,苔白,脉沉涩而数。双角子宫,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血虚瘀滞,肾气不足。神情忧虑,心烦,睡眠不佳,小腹及腰骶部隐痛,带下偏多,质浊,小便略黄,大便时干。
滑胎不孕症月经后期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4岁男童,发热6日,初病症状为发热头痛,病情发展至壮热、抽搐、神昏,体温40℃,指纹青紫。证型为热入营血,扰及清窍。症状包括壮热、神昏。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病史包括外感病治疗后反复。脉象未提。
热性病热入营血神昏抽搐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1岁,主诉自卑自怜、惊恐胆怯、不愿外出、胃脘痞满,舌苔白薄腻,脉滑细弦。中医病名卑惵症,证型心血不足,痰浊内阻,心气失养,滞碍神机。望诊面色晦暗少泽,舌苔白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自卑自责、惊恐胆怯、心烦少寐。切诊脉滑细弦。患者性格内向,遇事犹豫不决,曾受惊吓。
心血不足心胆气虚痰浊内阻心神失守
查看详情 →
73岁男性患者,全身皮肤瘙痒三年,伴疲乏无力、胸闷气短、心悸心慌、口干口苦。皮肤干燥,少泽色黯,有抓痕及脱屑。舌质黯红而干,舌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辨证为血虚生燥生风,气虚血瘀,导致皮肤失于濡养。
皮肤瘙痒血虚生风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两胁刺痛,右胁挤压痛,肝大胁下2指,腹胀,少腹痛,小腹发凉,畏风寒,症状遇劳加重。现病史包括目胀干涩,头晕,头项嵴背拘紧酸楚,巅顶头痛,头顶发热,面热如潮,胃脘烧灼,恶心,倦怠乏力,大便溏薄,晨起颜面发紧浮肿,夜间五心烦热,盗汗,纳谷不馨,不欲进油腻及生硬食物。面色皖白,舌体胖大有齿痕,质澹暗,苔薄白水滑,脉沉细弦。中医诊断为肝血素亏,络脉失养,脾气不足,气滞血瘀,痰饮内阻,病程日久,损及肝阴脾阳。
多囊肝肝血素亏脾气不足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女,65岁。双眼灼热,怕光疼痛,视物模糊,睁眼不利。泪液分泌多,睑、球结膜充血较剧。红眼病。外感风热。面色正常,舌红苔黄,脉浮数。
红眼病肝经郁火目赤肿痛泪多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主诉牙痛20年,右侧头面部疼痛,掣痛有触电感,心中烦躁,夜寐欠酣,大便溏薄,晨起口苦,张口受限。面色晦暗少泽,舌质淡苔微黄厚腻,脉微弦细濡。中医病名属三叉神经痛,证型为痰火交结、风邪袭络。病因病机为郁火内炽,炼液为痰,痰火交结,久则化风袭络。舌象淡苔微黄厚腻,脉象微弦细濡。
三叉神经痛郁火内炽痰火交结风袭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