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2岁,女性。主诉双目干涩1年。病程1年。中医病名目涩。证型太阳经病。病因病机足太阳经气血运行障碍。望诊面色白。舌瘦尖红,苔白少津。闻诊未提及。问诊有月经不调史多年。切诊脉弦细。经络诊察示足太阳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手阳明经异常。右下廉到手三里压酸、右公孙压酸、右水泉到大钟敏感压痛、右束骨有结络、攒竹有结节。
双目干涩足太阳经病湿证足少阴经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9岁。主诉双侧髋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1年。西医诊断双侧股骨头坏死。体征步履艰难,拄双拐来诊。脉弦洪、有力。舌红,苔浊腻。既往牛皮癣病史30年,长期外用药物及口服激素,酗酒史20余年。大便干,小便黄,眠浅眠艰,手心汗多,夜间盗汗。
股骨头坏死湿热瘀毒郁热风邪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病已二载,时轻时重,性情孤僻,见人则无语赧颜,遇事心慌胆怯,恐惧多疑,心胸痞闷,心烦少寐,胡思乱想。面色萎晦少泽,目光呆滞,神情疑虑,舌质红苔白腻,脉弦细而滑。诊断为卑惵症,病机为心血不足,痰浊内阻,心气不通,滞碍神机。
心血不足痰浊内阻心气不通神机滞碍
查看详情 →
女性,34岁,婚后十年未孕,月经量少、色鲜红而淡,周期24天,经期3天。形体消瘦,面色晦暗少泽,舌红苔少,脉弦尺细。中医诊断不孕症,辨证为肾精肾气虚弱,冲任失调,气虚血少。
不孕症肾精不足气血受损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主诉左侧乳房瘙痒5年余,症状逐步扩散至腋下及左侧下腹部。中医病名:乳房顽固性瘙痒症。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左侧乳头溢液,术后瘙痒渐进性加重,伴有乳头周围及乳房深部瘙痒。切诊:未提及。
乳房瘙痒症肝经失调脾湿内蕴胃经郁滞
查看详情 →
3岁男童,发热5日,高热不退,抽搐1日,神志昏迷,壮热面赤,指纹青紫。小儿急惊风。外感风寒,热极生风,扰乱神明。面色赤,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症状包括发热、抽搐、神志昏迷,脉象未提。
急惊风热极生风高热不退抽搐昏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3岁,男性。主诉阳痿2年余,时轻时重。现症包括阴茎不能勃起或举而不坚,伴早泄,阴囊及会阴部潮湿感,腰部酸痛不适。体征面晦少泽,精神疲倦,舌胖色紫,舌边齿痕,苔腻而黄,脉弦尺弱。中医诊断为肾阳衰惫阳痿。病因病机为肾气虚弱,阳化功能衰惫,肾阳不足,寒自内生。
阳痿肾阳衰惫舌胖色紫苔黄腻
查看详情 →
49岁女性,经后小腹坠胀伴腰困1年余,神倦乏力眠差梦多记忆力差,纳少知饥,少食即饱饥时心慌,月经量少色暗有少量血块,形瘦长面黄少泽,情绪抑郁。脉小软而短,舌胖有齿痕。中医病名属妇科病症,证型属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气机不畅、痰凝血瘀。望诊见面黄少泽、舌胖有齿痕,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情绪抑郁、症状持续,切诊脉小软而短。
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脾虚心悸
查看详情 →
刘某,1岁5个月,多饮多尿半年,烦渴多饮,每日进水1.5~2瓶,小便22~23次,明显消瘦,面色白,毛发干枯少泽,舌红少苔,指纹红细。中医诊断消渴(上消),证属心目火炽,肺燥津伤。肺燥津伤,心胃火炽,肾阴亏耗,关门开阖失职,水液输布失常。
消渴心火炽肺燥津伤肾阴虚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发热4月余,周身肌肉关节疼痛,关节僵直,行走不便,多汗,夜间盗汗,口渴喜饮,食欲不振,消瘦,面色微黄,头发稀疏,两目乏神,淋巴结肿大,舌体瘦、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弦细疾数。中医诊断痹证(湿热痹),证属湿热毒邪稽留,日久耗伤气阴。舌体瘦、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弦细疾数。二诊见舌质嫩红、苔黄腻,脉弦数。三诊见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弦小数。八诊见舌体稍胖、舌尖红、苔中根黄腻,脉沉细小数。
湿热痹气阴伤关节痛淋巴肿大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男性。主诉泛吐白色痰涎,胃脘胀满,纳差。病程7天。中医病名吐涎,证型痰饮内停证。病因病机为肺脾气虚,痰浊潴留。面色萎黄少泽,舌淡红,苔白腐腻,舌心剥落,脉滑弱略弦。神志清,精神不振,身体瘦弱,桶状胸,双肺呼吸音粗,散在干湿啰音,腹软,剑突下压痛。
痰饮内停肺脾气虚胃阳不足气虚及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左耳闭塞不通3周。左耳闭塞不适,下颌关节活动、吞咽时耳中咽喉部不适略胀痛,左眼外角充血疼痛。苔少津,脉沉滑。病起于外感中乘飞机过久诱发。太阳经异常。属太阳经筋郁热于内,筋脉不畅。手太阳经。
耳闭塞太阳经筋郁热舌少津脉沉滑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两上肢发麻2个月余。低头时从颈部沿上臂内侧至指端有麻木感,重时两手平放桌上或拿纸笔时出现触电样麻木。血压15.5/10.7kPa,脉象沉细弦,舌象薄澹黄。辨证为气血两虚,经脉失养。
气血不足经脉失养颈椎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心悸、怔忡,每年发作3~5次,发作时心胸筑筑不安,上下气不相顺接,头晕乏力。病程6年。中医诊断为心悸、怔忡,证型为宗气衰弱,宗气虚而下陷。就诊时面色苍白少泽,脉细弱而促。心电图示快速型心房纤颤、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高血压冠心病心悸怔忡
查看详情 →
患者足痹,冷痛渐剧,手节肿痛,腹痛呕吐,昼夜号呼,两目无宁,面黄少泽,便溏,蒸热,少食辄吐,两手拘挛难伸。中医病名痹证,证型湿热化燥,病因病机湿热伤阴化燥,再加热药劫液升阳,内风窃动,病邪由经入腑。望诊面黄少泽,舌象未详。闻诊声嘶,无明显气味描述。问诊有冷痛、腹痛、呕吐、少食、吐泻、手拘挛。切诊脉象沉数而涩。
面黄少泽足痹湿热化燥阴液耗竭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患者,发热、多汗、关节疼痛、消瘦、面色微黄、舌体瘦、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弦细疾数。中医诊断为痹证(湿热痹),病机为湿热毒邪稽留,日久耗伤气阴。望诊见面色微黄、舌体瘦、舌质暗红、苔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热、多汗、关节疼痛、食欲不振、消瘦;切诊见脉弦细疾数。
痹证湿热痹气阴耗湿热毒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9岁。主诉为心慌不安、胆怯多疑、心烦少寐、胸中痞塞、纳食偏少、胡思乱想、不愿外出及交流。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卑惵,证属心虚胆怯,痰浊内扰。望诊面色晦暗少泽,舌正苔白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自卑自怨、胆怯多疑、胸中痞塞、心烦少寐、小便频数。切诊脉弦弱,二诊脉沉弦细,三诊脉滑。
抑郁症心胆气虚痰浊内扰心神失守
查看详情 →
男,67岁,胃胀、嗳气,病程30年。中医病名:旋覆花汤证。证型:瘀血停滞胸膈的肝着病。病因病机:胃气停滞。面色澹黄少泽,舌苔厚白腻,脉沉细。胃气停滞在背部(至阳)、前胸(膻中),夜眠不安而盗汗,纳呆,少腹胀。背诊至阳压痛。
胃胀嗳气肝着病瘀血停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上半身热不欲衣,下半身寒而穿棉裤半年余。精神倦怠,失眠多梦,烦躁易怒,健忘怔忡,腰膝酸软,少食便稀,尿清长。面色面白少泽,双颧发红,唇红少津。上半身皮肤灼热湿润,双手心发烫,腰以下发凉,双足如冰。脉象六脉沉细弱稍数。舌质红淡少苔,舌尖红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虚阳外越。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
虚阳外越阴虚阳亢上热下寒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患者,倦怠乏力,头目不清,日间多寐,课堂入睡,病程2年。主症包括纳谷不馨、健忘、头晕、情绪激动时下肢无力、站立不稳。面色少泽,咽干疼痛,喉中痰黏。舌胖有齿痕,舌边尖红,苔黄稍腻。脉弦滑小数。中医诊断为脾气不足,痰湿内阻,蕴而化热,上蒙清窍。
倦怠乏力头目不清日间多寐纳谷不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