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俞+心气不足

男,46岁,主诉心悸1年余,近2个月发作频繁,每周1次。发作时心慌心跳、胸闷气短、乏力、头晕,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发作后仍乏力、头晕,需卧床2日。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数。证属心气不足,心神不宁。
心气不足心悸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心悸伴剑突下疼痛15天。高血压病史十年。舌质紫暗、舌边有瘀斑,脉结代。心律不齐,ST-T段改变。辨证为心血瘀阻型。病位在心。病因病机为心气渐衰,气血运行不畅,瘀阻经脉。
心气不足心悸心血瘀阻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4岁。主诉头昏头晕,胸闷气短,脉搏缓慢,血压偏低。中医病名迟脉症,证型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凝气滞。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凝气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头昏头晕、胸闷气短、脉搏缓慢、血压偏低。切诊脉搏20~30次/分,后脉搏54~60次/分,治疗后增至70次/分。
心气不足迟脉症心阳不振血凝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心慌、失眠、多梦。病程五年,因思虑过度、心情不畅致病。面色无华,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血虚津亏,心失所养。
心气不足心悸血虚津亏心失所养
查看详情 →
女,71岁,胸闷伴心悸5年。心悸,心气不足,心神失养。胸闷气短,心悸,惊恐后加重,周身乏力,倦息嗜卧,精神差,健忘,睡眠差,入睡困难,多梦,大便秘结,4、5天1行。舌暗红,花剥苔。双脉弦细。高血压5年,最高血压190/9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轻度改变。
心气不足心神失养气血亏虚血虚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诉为心前区不适、疼痛、胸闷、心悸不安。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胸痹(厥心痛)。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血脉瘀阻,心脉不通。望诊示面色不华,舌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示心前区不适、疼痛、胸闷、心悸不安。切诊示脉沉涩而结。
冠心病胸痹气滞血瘀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气短伴身倦乏力半年余。中医诊断心气不足,痰瘀内阻。舌质瘀暗,苔白厚腻。面色萎黄,心律欠齐,频发早搏可见。病程半年余。
心气不足心悸胸闷气短身倦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突发心窝部疼痛2小时,有急剧性压榨感伴呼吸困难、头晕、全身乏力。面色苍白,舌淡少苔,脉数而弱。心音弱无杂音,呼吸促,四肢发凉。中医诊断为血瘀痰阻型厥心痛,病位在心,涉及脾肾两脏,病因病机为血瘀痰阻,气机不畅。
心气不足冠心病血瘀痰阻痰阻气滞
查看详情 →
男,35岁,胸闷、气短、心悸、烦躁、失眠、多梦,病程一年。心悸,寒湿内阻,心气不能鼓动血行。面色不华,舌质黯红、苔黄厚腻,脉缓而结。
心气不足心悸寒湿阻络营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心悸十五年。主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胸痛、头晕乏力、下肢酸痛、浮肿、纳呆、面色苍白。病史中曾患心肌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舌质黯,舌苔白,脉沉迟结。中医诊断为心悸,辨证为心脾阳虚,气血运行不畅。
心悸心脾阳虚气血不畅面色无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间断咳喘短气3年。主要症状包括咳喘短气、心悸失眠、身体消瘦、四肢清冷、呼吸困难。脉象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肺虚及肾,气失摄纳。病因病机为肺虚及肾,阳气不达,宗气亏虚,心气不足。望诊未明确描述,闻诊未明确描述,问诊包括咳喘短气、心悸失眠、身体消瘦、四肢清冷、呼吸困难,切诊脉沉细无力。
心气不足咳喘短气肺虚及肾气失摄纳
查看详情 →
5岁男性,语言交流障碍2年。自闭症,心气不足。出生时窒息,伤及脑腑,心经阳气受制,闭阻不通,神明不清。舌澹红,苔薄白,脉细。目光回避,不主动交流,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刻板,记忆力差。
心气不足自闭症脑发育障碍心脑不清
查看详情 →
王某,男,58岁。胸闷憋气、心前区阵发性疼痛3年,加重半年。神清合作,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口唇紫暗。舌质红,少苔微黄。脉细数无力。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诊断胸阳不振真心痛。病机为心气虚损,胸阳不振,血行不畅。
心气不足胸痹胸阳不振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56岁,腰骶部僵痛20余年加重伴胸闷气短半月。颈肩部及腰背部僵痛、活动受限,偶有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咳嗽、咳白色泡沫痰,全身乏力,食纳欠佳、睡眠差。舌红苔薄黄,脉涩。中医诊断大偻、胸痹,证属气滞血瘀、经脉失和。西医诊断强直性嵴柱炎、冠心病。
心气不足强直性嵴柱炎气滞血瘀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女性。主诉胸痛伴左前臂放射痛10天。舌质澹紫,脉弦涩。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气滞血瘀型。病位在心。病因病机为肾阳虚衰,心气不足,气血运行滞涩,致气滞血瘀,心脉痹阻。
气滞血瘀心阳虚心痛胸痹
查看详情 →
李某,女性,主诉心悸、气短,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心气不足,证型:血络瘀滞。病因病机:风心病。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细弱。问诊提示心悸、气短,病史较长。
心气不足血络瘀滞
查看详情 →
50岁,全身疼痛不适,头痛眩晕,腹部疼痛,腰背酸痛,胸胁胀痛,肢体疼痛交替发作,月经周期紊乱,痛经和漏下史,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弦细,抑郁性疼痛,肝气郁结,情志不遂,气机阻滞,脏腑失调。
心气不足抑郁性疼痛气滞血瘀肝经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不宁,时有不寐。病程近1年。中医病名胸痹,证型为心气不足。病因病机为虚劳心悸,心气不足所致厥心痛。面色无华,舌澹红苔少,脉沉缓而结。心电图示早期冠心病。
心气不足胸痹心悸不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不能说话。病程六天。中医病名胸痹。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施术正值午时,气血运行紊乱。病机气机阻于胸膈,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望诊两目无神,面色苍黄,舌苔薄黄而少津。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细无力,背部穴处有中度压痛。
心气不足胸痹气机阻滞舌少津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胸闷、气短、心悸、烦躁、失眠、多梦,病程半年。面色无华,舌质黯红、苔黄厚腻,脉凝而结。中医诊断为心悸,辨证为寒湿内阻,心气不能鼓动血行。
心气不足心悸痰阻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