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9岁。主诉心动过缓,心率43次/分,头晕目眩,心悸心慌,昏仆于地。病程自1971年起。中医诊断心阳失展,瘀阻水停。舌象白腻,脉象细缓无力,面色面浮肢肿,神疲乏力。
心动过缓心阳不振胸闷心悸瘀阻水停
查看详情 →
女性,32岁,主诉头昏、乏力、心悸、晕厥、手足发凉,病程1年。中医诊断为阳虚寒中,心阳不振。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寒中于中,损伤阳气,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舌淡胖,脉沉迟,虚里搏动缓慢。
心阳不振心悸病窦综合征阳虚寒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女性。主诉心悸3年,反复发作,症状改善不明显。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阳不足,心血瘀阻,心失所养。望诊面色苍白,唇色不华,唇色紫暗,舌暗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心悸伴乏力、多汗、食欲差、失眠、胸闷。切诊脉细缓。
心悸心阳不足心血瘀阻心失所养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心慌间作2个月,加重1周。现症心慌,伴口苦,耳鸣,胃脘不适喜按。舌暗紫,苔白,脉沉迟缓。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余,血压控制不理想。中医诊断心悸,证型为脾肾亏虚、痰浊阻滞。病机为脾肾亏虚,痰浊阻滞,心阳不振,血脉壅塞。
心悸脾肾亏虚痰浊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阵发性胸闷疼痛两年,加重1周。胸闷疼痛,气短,心悸乏力,头晕怕冷,纳少,大便量少不干。舌绛,脉沉缓无力。中医诊断为阳气虚衰胸痹。病因为阳气虚衰,心阳不振,气阴两损,营卫失调,气虚血瘀。
胸痹阳气虚衰心阳虚衰气阴两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心悸气短,胸部憋闷疼痛,活动加重,伴面色苍白、自汗畏风、精神不振、神倦乏力、手足冷凉。舌质澹嫩,苔白,脉沉迟无力而结。中医诊断心气不足,心阳不振。
心阳不振心悸气短心气不足胸部憋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悸4年余。病程自1987年起,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慌、气短。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迟。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气血双亏,心阳不振。病机为心阳不振,心脾两虚。
心阳不振心悸胸痹气血双亏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头晕心悸,胸闷憋气,心前区刺痛,疲乏无力。脉沉迟,舌澹暗,苔白腻。中医诊断迟脉证。证型为心阳不振,温运无力,脉络痹阻。病程7年,加重1年。
心阳不振头晕心悸迟脉证脉络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7岁。主诉头痛、发热、恶寒、咽痛,病程自1982年元月起,再发于1983年4月。中医诊断为虚劳、心悸。病机为营卫不固,心肾阳衰,心脉不畅,正虚邪恋。望诊见舌质嫩红,苔白润。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自汗、恶风、心悸、夜间惊恐不安、多梦遗精。切诊见脉沉迟而涩,右脉寸关浮大,结代。心率48~50次/分,心音低钝,白细胞升高。
心悸病毒性心肌炎心肾阳衰营卫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男性,心悸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5天,偶有胸闷、疲乏、畏寒肢冷、纳差、睡眠欠佳。舌质隐青,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心阳不振、瘀血阻络。四诊信息显示舌象异常、脉沉弦,体征包括心律不整、期前收缩、第一心音低钝。
心悸心阳不振瘀血阻络脉沉弦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神疲乏力,心悸唇青1年。心率45次/分,血脂胆固醇偏高,入夜难以入眠,手足发冷。舌胖苔薄白腻,脉小迟。中医诊断心悸,辨证心阳痹阻之证。
心阳不振心律失常气血运行不畅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头晕1月余,伴晕仆。病程1月。中医病名属少阴病。证型为心阳不振,肾阳不足,气弱血寒。病因病机为心阳不振,肾阳不足,气血不相接续。望诊面色萎黄少华,体质瘦弱,精神欠佳。舌质澹嫩苔白润。脉迟缓而结代频繁。
心动过缓心阳不振心悸少阴病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心律失常2年余,形体瘦弱,面色略苍白,精神可,咽稍红,心音稍低,律不齐,心率58次/分,手脚凉,舌质澹胖,苔白腻,脉濡缓无力。中医诊断心痒,证属心阳不振,心脉瘀阻。病程2年,病机为心阳不振,心脉瘀阻。
心阳不振心律失常心脉瘀阻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余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悸4年余。病程长。中医病名胸痹,证型气血双亏,心阳不振。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气血生化乏源。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迟,后转为沉细无力,再转为沉缓有力。现症包括胸闷、心慌、气短、心前区阵发性疼痛,全身乏力,嗜睡。病史提示冠心病,心脏后壁供血不足,陈旧性梗死,窦性心动过缓,左室高电压,左心室肥大。
心阳不振冠心病气血双亏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主诉头昏、右半身活动失灵、舌根发硬、语言不灵活,病程4天。中医病名中风中经络,证型气虚、心阳不振、气血失和,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风痰阻络。舌苔白腻,脉沉缓。近3~4年心动过缓,心律齐,每分钟50~59次,体型丰满,二便自调。
脑梗死中风中经络心阳不足气血失和
查看详情 →
女,46岁,心悸心慌,胸闷头晕,右腹胀痛6年余。心动过缓、低血压、慢性胆囊炎。心悸不宁,头晕气短,右胁肋胀痛,易烦,纳差脘闷,苔根腻,脉细迟。气阳不振,气机不和。面色萎黄,舌苔根部腻,脉细迟。
心悸心慌胸闷头晕右腹胀痛气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心悸、胸痛5年。主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左胸部隐痛、头昏。面色黯无华,舌质绛有瘀点,苔少,存津,脉沉迟。中医诊断为心悸(心律失常),证型为心阳不振型。病程5年,病机为心阳不振,脉络痹阻。
心阳不振心悸脉络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77岁,女性。主诉为发作性眩晕、心悸、心前区憋闷隐痛、四肢发凉、失眠、畏寒冷。中医诊断为胸痹。病因包括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迈体虚。病机为阳气虚衰,胸阳不运,气机痹阻,血行瘀滞。面色白光白,精神萎弱,脉沉细、结脉。初诊脉迟细而软,复诊脉迟但至数增加。
心阳不振病窦综合征胸痹阳气虚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男性。主诉心悸、胸痛5年。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阳不振。面色无华,时有叹息,舌质绛有瘀点,脉沉迟。病程5年,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血压偏低,眼底动脉三级硬化,脑血流图供血不足。
心悸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