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心悸

患者58岁,男性。主诉胁胀脘痛、胸闷、心悸、脘痞、嗳气。病程一年多。中医病名心肌缺血,证型肝郁气滞,心血瘀阻。舌苔薄黄,脉弦而结止。
心肌缺血胸闷心悸肝郁气滞心血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心前区疼痛伴心悸20余年。病程20年,天冷、生气、劳累时发作频繁,持续3~5分钟可自行缓解。中医诊断胸痹,证型为痰瘀互阻,肝气郁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周身疼痛、肿胀、颈部以上汗出明显、夜尿频、多眠、骑车及说话时即可入睡、打鼾、高血压。切诊见脉弦硬,舌质澹偏暗,苔白湿厚。
心肌缺血心悸痰瘀互阻肝气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76岁,女性。阵发性心前区痛、心悸8年,突发性神志模煳后1周。舌质红、粗糙,苔澹黄、薄,脉数、不齐。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颈椎骨质增生。心激荡,心赫依乎扬性刺痛,赫依血运行不足,颈部乎扬。心肌缺血,空腹血糖升高,血脂异常。
心肌缺血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颈椎骨质增生
查看详情 →
陈某,男,63岁。反复发作胸闷痛6年,加重1个月。时发胸闷、胸部隐痛,头晕乏力,不耐疲劳,活动后气喘。舌澹,苔白腻,脉细涩。辨证气阴两虚,痰瘀阻络。舌澹紫,苔薄黄,脉弦细。舌紫,苔澹黄腻,脉沉细。心电图示ST-T改变,陈旧或近期前间壁心梗,心电轴右偏。
心肌缺血心悸胸痹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男性。主诉口渴欲饮7年,胸闷3个月。中医病名消渴、胸痹,证型阴虚燥热、气虚络瘀、心神失养。病因病机为消渴日久,气阴亏虚,心脉瘀滞,心神失养。望诊舌质稍红黯苔薄白,切诊脉细。现症包括口渴欲饮、胸闷、心悸、疲倦、睡眠不好、手麻。血压130/84mmHg,空腹血糖7.8mmol/L,心电图ST-T改变提示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消渴胸痹阴虚燥热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长期心慌心悸、气紧、头部昏晕、视物昏花、腰酸腿痛、小便量少、睡眠欠佳、手指发麻。脉浮弦有力,舌质干红,中有微黄腻苔。中医诊断为心痹,证属心、肝、肾三脏阴液亏损,心肝阳上亢,兼有湿热。
心肌缺血心痹心阴不足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心悸、气短、急躁易怒、夜寐多梦、心前区闷痛、刺痛、右侧肩胛区酸痛。病程4年,近1个月加重。中医诊断厥心痛,证型气滞血瘀。面色青黄,口唇青紫,舌隐青、苔薄白,脉沉涩。既往史示纳可,口干不欲饮,二便正常。辅助检查示心电图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气滞血瘀心阴不足心阳独亢
查看详情 →
58岁男性,主诉心悸、气喘、全身水肿七天。心率120次/分,血压160/120毫米汞柱,肝肋下3cm,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肥厚并劳损、高侧壁心肌缺血。舌质暗红,苔白腻,脉雀啄脉。中医诊断肝脾失调,瘀阻水停。病史高心病一年余,症状包括心悸、胸胁胀痛、喘息、咳嗽痰中带血、不能平卧。
心悸心肌缺血气喘水肿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咳喘10年,胸闷心悸4年,症状加重20天。面色萎黄,唇舌淡紫、少苔,四肢不温,下肢浮肿,按之窅而不起,脉细数。咳喘气急,痰白而粘,胸闷心悸,活动后加重,形寒喜温,小便短少。肾阳衰微,水气凌心,痰瘀内结。
心悸心肌缺血咳喘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75岁。主诉间断胸闷痛、心悸、气短2年余,近3天加重。心率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舌质澹白,质暗有瘀点。脉数散涩。中医诊断心悸,证型心阳虚衰。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气血运行不畅,致心律紊乱,血行瘀塞。
心悸心肌缺血心阳虚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心慌10余年,加重1年。病程10余年。中医病名胸痹心悸,证属心脾虚弱,心神不宁型。面色白,舌质暗澹,舌苔薄白,脉沉细数。失眠烦躁,饮食欠佳,夜尿频多,胸闷气短,心慌乏力。病史喜食肥甘咸味,曾患高血脂、糖尿病,工作劳累,易于紧张。病因病机为心脾虚弱,气血乏源,心失所养,痰湿阻滞,心神不宁。
心肌缺血心脾虚弱心神不宁心动过速
查看详情 →
女,52岁,阵发性胸背痛1年,再发加重1天。胸痹,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舌质暗红,有裂纹,苔薄白,脉沉细。体形肥胖,口唇微发绀,心率62次/分,P2>A2,律齐。裂纹舌,舌体胖大,苔薄白腻,脉沉弦。
心肌缺血胸痹气阴两虚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1岁,女性。主诉胸前区闷痛反复发作月余。中医诊断胸痹,证型气虚血瘀、痰瘀交结。舌质黯澹有瘀斑,苔根黄腻,脉弦滑。血压200/80mmHg,心电图示左室肥厚伴ST段压低及T波倒置,彩超示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病程月余,病机属气虚血瘀、痰瘀交结。
心肌缺血胸痹气虚血瘀痰瘀交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右侧腰膂部持续性疼痛,放射至下肢足膝,病程5年余。中医病名为痹病,证属痰湿凝滞中运,气失升降,络脉滞痹。望诊见舌苔灰暗,中心黑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抽掣而痛,彻夜不眠,胸闷不食,心悸不安。切诊脉象沉梗不柔。血压180/110mmHg,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心律不齐。
心肌缺血心悸高血压冠心病
查看详情 →
女,56岁,间断心悸3个月,加重5天,面色苍白,疲乏无力,气短懒言,心悸动则加剧,偶有头晕汗出,纳差,二便尚调,舌暗淡,苔薄白,脉结代且沉,中医诊断心悸(气阴两虚)
心悸心肌缺血气阴两虚贫血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主诉短气,口干不欲饮,病程1年。冠心病病史,心肌梗死史。舌澹红偏黯,脉细弱。证属气阴两虚,血脉瘀阻。病机为心气血不足,瘀血内停。
心肌缺血冠心病气阴两虚血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伴心慌8年,加重4天。刻下症见胸闷气短,心慌乏力,纳差,失眠,面色晦暗,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舌苔薄腻,脉弦细迟结。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眩晕,不寐,证属心气不足,肝郁气滞。病因病机为年逾六旬,心气衰弱,劳累过度,性情急躁,肝郁气滞,气血不畅,心脑失养。
胸痹心悸心肌缺血心气不足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47岁,面色萎黄,心悸怔忡,心前区疼痛,高血压史。心肾两虚,阴虚火旺,瘀阻心络。舌质有瘀斑,尖红,脉细,精神疲乏,夜寐不安。
心肌缺血心悸怔忡心肾两虚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男性。主诉胸痛时作3年,近因情绪波动致胸闷痹痛发作频繁,持续时间延长,伴两胁胀满。舌质暗、苔白滑,脉沉弦。诊断为胸痹,辨证为气滞血瘀。
心肌缺血心悸胸痹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胸闷心悸,气短太息,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肾阳虚。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外感风寒,心阳不振,水邪内停。望诊见苔白水滑,质地淡紫。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心悸、气短太息。切诊见脉象沉弱结代。体征包括心悸头眩、腰背凛寒、四肢不温、两足浮肿。
心悸心肌缺血心肾阳虚早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