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阳不振+心悸

患者32岁,女性,主诉为头痛、心慌、心悸、气短、四肢无力、头晕眼花、全身疲软、不欲举步。病程1个月。面色苍白少华,舌体瘦小浅红,苔薄白润,脉细弱、规则。中医诊断为心阳不振兼肝阳不升。病因病机为劳倦过度,心阳受损,肝阳不升。
心阳不振慢性疲劳综合征肝阳不升苔薄白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胸部闷痛,心前区压抑感,两下肢浮肿,睡眠不稳,易惊,登高目眩,怔忡。病程1年半。中医诊断为心痹、怔忡,证属心阳不振,气血流行失畅,虚中夹实。面色晦暗,舌苔垢厚微黄,脉略数。血压120/85毫米汞柱。舌象垢厚微黄,脉象略数。
心阳不振心痹怔忡气血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女,62岁。主诉心前区发闷、憋气、喜长叹,伴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向左腋下放射,出汗,不能活动,发作持续数分钟,服用硝酸甘油可缓解。形体较胖,颜面略白,语言低微,手心微汗。苔薄白,舌质澹略暗,脉细弦略滑。诊断为胸痹,证属阳气内虚、寒凝气滞、痰浊内生、血脉瘀阻。
心阳不振心悸胸痹阳气内虚
查看详情 →
邢某,45岁,心悸、胸闷伴胸痛反复发作3月余,既往有神经衰弱病史,长期失眠,夜梦纷扰,思想不集中,纳差便干,舌质暗红、苔根黄腻,脉细结代。中医病名属心悸,证型为气血两亏,痰浊挟瘀阻脉。病因病机为气虚血弱,心阳不振,血液推动无力,血脉瘀阻,痰浊内生。望诊见面部黑色斑点,舌质暗红,苔根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心悸、胸闷、胸痛、失眠、纳差、便干,切诊脉细结代。
心阳不振心悸早搏冠心病心绞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发作性胸痛、胸闷不减四月余。胸痹,心阳不振,营卫失调。心痛彻背,颈背牵强,胸痛胸闷,心悸气短,易汗出,睡眠差,纳差,便干。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舌根部偏腻,脉沉细。
心阳不振心悸气短冠心病心绞痛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头晕头痛20年,心悸心前区隐痛3年。现症心前区隐隐作痛,后背肩胛间痛,劳累后加重,背寒如掌大,眠差多梦。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胸痹),证型为胸阳不足,痰阻经络。病因病机为胸阳不足,痰浊内生,阻滞络脉。望诊见舌暗红苔薄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心前区痛、背寒、眠差,切诊脉弦滑。
冠心病心绞痛胸阳不足痰阻经络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病程5年。主要症状为心悸气促、咳喘及咯痰血,近期出现动辄气急、咳吐血痰、端坐呼吸、汗出、浮肿。舌苔腻,脉细数。两颧潮红,口唇青紫,肢体面目浮肿。中医诊断为心悸、咳喘、咯痰血。病机为心阳不展,肺气壅塞,肾气不化。
心阳不振心悸汗出风湿性心脏病肺气壅塞
查看详情 →
李某,68岁,男。主诉心悸、气短、动则加重、全身浮肿15天。中医诊断水肿,证属心阳不振,水气凌心,瘀血内阻。心悸、气喘、纳差、不能平卧,全身性水肿,下肢按之凹陷不起。心脏二尖瓣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心率100次/分,血压150/95mmHg,心律不齐,间有脉结代。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细弱。
心悸心阳不振水肿水气凌心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心悸、气短、头晕、畏寒、胸闷塞、短气不续。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心阳不振,肾阳不足,气弱血寒。病因病机为气血不相接续,属少阴病范围。望诊见面色萎黄少华,体质瘦弱,精神欠佳,四肢欠温。舌质澹嫩苔白润。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率每分钟40~50次,血压90/60mmHg。脉迟缓而结代频繁。
心阳不振心悸肾阳不足气短
查看详情 →
男,60岁,心前区闷痛,稍活动加重,遇寒尤甚。胸痹,证属气血两虚、寒凝络滞。面色苍白,舌有瘀斑,脉沉细。血压170/90毫米汞柱,心率78次/分,心界向左稍扩大,心尖可闻SMⅡ杂音。空腹血糖80毫克,尿糖阴性。病程较长,有心肌梗塞病史。
心阳不振心肌梗塞胸痹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胸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1个月伴气促。胸痹,瘀血内阻,闭阻心阳。舌紫,苔中剥,脉沉细。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精神萎软,动则喘甚,心中悸动。
心阳不振冠心病胸痹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烘热汗出伴抑郁焦虑5个月。既往月经量少,停闭4个月。严重失眠,神疲乏力,紧张不安,心悸心烦,恐惧感。手足心热,夜间明显,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经断前后诸证伴发郁病,证型为肝肾阴虚。病机为肾气虚衰,肾阴亏耗,心神失养,阴血不足,肝失所养。
心阳不振经断前后诸证肝肾阴虚郁病
查看详情 →
70岁女性,心慌间作10年余,伴冷汗、神疲、左上背痛、腰酸、夜咳、口干、纳差、胃胀、嗳气、失眠、便溏。舌暗红,苔白腻,脉沉细结代。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心阳不振、心神失养。
心悸心阳不振心神失养脾虚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胸痛、心悸反复发作10余年,劳累后易诱发。舌嫩红,舌质暗,苔中黄,脉细弦,结脉。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心气不足,气滞血瘀。舌象嫩红、暗、中黄,脉细弦、结脉。
冠心病心气不足气滞性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心悸发作1天。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气促、头晕。病程短。中医病名属心悸。证型为心阳不振,心气不足。病因病机为心阳不振,心气不足,无以鼓动血液正常运行。面色皖白,舌质澹,舌苔薄腻。脉沉细而软。
心悸心阳不振心气不足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心悸反复发作4年余,劳累后加剧,伴胸中憋闷、心痛时作、心烦少寐、畏寒怕冷。中医诊断为心悸、胸痹,辨证为气阴两虚,心阳不振。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缓。
心悸心阳不振气阴两虚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胸闷头痛5年,近1年加重,病程较长。症状包括夜间心前区发凉、全身不适、肌肉紧缩、心悸惊悚。体征见四肢冰冷骨寒,舌质嫩淡,苔白水滑,脉稍弦。中医诊断为心阳不振,心脉瘀阻。辨证属心阳不振,心脉瘀阻。四诊信息显示舌质嫩淡,苔白水滑,脉稍弦。
心阳不振心悸惊悚高血压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8岁。主诉胸闷气短,心前区闷痛,四肢欠温。病程半年,有冠心病史,半年前曾发生心肌梗死。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心阳不振,瘀血内停。舌质暗,脉沉。舌澹红,脉弦。
心阳不振心悸气短冠心病瘀血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阵发性心前区疼痛2年,加重2天。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气短、口干口苦、耳鸣、胸胁胀满、乏力、食欲不振、睡眠差、大便干。脉沉数、滞涩、关寸大,舌质暗红、舌苔薄黄。中医诊断为胸痹,辨证为脾湿肝郁,肺胃上逆,上热下寒。
心阳不振胸痹脾湿肝郁上热下寒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主诉冠心病3年余,劳累或精神不佳时发作,现胸闷自汗,心慌心跳不能抑止。形体高大肥胖,面色萎黄,舌紫胖、苔腻白,脉结代。诊断为心阳不振,脾肾两虚,痰湿内阻,气机不利。胸胁满闷,心前区彻痛,手脚逆冷,失眠烦躁,头晕目眩,纳差便难。
心阳不振冠心病脾肾两虚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