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血瘀+气虚血瘀

患者女性,53岁。左上肢静止性震颤,左下肢欠灵活,肢体僵硬,行动迟缓,半身汗出,面部呆板,伸舌震颤。舌质红,苔薄,脉细。中医诊断颤振,证型为肝肾精血不足,风痰阻络兼见冲任营卫不和。
气虚血瘀帕金森病肝肾不足风痰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发作性胸腹痛3月余,加重1周。心悸、气短、精神疲惫、乏力、面色晦暗、头晕、口干黏腻、胸闷憋气、脘痞腹胀。舌澹紫有瘀斑点,苔薄白,脉细涩。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心气阳虚,气虚血瘀。病程3月余。
气虚血瘀胸痹心气阳虚水饮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男性。主诉双下肢水肿3个月,加重1周。中医诊断水肿,证属脾虚水泛。舌淡暗,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乏力纳差,下肢浮肿明显,易感冒,大便稀。尿蛋白(+++),红细胞6个/HP,尿蛋白定量3.67g/24h。血浆白蛋白26.5g/L。病程3个月,反复发作。
肾病综合征脾虚水泛水肿脉沉细
查看详情 →
男,48岁,心悸、心慌、乏力、气短促、胸部隐痛、闷胀、畏寒、四肢厥冷、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睡眠差、小便短少。面色淡白、少神,舌淡胖、苔水滑、舌边有齿痕,脉沉细微。诊断为少阴病,阳气式微,气虚血瘀,浊水停滞之证,证从寒化。
气虚血瘀心悸气短少阴病阳气式微
查看详情 →
赵某,46岁,男性。形憔悴,虚羸少气,颧红唇紫,动则喘息,干咳胸痛,痰中带血,脘痞纳呆,腹痛便溏,潮热盗汗,寐差易惊,滑泄无度,腰膝酸痛,下肢冰冷,步履维艰。中医诊断为虚劳,辨证为脾肾两虚,阴阳不调,上热下寒,气虚血瘀。面色萎黄,舌质红,苔薄,脉沉细。
气虚血瘀虚劳脾肾两虚阴阳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慢性肾小球肾炎10余年,迁延日久。颜面虚浮,食后脘胀,时感恶心,大便溏薄,入暮足肿,腰酸乏力,口干尿少,易于感冒。舌质暗,苔薄白,脉细弦。诊断为久病气虚血瘀,湿热羁留。病程迁延,症状以虚浮、纳呆、腰酸、尿少为主,舌暗苔白,脉细弦。
气虚血瘀慢性肾小球肾炎湿热羁留肾功能异常
查看详情 →
患者乏力1年,主诉乏力,病程1年。中医病名脑瘤,证型气虚血瘀,病因病机瘀留脑窍,清窍失养。望诊舌澹白,苔薄白,舌体澹,舌苔黄,舌体澹红,苔白。闻诊未提。问诊恶心,神疲乏力,夜寐不安,鼻咽部不舒,偶咳黄痰。切诊脉沉细,脉数滑,脉细弦。
气虚血瘀脑瘤舌淡脉弦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主诉四肢麻木肿胀进行性加重3月余。精神萎靡,面色黧黑,口唇发绀,爪甲黑紫,肌肤甲错,头晕耳鸣,视物模糊,心烦气躁,胸闷心悸,脘腹胀满,疲劳乏力,四肢麻木肿胀沉重,行走不利,腰膝酸软,畏寒怕风,手足心热,自汗盗汗,大便每日1次不成形。舌瘀紫体胖大、苔黄厚腻,脉沉细。中医诊断肾元亏虚,脉络瘀阻。
血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肾元亏虚四肢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心慌、气短5年,加重一周。中医诊断心悸,证属心肾阳衰,水气凌心,气虚血瘀。面色晦暗,口唇发绀,两颧暗红,双下肢浮肿,舌质紫暗,脉细弱。心界扩大,心率不齐,心尖部可闻及Ⅲ级双期杂音。伴有呼吸困难、咳白黏泡沫痰、腹胀、纳差、尿少。心电图示异位心律、心房纤颤、频发室性期前收缩。B超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二尖瓣前叶脱垂。
气虚血瘀心衰心肾阳衰水气凌心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反复腰酸软疼痛,尿液泡沫多,无明显水肿。面色苍白,形体消瘦,精神略不振,舌质正常,苔薄润,脉沉弱。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脾虚不能固摄,肾虚不能气化,气虚络阻,阴虚热扰,挟风而病。辨证为脾肾虚损、气虚血瘀,外感风热,下焦湿热,兼风热上扰。
气虚血瘀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外感风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包括形容憔悴、虚羸少气、颧红唇紫、动则喘息、干咳胸痛、痰中带血、脘痞纳呆、腹痛便溏、潮热盗汗、寐差易惊、滑泄无度、腰嵴酸痛、下肢冰冷、步履维艰。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属脾肾两虚,阴阳不调,上热下寒,气虚血瘀。望诊见颧红唇紫,舌象未明。闻诊未提。问诊包括主诉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脉象。
气虚血瘀虚劳脾肾两虚阴阳不调
查看详情 →
女,75岁,头昏晕,右侧半身偏瘫,麻木疼痛,语言蹇涩,二便如常。中医病名:中风。证型:阴虚阳亢,气虚血瘀。病因病机:阴虚阳亢,引动肝风,风阳相搏,损伤脑络,迫血妄行,旧血不去,新血不生。舌质澹而紫暗,苔薄白,脉缓涩无力。
气虚血瘀脑溢血中风右眼模糊颈项强痛
查看详情 →
58岁女性,左下肢麻木、乏力、活动不便伴抽搐反复发作3+年。高血压病史10年,冠心病8年,其父有中风病史。左侧偏身痛觉减退,左下肢肌张力稍高,肌力3+级,左巴氏征(+)。舌质澹红,舌下系带紫黯,脉濡滑。中医诊断为中风病、中经络,辨证为气虚血瘀,痰瘀互结证。
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癫痫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女,27岁,双下肢皮下瘀点、瘀斑,色黯红,腰部困重,双侧眼睑轻度水肿,尿液浑浊有泡沫。紫癜病,风热夹瘀。风热之邪侵袭,扰动血脉,迫血妄行,离经之血瘀于肌表。舌红,苔薄白,脉浮细。
气虚血瘀紫癜病风热夹瘀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自觉嗅觉失灵20天。主症为嗅觉减退,伴咳嗽、鼻塞、流清涕、头痛、怕冷、发热。查体见双中、下鼻甲肿大,鼻黏膜色红、少津,咽黏膜色红,咽腔干燥。舌质暗淡,苔白,脉浮、细涩无力。中医诊断为鼻聋,证属寒邪化热、气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鼻聋肺气不足心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女性。主诉为药物流产后阴道下血不止,病程5天。中医病名为不全流产,证型为气虚血瘀。面色无华,舌澹少苔,脉沉涩。症状包括头晕乏力,腰膝无力,少腹阵痛,阴道下血量少。平素多见心悸气短,动则汗出,易于感冒。
气虚血瘀不全流产恶露不尽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男性。主要症状为下肢及全身性浮肿、腹胀、心慌气短、小便短少、大便数日不解。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属心力衰竭。证型为阳气式微、气寒血瘀、浊水浸渍。病因病机为少阴寒化。望诊见面色晦滞黧暗,舌质胖大紫,舌下络脉怒张,苔白滑水湿。闻诊语音低微断续。问诊见体重80kg,曾有昏倒史。切诊见脉沉微而涩。
气虚血瘀慢性心力衰竭脾肾阳虚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主诉小便短少、胸腹撑胀、心悸咳喘、气急出汗,病程自1981年起。面色淡青,下肢水肿,四肢逆冷,怯寒神倦,腰痛如针刺,脘痞纳少,舌体胖大、苔白滑、质暗淡,脉沉细。证属气虚血瘀,阳虚水逆。
气虚血瘀脾肾阳虚阳虚水逆心悸咳喘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胸闷、心前区刺痛,含服硝酸甘油可稍缓解,心悸气短,平地步行即感心累,面足浮肿,小便短少,大便溏,饮食少味,时有晕眩,手足麻木,口渴不欲饮。舌质澹胖苔白润,脉细涩而参伍不调,夹杂屋漏之象。辨证为气虚血瘀、心阳不振,夹杂水湿浸渍。
气虚血瘀冠心病心绞痛心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女性。主诉右颈项部刀割样疼痛1年余。病程迁延难愈,伴有色素沉着。神清,精神差,右侧颈项部带状割样疼痛,遇冷风或衣物触碰加重,心情烦躁,四肢乏力,纳食不馨,睡眠欠安,大便干。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缠腰火丹,证属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带状疱疹颈项疼痛皮肤瘙痒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