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0岁。心悸、气促、肢肿反复10余年,复发并加重1周。心悸不宁,胸闷,喘促短气难续,咳白色泡沫痰,小便量少,下肢水肿。面色苍白、暗晦,口唇、肢端轻度紫绀,舌澹胖黯,苔薄白,脉促,沉细无力。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律失常一房颤伴室内差异传导,心力衰竭。痰瘀交结,心阳衰弱,水饮上扰,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阳虚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4岁,男性。主诉时有房早、房颤,近1个月频发房颤,神情焦虑,烦躁失眠,自汗盗汗,神疲乏力,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整日愁眉不展,时胸闷如窒。舌暗红,苔白厚腻,脉细。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肝失疏泄,气滞心络,兼有痰浊。
心悸气滞心络痰浊内阻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男性,主诉大便干燥、排便不畅,病程较长,自1991年起有心慌、胸闷,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舌澹暗、苔薄白而干,脉弦细不齐。中医诊断为气虚瘀血便秘,心悸,辨证为气虚血瘀,传化失职。
心悸气虚瘀血便秘气虚血瘀津液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7岁,男性。主诉心慌17年,伴胸痛、胸闷、气短、乏力。中医诊断心悸,证属气血两虚,心失所养。舌质红紫,舌苔薄白。脉象沉弦滑而结,后转为沉促、沉结。心律不齐,早搏频繁,心电图示ST-T改变,频发房性早搏及阵发性房颤。
心悸气血两虚心肾同病
查看详情 →
73岁女性,反复晕厥,近1周发作6次,发作前心悸,气短胸闷,头晕纳差。中医诊断晕厥,证型为宗气下陷,肾精亏虚。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沉细。患者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病史,ADL评分28分,Hachinski评分>7分,MMSE评分20分,提示认知功能障碍。既往有房颤病史,心气虚衰,心血不足,脾失健运,肾精亏虚,神明失养。
晕厥宗气下陷肾精亏虚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男,57岁,早醒、自汗、夜间出汗2年余。舌苔薄白,舌澹少津,脉滑重按无力。异常经脉为少阴经、太阳经,左阴郄、神门、阳谷、太溪有结络。病在少阴经、太阳经。
房颤心气虚少阴经异常太阳经异常
查看详情 →
女,68岁,阵发房颤病史半年,近1个月转为持续房颤,心悸气短,乏力,口干,眠差多梦,大便偏干。心悸,心阴血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舌质红暗,苔薄黄,脉细涩而数。
心悸心阴血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主诉心悸10余年,伴胸闷、四肢关节肿痛、畏寒、面浮跗肿、小溲短少。中医病名心悸(心痹),证型为心阳不振、心脉瘀阻。病因病机为痹证日久,反复感邪,渐致心阳不振、心脉瘀阻。望诊见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阵作、怔忡不安、胸闷、四肢关节肿痛、畏寒、面浮跗肿、小溲短少;切诊见脉弦细而促结。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维性颤动心阳不振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口干心悸6年余,发现血糖升高8年。现病史见口干、胸闷心悸、多汗、眠差、大便干结、夜尿频、双下肢乏力肿胀、左足麻木疼痛。舌红少苔,脉细结。中医诊断消渴、心悸。证型气阴两虚、血瘀阻络。望诊舌红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口干、心悸、眠差、大便干结、夜尿频、下肢症状。切诊脉细结。
心悸糖尿病消渴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反复头晕、心悸、胸闷2年余,再发加重3天。主症为头晕、心悸、胸闷、头痛、牙痛、两目干涩。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房颤频繁发作,心律不齐。舌质澹紫,苔薄。脉细弦滑,参伍不调。诊断为心律失常一心房颤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原发性高血压。辨证为心痛两虚,阴阳失调,心营不畅,心神失养。
心房颤动冠心病高血压心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晏某,69岁,反复心悸、心累、胸闷10年,加重2月。精神不振,语音低弱,面色乏华,舌质澹,边有齿痕,苔白滑,脉细数乏力,参伍不调,脉率达110次/分。左室壁增厚,主动脉增宽伴反流。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痰瘀阻滞心动悸。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阻滞。
心律失常房颤心动悸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5岁,女性。反复心悸、胸闷5年,又发5日。冠心病,心房纤颤。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头晕,烦热,肢麻,口苦燥。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弦而结代。气阴不足,心火偏旺,心气虚弱,营血运行不畅。心悸(气阴不足)。
心悸气阴不足心火偏旺心气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2岁。主诉劳累过度,频发期前收缩继发心房颤动。形神憔悴,面色苍白黯晦,短气,言语不相接续,稍动则头额汗出如珠,手凉震抖,心悸怔忡,头晕胸闷。脉沉细数而乱,三五不参,重按欲绝。舌胖深红,边尖色暗有少许瘀斑,苔黄腻浊。中医诊断心阴亏损,心阳式微。病机为心阴亏损,心阳式微。
心律失常心阳式微心阴亏损舌质黯晦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心慌心悸2月,加重2天。胸痹气阴两虚证。症状包括心悸不安、气短、自汗、口干少津、心烦不安、头晕耳鸣、体虚胖、大便干结。望诊见面色稍红润。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体虚、大便不畅。切诊示脉细数结代。心音减弱,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博、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
心悸胸痹气阴两虚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间或心慌、胸闷1个月余,病程2个月。舌质淡红,苔薄,脉小,时或一止,止无定数。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交界性逸搏)。证型为气阴不足,气血失调,热毒上泛。舌边有齿印,舌质黯红,脉小滑,偶有歇止。舌质嫩紫红,脉小有间歇。病因病机为风热邪毒侵袭肺卫,内舍于心,消灼心阴,耗伤心气,气阴两虚,心神失养。
心悸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不足心脉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心悸、气急、胸闷10余天。中医诊断胸痹,证型为阴阳两虚兼痰瘀闭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心悸、气急、胸闷及病程10余天,切诊示心律不规则,心率102次/分,心音强度不一,脉搏短拙。心电图示心房纤维颤动,胸透示主动脉段稍增宽。
心律失常冠心病胸痹阴阳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动则气急、胸闷4年,伴咯粉红色泡沫痰2日。喘证,心悸。中医病名喘证、心悸,证型气阴不足、肺肾两虚、水气凌心。舌质红,脉细促。气急不能平卧,胸闷,心悸,咳痰不畅,痰色白黏,两下肢略浮肿。高血压病史5年,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心电图示左室肥厚伴劳损,室性异位激动,部分短串室速。心脏B超示左心功能重度障碍,二尖瓣、三尖瓣轻度返流。血气分析示代谢性酸中毒。
心悸喘证气阴不足肺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7岁。反复胸闷气憋1年,频繁发作2个月。心悸、胸闷、气憋不舒,寐况欠佳。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结、促交替。中医诊断心悸(阴阳两虚)。辨证为心阴、心阳两虚,气血运行失畅。
心悸阴阳两虚气血运行失畅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悸、气短,下肢轻度浮肿。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舌胖暗,苔白腻,脉沉弦结代,心律不正,早搏10~12次/分,心尖部Ⅱ级收缩期杂音。辨证为气阴两虚,血脉瘀阻。
高血压气阴两虚血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心悸、气短,病程近2个月,房颤发作频繁。舌质暗红有裂纹,苔薄黄,脉细弦,发病时脉涩而数。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心阴血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病因病机为心气阴两虚,血脉瘀阻,瘀久化热。望诊见舌质暗红有裂纹,舌苔薄黄。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心悸、气短、房颤发作。切诊见脉细弦,发病时脉涩而数。
心悸心阴血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