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8岁。周身乏力,胸背部疼痛固定不移,疼痛评分10分,腰酸,畏寒,手足凉,纳差,睡眠不佳,大便干。面色少华,舌紫黯,苔薄白,脉沉弱无力。中医病名为肾虚兼气虚血瘀,病机为肾虚及气虚血瘀。
多发性骨髓瘤肾虚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女性,42岁,腰腿疼痛半年。腰椎生理弯曲减小,腰4~5、腰5~骶1棘突及椎旁左侧压痛,叩击痛向左下肢放散,左侧跟膝腱反射减弱,左小腿外侧感觉减弱,左足拇趾背伸力减弱,直腿抬高试验左侧阳性,腰椎活动度受限,脉沉缓无力,舌苔白腻。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肾阳虚寒湿阻络
查看详情 →
24岁女性,白带增多黄白相兼有臭味,月经不规则,小腹疼痛伴紫黑血块,头痛,心中烦热,下肢酸痛,四肢疲乏,时欲呕吐,胸胁时痛。面色红润,舌干无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气血凝结,营卫失调,血分有热。病机为肝经气滞,气滞血瘀,气郁化火,火伤阴液,肝火上逆。
月经不调气滞血瘀肝气郁结气郁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左胁疼痛不舒半月余。神情抑郁,面色黧黑,饮食减少,恶心呕逆,胃脘嘈杂,咽部有黏痰,头前额胀痛,全身疲软,大便干而不畅。舌苔白腻,脉象沉弦。中医诊断为肝气不舒、横逆犯胃之证。
胁痛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马某,27岁,全身关节疼痛、麻木4年,加重2个月。形瘦体弱,气微声嘶,手握无力,咽干口苦,纳呆,眠差梦多,大便稀,小便黄赤短涩。舌尖红赤,有瘀点,苔黄厚而干,脉沉弦小数。诊断为湿热痹,病因病机为湿热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舌象提示热盛津伤、瘀血内停,脉象示湿热内蕴、正气受损。
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男性。主诉为身体逐渐消瘦,内裤变白而硬,口干欲饮,尿多而频,饮食增加。病程1年。中医病名为消渴。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后续记录中舌质红、苔中薄黄,脉沉弦。
消渴肾阴虚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主诉咳嗽、咽痛、发热1周,伴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头晕心悸、盗汗口干、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脾肾亏虚,兼外感风热,营血被扰。面色贫血貌,双下肢皮下紫癜,脾脏肋缘下2指,血红蛋白低,血小板减少。双肺呼吸音粗糙,扁桃体肿大。
脾肾亏虚外感风热营血被扰贫血貌
查看详情 →
4岁男童,发热2天伴咳嗽,右下肢软弱无力、不能站立。痿证,病因外邪犯肺,湿热内蕴,熏蒸阳明,流注经络,筋脉失养。舌红,苔薄白,脉细数。右下肢弛缓性麻痹,肌张力减弱,膝腱反射消失。
小儿麻痹症湿热内蕴阳明受累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主诉小便不通,少腹胀痛,五心烦热,口渴恶饮,面白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中医诊断肾阴不足,相火偏亢,膀胱气化不利,复诊诊断中气下陷。
脉细数无力前列腺肥大肾阴不足相火偏亢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胃痛呕吐反复发作30余年。病程自14岁起,秋季及天冷时加重,嗳气吞酸,胃痛腹胀,呃逆呕吐,口渴喜热饮,水入即吐,腰背酸痛,全身无力,发冷无汗,大便灰白色。舌质澹,舌苔薄白,脉沉迟。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中气下陷。体征见全腹部压痛,右季肋部僵硬明显。
胃痛呕吐脾胃虚寒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主诉肾结石,小便排出困难,病程较长。中医病名肾结石,证型气虚,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气虚不运。望诊见舌质甚澹,闻诊未提,问诊示头晕身疲,切诊脉象偏弱,复诊脉象仍虚无力。
肾结石气虚尿道疼痛排尿不畅
查看详情 →
男,58岁,左上肺腺癌术后,化疗后出现厌食纳少、虚汗如浴、痰中带血、眼圈黑陷、脱发严重、血象下降。胸背疼痛,咳嗽气短,疲乏无力,舌红苔薄,脉沉细,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术后体虚,脾胃气虚,气血双亏,肝肾不足,瘀毒内阻,肺失宣肃,血瘀阻络。
肺腺癌脾胃气虚气血双亏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主要症状为气管炎闷喘,咳嗽频繁,胸闷气喘,痰涎带沫,白天较轻,入夜尤甚,通宵难眠。风寒袭肺,痰湿阻络,清窍郁闭,肺气失宣。体质较胖,口苦不渴,小便黄短,舌质澹,苔薄腻,脉浮数无力。复诊诊断为风寒痰喘,热痰蒙闭,肺气不利,治节失职。
气管炎高血压肝胃不和肺气不利
查看详情 →
35岁女性,主诉面黄体瘦、头眩心悸、肢体无力、月经后期、血量少色澹质稀。舌澹红,苔薄白,脉象细弱。中医诊断为血虚经少,冲任亏虚。病因为脾虚不能生血,导致血少经后期。
血虚经少冲任亏虚脾虚月经后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悸26天。病程26天。中医诊断心悸,证属脾肾阳虚,心脉失养。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虚弱无力。胸闷、心慌,疲乏无力,活动后喘气,两下肢肿胀、麻木发凉,纳食差。病史中有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关闭不全。
脉虚弱无力心悸脾肾阳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70岁男性,主诉发作性右侧肢体麻木5个月,病程5个月。中医诊断中风先兆。面色萎黄,舌质暗红略紫,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主要症状为右侧肢体麻木,持续5~10分钟,可自行恢复,上肢较下肢严重,平均每月发作2次,饮酒后易发。血压140/90mmHg。MRI示颅内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及脑白质脱髓鞘。
中风先兆气虚血瘀肝肾不足痰浊内阻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主诉下肢发冷30年,全身畏寒,怕风,饭后缓解。面色暗红,舌胖嫩、色暗痕、苔淡黄厚润,舌下络脉充盈。脉数,右寸浮滑、尺无力,左脉沉细尺弱。病史提示阳气素虚,兼外感。腰椎退行性病变,主动脉硬化,左肾囊肿,前列腺肥大。纳差,大便干,小便频,夜尿多。体征显示畏寒明显,衣着厚重。
尺无力阳虚恶寒证阳气素虚外感风寒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遗尿13年,近3年加剧。遗尿以下午及夜间为重,活动或咳嗽时尿液自出,每日需使用卫生巾。周身怕冷,气短无力,心悸不安,炎热夏天不易汗出。月经周期正常,行经9~12天,量多色正常。大便正常。诊断为肺气亏虚,膀胱失约。舌质淡白,脉弱。
气短无力遗尿肺气亏虚膀胱失约
查看详情 →
29岁,食欲不振,腰酸无力,头晕目眩,经行量少色澹,经行时有便意,每日泻2~3次以上,经净后恢复正常。面色皖白,精神萎顿,舌澹而少苔,脉沉细。中气不足,肾虚脾弱。气血虚亏,血不养心。
腰酸无力经行溏泄肾虚脾弱气血虚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女性。主诉胃痛、饱胀、嗳气、纳差、恶心,持续2年;周身关节痛,加重3年。病程中1996年流产后受凉,出现全身疼痛,腕、肘、腰、膝关节疼痛尤重,晨僵。类风湿因子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医病名属风湿痛、胃痛,证型为脾虚湿盛、气血亏损、筋脉失濡。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内伤七情、脾虚湿盛、气血不足。望诊见舌质澹、舌体胖大、边有齿痕;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胃痛、饱胀、嗳气、纳差、恶心、关节痛、晨僵;切诊见脉细无力、脉细。
脉细无力胃痛脾虚湿盛气血亏损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