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18岁,主诉口唇红肿、痛痒、干裂、起皮5年余,饮食不节,肉食为主,消谷善饥,口臭便秘,易上火,痤疮,身困乏力。舌质红、尖边赤、少苔,体胖大、边有齿痕,脉细数。证属积热火毒、燥热生风之唇风证。病因病机为饮食失节,积热化火,伤阴生风,脾胃蕴热,化燥生风,致口唇病变。
唇风积热火毒燥热生风气阴双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发作性头晕伴乏力5年,加重1个月。刻下症见头晕、倦怠乏力、后项僵硬疼痛、纳呆腹胀、失眠。面色晦暗,舌质暗澹,舌苔厚腻,脉弦细无力。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肝火扰心,湿瘀阻络型。病因病机为肝火亢盛,湿瘀阻络,气血不畅。
高血压冠心病糜烂性胃炎肝火扰心
查看详情 →
男,58岁,双下肢麻木乏力2个月余,双足下垂,不能独立行走,双手麻木,精细动作差,四肢末梢冷,双膝袜套感,纳差,大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数。痿证,气血虚弱,寒湿阻滞证。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数。面色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双下肢麻木乏力、双足下垂、双手麻木、四肢末梢冷、纳差、大便溏。切诊脉弦数。
痿证气血虚弱寒湿阻滞下肢麻木
查看详情 →
女,30岁,主诉乏困无力、颜面及下肢浮肿、食欲不振、腹胀、两胁隐痛、月经量少。病程较长,自1975年起病,持续至1980年。中医病名积聚,证型肝气郁久,血瘀不行,损及脾气。望诊面色萎黄晦暗,形体消瘦,舌质紫暗,舌底有瘀丝,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腹胀、胁痛、食欲差、月经不调。切诊脉沉弦无力。
早期肝硬化肝脾不调肝气郁结血瘀不行
查看详情 →
赵某,女,4岁,畏风头痛四月余,前额尤甚,剧则两目失神,饮食难进。脉沉缓,舌有剥脱。辨证为风寒邪郁络,头痛不止。
头痛风寒邪郁畏风脉沉缓
查看详情 →
男性,38岁,右侧胸胁疼痛,病程数年,逐渐加重。舌质淡红、苔腻,脉弦弱无力。主诉包括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口苦、暖气频繁、急躁、足冷、左大腿内侧抽搐感。辨证为肝气虚,病因病机涉及肝气不足。
胸胁胀痛肝气虚食欲不振倦怠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体型肥胖,气短、动则气喘,身感沉重,乏力,纳食减少,大便不畅。面色黄白,舌苔黄,脉虚大无力。疮面溃腐,肌肉腐烂如败絮,臭味难闻,疮内有蛆虫,疮面长约一尺二寸,宽约一尺,疮周漫肿,肤色紫暗。属正虚毒散,毒邪陷里败逆之危证。二诊时腐肉渐脱,脓水增多,肿消。三诊时肿处尽消,新肉布满,呼吸时疮内肌肉摆动,脉虚略滑,舌质红苔白。四诊时疮口渐收敛,精神复原,病情好转。
脉虚大无力对心发正虚毒散肌肉腐烂
查看详情 →
患者76岁,女性。主诉咳喘反复发作30余年,复发并加重半月。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余年。刻下症状包括喘憋胸闷、气短懒言、心悸痛、夜不能卧、咳轻痰少、口苦喜饮、食欲不振、耳鸣耳聋、夜间四肢肌肉抽动、疲乏无力、大便干、小便短少。舌干红无苔,脉沉涩结代。面色晦暗无光泽,喘息不止,张口抬肩,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双肺喘鸣音及肺底细湿啰音,心音强弱不一,心律不齐,双下肢轻度浮肿。中医诊断为肺肾阴虚,痰涎壅盛。
慢性支气管炎双下肺感染肺肾阴虚痰涎壅盛
查看详情 →
女,32岁,头痛眩晕40余日。头痛眩晕,时欲呕而口苦,时有发热忽又发凉,不欲食,大便干燥腹胀满。脉沉数无力,舌苔中间微黄。头痛(二阳合病头痛)。外感余邪入半表半里,往来寒热,阳明积热。
头痛眩晕少阳证阳明证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主诉耳鸣耳聋年余,伴头昏眩、疲乏无力、大便干。舌苔白腻微黄,脉弦。辨证为风痰阻遏,耳窍闭塞。病机为肝失疏泄郁而化火生风,与痰相挟上扰耳窍。
肺结核风痰阻遏肝气郁结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失语伴右侧肢体活动不遂20天。中医病名中风—中脏腑,证型痰蒙清窍、血行瘀滞证。舌面干燥,舌质暗紫,苔黄厚腻,脉弦滑。精神萎靡,神情恍惚,反应迟钝,查体不合作,言语不能。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右偏,伸舌不能,咽反射迟钝,右侧肢体肌力减弱,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病理征阳性。头颅磁共振提示左侧颞叶及基底节区脑梗死,脑白质脱髓鞘,颅内动脉硬化,左侧大脑中动脉局限性狭窄。
中风中脏腑痰蒙清窍血行瘀滞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女,38岁。主诉神志不清,忧思郁结,两胁闷胀,咽部不适,如炙脔堵塞。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梅核气。证型:情志不疏,忧思郁结,气滞血瘀。病因病机:情志不疏,忧思郁结,气滞血瘀,瘀滞交阻。望诊:舌质紫暗,苔白。闻诊:无描述。问诊:心烦,疲乏无力,忧郁焦虑,有轻生之念。切诊:脉沉弦涩。
梅核气气滞血瘀忧思郁结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发热,面目肌肤黄染加深,鼻衄,恶心呕吐,腹部胀满,烦躁不安,呻吟谵语,小便少而黄,黑色柏油样大便。慢性病容,消瘦,面色晦暗,白睛、肌肤黄染,舌质绛有瘀斑,苔浊腻微黄,脉弦细无力略数。神志时昏时醒,答非所问,呼吸声粗且促,肝臭气味,肌肤干凉,弹性差。腹水征,脾肿大,肝功能异常,黄疸指数升高。湿热蕴蒸,湿重于热,上扰神明。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湿热蕴蒸肝肾阴虚胆汁性肝硬化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4岁。主诉咽中梗塞,胃中嘈杂,有饥饿感,胃脘痞闷,纳食增则腹泻,大便溏薄不爽,小便色黄灼痛,思多失眠,食后多寐,白昼头昏如蒙,夜深清醒。舌质红微暗,舌苔腻,舌中及根部黄厚。脉弦滑细数。中医诊断湿阻,证属湿阻热郁中焦,脾胃升降失司。
湿阻热郁中焦脾胃升降失司湿热交炽舌苔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主诉胃脘部胀满反复发作10余年,再发加重伴纳差2天。舌质澹,苔白厚腻,脉濡,沉取无力。中医诊断痞证,证型脾胃虚弱,湿阻中焦。病程长,胃脘胀满,纳差,面色萎黄,消瘦,神倦乏力,微恶寒,四肢欠温,大便溏泄。
痞证脾胃虚弱湿阻中焦纳差
查看详情 →
91岁女性,突然中风,神志不清,右半身不利,脉缓而无力。气血两亏,中脏腑虚证。面色萎黄,舌淡,脉缓而无力。神志不清,右半身不利,病程急。
中风气血两亏心气不足经脉失养
查看详情 →
男性,37岁,头巅顶部作痛,沉重感,病程数年,后头及项部亦痛。左尺脉略沉,余部均无力,脉象较前有力。舌象、面色、声音、气味未提及。主诉为头痛,病程较长,脉象虚弱,病机可能与肝血不足、肝气不舒有关。
头痛头晕肝郁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诉头汗半年,病程半年。中医病名汗证(头汗),证型阴阳失调,阴虚内热。望诊舌偏红,有浅齿印,苔满布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睡眠质量差,凌晨4点入睡。切诊脉弱,后诊脉浮弱,浮滑。
汗证阴虚内热痰湿内阻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寐差半月余,梦多易醒,夜间睡眠不足4小时,乏力,心悸。形体偏瘦,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沉无力。素体较弱,二年前曾患漏下,近半年常经期延长,淋漓不断。中医病名属失眠,证型为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漏下日久,气随血脱,气血两虚,血不养心,心神失养。
气血两虚心神失养经期延长睡眠障碍
查看详情 →
女,22岁,肢体麻木、振颤4年,冬季及月经期加重,四肢软弱无力,振颤,不能握笔,肢端发冷,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面色暗滞,舌暗红,苔薄白,脉细。血钙1.7mmol/L,血磷1.5mmol/L,面神经叩击试验及束臂加压试验阳性。证属血虚感寒,脉络瘀滞,经脉失养。
四肢无力肢体麻木血虚感寒脉络瘀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