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8岁,胃脘部气逆上冲,振水声,消化不良,排气多,大便量少,多梦,腰酸,行走困难,眼睑及下肢浮肿。舌质胖或舌边齿痕,舌苔白滑,舌底瘀滞,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胃气上逆,脾胃虚寒,瘀血阻滞。糖尿病史5年,子宫切除术后3年。
胃气上逆脾胃虚寒瘀血阻滞反流性食管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胃脘痞满,食后加重,按之胃脘至脐下四指坚硬如索状。病程较长,自幼体弱,饮食不规律。中医诊断为脾虚胃痞。病因病机为脾虚胃弱,食滞不化。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红,苔薄少。闻诊无特殊。问诊见身体消瘦,无饥饿感,疲乏无力,四肢末梢凉,直立性头晕,睡眠不实、梦多,便滞不畅,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月经量偏少。切诊见脉弦细弱。
胃下垂脾虚胃痞胃缓食滞不消
查看详情 →
女,40岁,右上腹痛阵发性加剧7天,痛连左胁放射至左背肩,伴畏冷发热,恶心呕吐。面目发黄,舌暗红,苔黄厚干,脉细数无力。肝胆湿热蕴结,耗伤气阴兼血瘀。上腹拒按,体温37.8℃,血压10.7/7.5kPa,大便通而不畅。
脉细数无力右上腹痛左胁放射痛畏冷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左侧肢体无力,行走不便,舌强不能语,口干不欲饮,足冷过膝,四肢厥冷,面部潮红,纳差,大便干结,小便不利。舌质澹紫,苔薄白略厚,脉沉细弱。中医诊断为喑痱,证属肾气亏虚,痰浊阻滞。
喑痱肾气亏虚痰浊阻滞舌强不能言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咯血,病程较长。主要症状包括发热、体弱无力、纳呆、恶心、干呕、失眠、烦躁、自汗、盗汗、月经量多。面色苍白,舌淡,脉细。中医诊断为“阴阳双脱证”,病因病机为大汗脱阳,血去脱阴。望诊见面色苍白,舌淡。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发热、纳呆、恶心、失眠、烦躁、自汗、盗汗、月经量多。切诊见脉细。
大汗脱阳血去脱阴阴阳双脱虚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眼花、心悸、心急、食欲差、左侧肢体麻木、尿黄、大便数日一解。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中经络,证型为肝阴暗亏,肝血不足,兼有风阳内动。望诊见口角㖞斜,舌苔满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象伏匿。
高血压肝阴亏虚肝血不足风阳内动
查看详情 →
女性,53岁,主诉郁闷、焦虑、沉默不语、悲伤欲哭、不愿外出见人,病程自去年开始。颜面潮红,心慌,烦躁,坐卧不安,失眠,头昏耳鸣,胸闷,上身麻木,肢软无力,烦躁汗出,汗后畏冷,口麻无味,纳谷不香,呃逆,口干不欲饮,大便干,小便黄。中医诊断为肝肾不足,热扰心神。病因病机为情志异常,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止,五脏失养,五志之火内动,尤以心肝火旺为主。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肝肾不足心火上炎肝气郁结心神不安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2岁。左侧上肢无脉,活动无力,手指麻木,夜间及受凉后加重,患侧手指疼痛。病程20天。既往风湿性关节炎病史5年。舌澹红,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血痹。证型气血亏虚,瘀阻脉络。病因病机气血亏虚,瘀阻脉络。
左臂无力血痹气血亏虚瘀阻脉络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右侧偏瘫、失语2天。高血压病史22年,最高血压180/120mmHg。舌质紫,苔黄厚,脉弦数。中医辨证为血瘀经络型中风,西医诊断为脑血栓形成。神经系统检查示右侧肢体功能障碍,肌张力减弱,肌力丧失,巴宾斯基征右侧阳性,霍夫曼征双侧阴性。脑电图正常,血液检查示胆固醇升高。
中风血瘀经络高血压舌紫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主诉上胞下垂,病程10年。中医病名:上胞下垂。证型:风邪中络,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久病体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未提及。
重症肌无力风邪中络气滞血瘀久病体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下肢浮肿数月,伴少腹及阴囊微肿,气短,四肢无力,大便稀,小便频。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阴水,证型为脾肾阳虚。辨证为脾肾阳虚,病机为脾肾阳虚导致水肿。
慢性肾炎脾肾阳虚肾性高血压肝旺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便血大发,脘腹饱胀作痛,病程四日。舌苔干腻,中有剥纹,脉小滑,重按有弦意。诊断为肝强脾弱,统藏失职,阴络伤则血溢于内。二诊舌苔干黄而腻,脉小滑,刻诊重按弦意较缓。三诊便血已停,胃脘痛除,尚感微胀,晚眠不实,头目昏眩。诊断为肝肾不足,肝强脾弱,脾运犹弱。脉弦意稍缓,黄苔亦化。
便血腹痛肝强脾弱脾运犹弱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81岁男性,头昏站不稳,脚发麻,肌肉跳动疼痛,双手颤抖,冠心病,前列腺肥大,小便频急色黄,大便失控,腹部冰冷,颈腰胸椎痛。舌浅淡,苔薄白腻,脉微细。内脏及神经机能衰惫,内环境寒气重,阳气虚惫。
虚衰阳气虚惫内环境寒神经衰惫
查看详情 →
11岁男童,血尿持续不止,血压较高,头晕,面色㿠白,下肢无力,尿检红细胞计数12500/立方毫米,近期有咽红、充血、疼痛。证属肝肾阴亏,挟外感风热。面色㿠白,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血尿、血压高、头晕、下肢无力、咽红、充血、疼痛。脉象未提及。
下肢无力血尿肾炎肝肾阴亏外感风热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主诉身热肢痛、下肢瘫软、尿失禁、大便干结,病程自1986年起反复发作,共4次。中医诊断痿证,证型肝肾不足型。体征面黄体瘦,舌红无苔,脉细浮数尺弱。四肢无力,下肢不能伸屈,痛觉减退,髌阵挛、踝阵挛阳性,巴氏征双侧阳性。
痿证肝肾不足外感表证
查看详情 →
58岁男性,腰脊疼痛2年余,加重1月余,痛及尻骨,酸胀重着,喜温畏寒,入暮加重,天阴益剧,俯仰转侧不利,腿足伸展痛剧,行立无力。舌质淡暗而紫,脉弦大重按无力。肾督阳虚、阴寒凝滞。
腰脊疼痛肾督阳虚阴寒凝滞风寒湿邪
查看详情 →
患者发热、昏闷,病程八日。中医病名属伤寒,证型为阴亏,病因病机为房劳过度、误治伤阴。望诊见舌色如灰,切诊脉象未详。问诊见饮食废绝、便秘。
风寒感冒阴亏严重胃气将绝真阴耗竭
查看详情 →
患者近3年腹泻频繁,因贪凉、辛辣、生气或紧张诱发,腹痛而泄,大便先干后稀。面容消瘦,脸色黯青,舌淡胖有齿痕,脉弦细,左关弦紧欠柔和,右关细弱无力。诊断为泄泻,辨证为脾肾阳虚,肝脾不调。
泄泻脾肾阳虚肝脾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长期久居湿地,疲乏无力,头晕沉重,胸闷,阴茎、阴囊寒冷,冬季加重,阳痿,性欲澹漠,四肢不温。精神萎靡,面色晦暗,懒言声低,阴囊松弛不温有湿腻感,舌质澹白,脉沉弦。辨证为寒湿浸淫肝经之阴冷症。
阴冷症寒湿凝滞肝经受寒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面部皮肤浮肿,澹紫色斑,肌肉酸痛,全身无力,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肌痹,证型未明确提及。望诊见舌质暗红,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肌肉酸痛、全身无力。切诊脉象沉弦。
皮肌炎肌痹脾虚湿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