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3岁,男性。主诉为突然倒地,右侧偏瘫,失语。病程4天。中医病名中风偏枯。证型风中经络,肾虚肝旺,气虚血瘀。病因病机包括高血压、性情急躁、嗜烟酒。望诊舌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高血压史、性情急躁、嗜烟酒、母亲中风史。切诊脉象细弦。
中风偏枯肾虚肝旺气虚血瘀右侧偏瘫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面部痤疮2年余。主要症状为面部反复出现疮疹,色鲜红,部分有小脓点,疹形大小不一,逐渐扩散至面额部。舌象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痤疮,心经火盛型。病机属心经火盛,郁而化热,外发于面。
痤疮心经火盛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反复喘息、胸闷不适10天余。当前症状偶有气短乏力,无胸闷心慌,口中和,纳寐尚可,大便不实。舌澹,苔薄白,脉沉。辨证为哮病,病位在肺、脾,病机为肺脾气虚,复感风寒,触发伏痰,痰阻气逆。
哮喘肺脾气虚痰阻气逆恶风畏寒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主诉中风,左侧半身偏瘫,左上肢运动不灵活,左下肢活动受限,语言不清,血压240/140mmHg,病理反射阳性。中医病名中风,证型肝胃不和,痰湿内蕴。望诊舌苔白厚,切诊脉弦紧。问诊有失眠,需服用安眠药,语言謇涩。
中风偏瘫肝胃不和痰湿内蕴失眠
查看详情 →
82岁男性,主诉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偏瘫。中医病名类中风瘖痱,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详述。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突然昏迷失语及偏瘫,切诊未提及。
中风不语半身不遂风府穴
查看详情 →
57岁男性,右侧偏瘫17天,四肢乏力,活动不灵活,右侧明显,右下肢典型画圆步态,上肢屈曲,双上肢肌力III级,下肢IV级,肌张力亢进,口干、喜温饮,纳可寐安,二便调,舌苔薄微黄,舌衬紫,脉弦数,中医诊断中风一中经络。
中风中经络痰瘀阻络肢体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大小便失禁,外出不知返家二十余天。病程自1961年12月5日发病,经煤气中毒昏迷后苏醒,后续出现纳减、澹漠、目光呆滞、行为紊乱、语言舛错、步态蹒跚、四肢拘急、大小便失禁。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中医诊断为癫狂,证型为体虚余毒未尽,留滞经络,浊邪上犯神明,下损元阳。
癫狂一氧化碳中毒体虚余毒浊邪上犯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焦虑不安伴咽部异物感20余年。症状包括咽喉异物感、焦虑不安、心慌、睡不好、面红、心烦、胸闷、惊跳、便结、小便常。体征面红,唇舌干裂,尖边红,苔薄微黄,脉弦细数。中医诊断梅核气,证型为心肾不交。病因病机为女子七七天癸竭,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上炎咽部。
梅核气心肾不交心火上炎血压高
查看详情 →
刘某,男,27岁,左乳突痛继现同侧面瘫1周余,神情焦躁,面色无华,耳后间现阵痛隐隐,左侧乳突触痛,左侧面肌松弛,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示齿、鼓腮、吹哨欠佳,口角歪右,味觉减退,舌澹苔薄腻,脉浮稍数,中医诊断面瘫(热毒阻络)。
面瘫乳突炎热毒阻络舌澹苔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诉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口眼㖞斜、舌根发硬、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病史中记载头痛、眩晕、睡眠不佳,工作劳累时加重,血压170/100mmHg,诊断为高血压。检查见面部潮红,左眼不能闭合,鼻唇沟消失,口角歪斜,脉弦数。中医诊断为中风(脑血管意外),中经络。望诊见面部潮红,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痛、眩晕、睡眠不佳。切诊见脉弦数。
中风高血压肝阳上亢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两足趾阵发性发热、灼痛2年,近半年加重。素患高血压,时有眩晕、头痛、口苦。双足皮肤潮红、微热,压之褪色,局部皮肤轻度指压性水肿,大趾甲增厚变形。舌澹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血痹,病因病机为素体热盛,风寒湿邪入侵肌肤,闭阻经脉,阳气被遏,久而化热,泛及血脉。
红斑性肢痛症血痹肝郁化火足趾灼痛
查看详情 →
患儿10岁,女性,主诉哮喘反复发作,病程长,近1年发作频率增加,症状加重。主要症状为喘憋气急,唇红口干,咳黄绿色痰,咽喉疼痛,大便偏结,尿短色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数。中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证型为热哮。
支气管哮喘热哮肺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发热、全身疼痛8天。高热,畏寒,头身疼痛,眼眶及腰部疼痛明显,恶心呕吐,食纳减少,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精神萎靡,两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部潮红,胸部及双腋下瘀点,唇舌干燥,右肾区叩痛,舌苔黄燥、中有裂纹,舌质红绛,脉沉细而数。疫毒内侵,耗伤气阴。
高热疫毒内侵气阴两虚舌苔黄燥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失眠10余年。现症见心烦、多梦易醒、烦躁易怒、晨间心慌胸闷、头痛(左颞顶部)、纳差、便秘尿黄。面色少华,舌质红,苔微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属肝郁化火型,病位在心、肝。
不寐肝郁化火心烦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左侧半身不遂病程七月余。患侧臂痛挛急,仅能抬至胸部,手指不能屈伸,下肢走路困难需搀扶。舌质澹润,苔白,脉沉细。辨证为气血两虚,筋脉失养。
中风后遗症气血两虚筋脉失养脉弦细
查看详情 →
李某,男,16岁。右侧口眼歪斜2天,右侧面部麻木,口角流涎,右眼不能闭合,口角歪斜,右侧面部感觉减退。舌深红,苔黄腻,脉浮数而滑。面瘫。风邪痰热,上犯头面,阻滞阳明脉络。面色正常,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而滑。自觉身热、烦渴。
面瘫风邪痰热肝风内动湿热内郁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心窝及右下腹部疼痛3天,加剧1天。面色苍白,舌红苔黄厚,脉沉数。腹部膨隆,腹肌紧张,右下腹压痛,麦氏压痛点阳性。肠痈(急性阑尾炎),气滞血瘀型。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寒暖失宜,肠腑气机失调,糟粕积滞,生湿化热,气血失和,气滞血瘀。
肠痈气滞血瘀腹痛脉沉数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男性,农民。主诉突然中暑昏倒,醒后头重剧痛,肢体酸困重痛,身热恶寒,有微汗,胸闷腹胀,恶心想吐。暑湿伤表,肺气不得宣降。面色晦暗,舌苔白腻,脉濡数。胸闷腹胀,恶心想吐,身热恶寒,肢体酸困重痛。脉濡数。
中暑暑湿伤表肺气郁结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主诉鼻塞10日,昏迷半天,神志不清。病程10日。中医病名:昏迷。证型:湿热阻碍中焦上蒙清窍。病因病机:湿热内蕴,阻滞中焦,蒙蔽清窍。望诊:舌苔中白厚,后转为黄。闻诊:未提及。问诊:神志不清,精神萎靡,嗜睡,纳差,呕吐,二便失禁,语言不流利,双上肢颤动。切诊:脉弦无力。
昏迷湿热阻滞神志不清精神抑郁
查看详情 →
六旬,体绝肥,猝然痰涌神昏,身强不语,口目牵掣,四肢不动。胸部头部作伸仰状,呕出药水与痰。舌转能言,食进稀粥,大便通。脉涩。此为猝中。舌象正常,脉涩。灸法治疗,取肩井、肩髃、曲池、中渚、客主人、地仓、环跳、足三里、犊鼻穴。
猝中痰浊阻络气机逆乱风痰闭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