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4岁,男性,主诉水肿,病程七年,周期性发作,肿起下肢渐及周身,伴腹胀腰酸、虚乏无力、尿频少溷浊、大便溏、时腹痛,无头晕口渴咽痛。脉细,舌淡苔白,尿蛋白阳性。中医病名水肿,证型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阳虚湿胜,饮食劳倦伤脾胃。望诊舌淡苔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腹胀便溏,切诊脉细。
水肿脾虚肾虚湿胜
查看详情 →
患儿8岁,男性,主诉为厌食、多汗、头痛,病程半月。面容苦笑,面色苍白,额汗如珠,气息低微,唇甲色黯,四肢搐动乏力,肢端发凉,二便正常,舌澹苔薄白,脉细弱。中医病名为破伤风,证型为邪毒久稽,正气欲脱,虚风内动。病因病机为外伤后风毒侵入经络,致筋脉拘急,动风痉厥。
破伤风风毒内陷虚风内动筋脉拘急
查看详情 →
五十八岁男性,突发上呕下泻,四肢厥逆,手足转筋,声嘶目陷,口渴引饮,喜饮盐汤。苔白滑,脉沉微欲绝。诊断为虚寒霍乱。
虚寒霍乱四肢厥逆口渴引饮苔白滑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胃气失于通降,不纳不饥,寐则汗出,少腹有时痛胀。病因属肝木素旺,木来克土。中医病名未明示,证型为肝木旺、脾虚失运。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示症状及病程,切诊未提及。病机为肝木犯土,脾胃功能失调。
胃气失降肝木过旺少腹痛胀
查看详情 →
女,50岁,头痛间作7天,左侧眼睑下垂3天。舌质暗红,苔白润,脉沉滑。睑废,外邪侵袭,脾胃受损,气虚升举无力。病程7天,发病节气为立春。主诉包括头痛、眼睑下垂,病史提示受凉后发病,纳差,睡眠差,身困乏力。
重症肌无力气虚升举无力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67岁女性,眩晕病史,突发头痛头晕,心悸失眠,昏倒不语,舌强口角流涎,左手足不用。舌质红,苔黄腻厚,脉弦滑数有力。中医诊断为阳亢风动,风挟痰热上扰清空,神明闭塞,流窜经络。病机为痰热内盛,风痰阻滞,风火相搏。
眩晕中风痰热风动
查看详情 →
8岁男童,主诉腰背软弱,步行易跌,下蹲后不能站立,无法登楼,握手不紧。大腿细瘦,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脉沉弱,舌淡苔薄。症属元虚。病程长期,既往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舌淡苔薄,脉沉弱。
痿证肾元虚怯
查看详情 →
27岁 女性 气忿火升 腹撑 便血成块 心悸腰酸 经事澹少 胃呆不馨 脾失统血 虚损之症 面色苍白 舌淡苔薄 脉细弱 心虚邪乘 惊悸欲汗 肢厥不暖
便血脾失统血虚损心悸
查看详情 →
女,53岁,右肘痛2月余,因工作环境潮湿劳累诱发。右肱骨外髁骨质部压痛明显,局限。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正常,气味未提及。问诊提示右肘疼痛逐渐加重,影响日常活动。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外感湿邪、劳损所致。
右肘痛瘀血阻络湿邪侵袭
查看详情 →
女,36岁。主诉肝气入络,午后寒热,腰背痛引四肢。冲任不调,白带下注。面色晦暗,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病程未明确。
肝气入络冲任不调白带下注午后寒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9岁。主要症状为全身无力、右肋下疼痛、下肢浮肿、胸闷。病程自1972年1月起,持续至1974年6月,属慢性迁延性肝炎。中医病名为肝炎,证型为脾虚气弱,肝肾不足,湿热未清。望诊未见明显异常,舌苔正常。闻诊未见特殊气味。问诊见身倦无力,肝区发紧作痛,下肢稍肿,食后腹胀。切诊见脉沉。
慢性肝炎脾虚气弱肝肾不足湿热未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女性。主诉产后腿疼,不能行立。主要症状包括腿疼、食纳减少、食后腹胀、倦怠乏力、手足烦热、大便秘结。舌质淡红,苔薄少津。脉虚带数。中医病名为产后腿疼,证型为产后营血亏虚,脾阴不足。病因病机为脾主四肢,阴不足故腿疼不能行;失于濡运故食纳减少、食后腹胀;精微不布故倦怠乏力;营阴不足,虚热内生故手足烦热、大便秘结。
产后腿疼营血亏虚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四肢及躯干部、颈部肌肉萎缩,肌束颤动,颈部不能直立,构音不清,吞咽困难,咀嚼无力,周身疼痛。脉沉细。中医诊断痿证。辨证气血亏虚,湿热浸淫。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描述症状及病史。切诊脉沉细。
痿证气血亏虚肌肉萎缩肌束颤动
查看详情 →
19岁女性,遍身易起红色痒疹,时发时愈,病程七、八年,伴消化不良、大便干燥、呕吐、腹胀痛,喜食酸味。舌苔垢腻,六脉滑数。平素饮食无节,胃肠积滞生热,郁久入血,外感风邪致痒疹。
湿疹反复脾胃积滞饮食不节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5岁,男性。全身麻木1个月余,初病乏力,左大腿麻木,逐渐发展至面部、四肢、背腹部,触之皮肤如隔衣感,伴有失眠。中医病名:全身麻木。证型:血瘀而气虚,痰多作祟。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全身麻木、乏力、失眠。切诊:未提及。
全身麻木气虚血瘀痰浊内阻
查看详情 →
65岁女性,腰背酸痛反复2年余,伴双膝关节酸痛,腰膝冰凉,恶风。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小数。肝肾不足。腰椎间盘突出,腰部压痛阳性。病机为肝肾不足,督脉虚损,外邪侵袭,瘀血痹阻。
腰背酸痛肝肾不足腰膝冰凉双膝关节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右手鱼际肌颤动。病程1月余。中医病名属肌颤。证型为气血两虚,血虚动风。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风动筋挛。舌质略暗红,苔薄腻。脉象沉细。
运动神经源病气血两虚血虚动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关节灼热疼痛,活动受限,下肢风湿小结,面红身热,出汗多,口渴心悸。病程十余日。中医病名为热痹,证型为阴血不足,外感风热,风邪窜扰筋络,郁久化热,湿热下注。望诊见舌质红少津,苔薄腻,边尖有溃疡。闻诊未提。问诊见发热、恶风寒、出汗、关节痛、口渴、心悸。切诊脉象滑数。
热痹阴血不足风热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素有角弓反张,不省人事,病程十年,脘腹胀满,肢楚,少寐,胆怯,脉虚弦少神,舌干有裂纹。中医病名为肝风鸱张为痉厥,证型为阴虚肝旺。病因病机为阴虚肝旺,气阴两虚,肝阳上亢,筋失濡养,虚肝之气入络作痛。舌象干有裂纹,脉象虚弦少神。
角弓反张肝风鸱张阴虚肝旺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男。主要症状为筋急、手足扇动。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筋急。证型:肝热未敛。病因病机:肝热未敛。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象弦数。
肝热未敛筋急手足扇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