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2岁,男性。主诉胃脘隐痛,嗳气泛酸,痞满闷胀,饭后加重,不思饮食,呕酸水。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舌质淡红,有齿痕和裂纹,少苔。脉弦细。辨证为脾阳胃阴俱虚,气机失于和降。
胃阴虚脾阳虚气机不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4岁。右足跟疼痛3个月,逐日加重,夜间起床时疼痛不能踩地。舌淡黯有齿痕,苔薄白,脉沉。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属肾虚血瘀。病机为肾精亏虚,气血失调,气滞血瘀,外邪阻滞脉络。
足跟痛肾虚血瘀气血亏虚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主诉双下肢疼痛,经期尤甚,以双膝为重,月经量少,色黯红,经前腹胀。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精血不足,气血不和。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阴阳不和。舌质澹,苔薄,脉细。
精血不足气血不和双膝疼痛月经量少
查看详情 →
贾某,31岁,男性,足部被朽钉扎伤疼痛5天。足底疼痛加剧,不能着地,恶寒发热,脚面水肿,钉扎部位有脓点。舌红,苔黄,脉数,体温38.5℃,白细胞总数15×10⁹/L,中性0.80。足底疗。外伤诱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局部红肿热痛,脓毒内蕴。
足底疔疮热毒内盛气血瘀滞局部化脓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主诉两膝疼痛4年余,近1个半月加重,行走疼痛,不能下蹲,受凉后症状加剧,局部肿胀,膝内外侧关节间隙压痛,活动关节可扪及粗糙摩擦音。X摄片示两膝关节间隙变窄,髌骨后角骨质增生,髌股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周围有骨赘。证属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寒湿内阻。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
退行性骨关节病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寒湿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男性。主诉两肩关节痛、两膝关节肿痛、手晨起僵硬、屈伸不利、畏寒肢冷。病程1年。中医病名属痹证,证型为寒滞经脉,瘀血阻滞。舌质紫暗,脉沉弦而缓。病机为寒邪侵袭经脉,瘀血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滞经脉瘀血阻滞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两膝髌骨边缘因运动扭伤而起,关节酸楚,屈伸不利,髌骨边缘略见增厚,病程迁延经年,仍有发展现象。关节筋膜陈伤,气血失和,寒湿互阻。两膝关节筋膜陈伤,风湿凝留,屈伸牵强,畏寒。伤处气血滞呆,筋病可能涉骨。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未提,病史有运动扭伤,脉象未提。中医病名膝部劳损,证型寒湿阻络,病因病机为外伤后寒湿凝滞,气血失和。
膝关节劳损寒湿阻络气血瘀滞筋膜强硬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主诉双踝关节肿痛,病程较长,近来加剧,伴腰酸痛。舌紫绛,苔灰腻微黄,脉细濡。中医诊断未明确提及病名与证型。病程较长,舌象异常,脉象细濡,提示湿热内蕴,气血运行不畅。
双踝关节肿痛血瘀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高热伴全身酸痛反复发作6个月。发热无规律,以夜间多见,伴恶寒、全身痛、微汗热退,间歇发作。舌质澹红,苔薄腻,脉浮滑。中医病名发热,证型寒湿郁表证。望诊舌质澹红,苔薄腻。闻诊未见特殊。问诊有发热、恶寒、全身痛、口干渴欲热饮、大便干结。切诊脉浮滑。
发热寒湿郁表证肺失肃降津液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手足指(趾)关节酸痛、麻木、屈伸不利,伴阵发性痉挛、咽干、目眩耳鸣、视物昏花。中医诊断肝肾亏虚,经脉失养。望诊未见明显异常,舌象未提。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病程近1个月。切诊未提脉象。
末梢神经炎肝肾亏虚经脉失养手足关节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出现腹鸣、晨泄、巅眩、脘痹症状。诊断为肝脾不和型腹泻。脉象小弦。病机为阳明胃土已虚,厥阴肝风振动内起,久病而为飧泄。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提示久病。
腹泻阳气不足肝气上逆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高年,头晕,心中震痉,病程未明。中医病名:肝风,证型:肝风鸱张,精血亏损。望诊:舌色润而自觉干燥无津。闻诊:无描述。问诊:头晕,心中震痉,神烦不寐。切诊:脉细弦尺涩。二诊症状变化:右足驰强不仁。诊断:精血亏耗,厥少二阴之火上炎。
头晕震痉精血亏耗肝风鸱张
查看详情 →
患者头晕目花,舌红光绛。脉象细数。病因忧思抑郁,病机肝脾两伤,阴虚火灼,液耗津损,筋失荣养。症见头晕目花,舌红光绛。脉细数,主阴伤。病属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肝脾两伤阴虚火灼液耗津损筋失荣养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右侧偏瘫,病程自1972年10月起,1973年4月病情加重,出现神志模糊、不能言语、吞咽困难。舌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肝气上逆,痰阻经络。病因病机为情志刺激导致肝气上逆,痰火上扰。
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偏瘫肝气上逆痰阻经络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突发半身不遂,右侧偏瘫,口眼歪斜,语言不清,患侧麻木胀痛,步履蹒跚,头昏,血压220/110毫米汞柱,晚上小便次数增多,舌质红,苔白腻,脉弦缓。中风后气虚血滞,络脉瘀阻。
半身不遂气虚血滞络脉瘀阻头昏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腹泻伴脘胀3年,加重5天。腹泻昼2次,夜2次,脘胀喜温,无明显腹痛。舌澹,苔薄白。中医诊断泄泻,证型脾肾虚寒。病因病机为脾肾阳气渐微,脾虚运化无权,水湿内生,肾阳衰微,下焦无火以温运中焦,导致泄泻。舌象澹,苔薄白,脉象未提及。
泄泻脾肾虚寒脘胀
查看详情 →
王某 52岁 女 水肿 胁痛 失眠 全身憋胀感 双脚及踝上肿 舌质暗红 苔薄黄 舌下络脉瘀紫 脉沉滞 气滞血瘀 病程2年 低血压家族史 睡眠差 心慌 高血压10余年 有反复左臂部水泡史
水肿气滞血瘀胁痛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主诉虚损,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虚损,证型未明确。主要症状包括寒热盗汗、咳嗽、日晡颧红、胃呆、腹痛便溏、带下、咽中梅核气塞、口味觉咸、形质羸瘦。舌象绛中剥开裂,脉象细软。
虚损肝肾阴虚肺脾两虚阴火内盛
查看详情 →
女1岁,纳少,嗜食炉灰等物,病程二、三个月。苔白、舌红,上腭红,脉细数。毒热入血,损及脾胃。
嗜异症脾胃受损毒热入血上腭红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产后3个月出现头痛、眩晕、心悸、气短、胸中满闷,阴天加重,睡眠不宁,腰痛腿酸,手足心发热。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数。辨证为产后心血亏损,肾阴不足,肝失所养。病因病机为产后失血,虚而未复,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清阳不振,脑失所养,肾阴不足,肝失滋养,肝区阵发性刺痛。
产后头痛肾阴不足心悸气短肝失所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