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诉为阵发性胸中刺痛、憋闷、双臂酸困,病程自1969年春季起,1972年8月加重。中医病名为心肺两虚,证型为肾阳不足、心肺两虚。病因病机为心肾阳虚、气血不足。望诊见面色苍白,舌澹苔薄白。闻诊无声音异常描述。问诊见气怯神衰、肢冷畏寒、全身困乏、心前区憋痛、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咳嗽痰多。切诊见脉缓弱而涩。血压90/60毫米汞柱,血清胆固醇488毫克%。心电图示陈旧性后壁心肌梗死,缺血型改变。
心肾阳虚气血不足胸中憋痛下肢酸困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脘腹胀满,不思饮食,乏力,大便溏泄,一天3~5次,体胖,舌苔白腻,脉滑。辨证属寒湿困脾,病因病机为寒湿内蕴,脾失健运。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滑。症状包括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溏泄、乏力。病程2天。
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溏泄舌苔白腻
查看详情 →
70岁女性,左下肢疼痛,以小腿与膝关节为重,步履艰难,病程一年有余。左腿痛甚,难以着地,畏风及沉重感,入夜剧痛难寐,关节不红肿,舌质淡红,苔白滑。太阳证风湿,病因病机为风湿侵袭,经络阻滞。
太阳证风湿祛风胜湿
查看详情 →
女性,52岁,头晕目眩,心烦易怒,胃脘烧心,口苦咽干不渴,头面烘热,急躁汗出,失眠梦多,胸闷如重物所压,手足心烦热,左半身麻木,大便干结,月经异常,色黑如豆汁,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苔白根稍腻,脉沉弦而涩,证属肝郁气滞血瘀,肝肾阴虚。
头晕目眩肝郁气滞肝肾阴虚血瘀
查看详情 →
六十二岁男性,每届春秋二季下肢关节痛胀,行走无力。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气候变化诱发症状,切诊未提及。
痹证肾虚肝阳上亢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9岁。主诉右足第1跖趾关节肿痛反复发作10年,现疼痛难忍,行走不便7天。右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疼痛,入夜更甚,小便黄,大便结,双耳轮处见多个痛风石。舌质澹红,苔薄黄,脉弦紧。中医诊断风湿热痹,兼夹痰瘀。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痰瘀阻络。望诊见关节红肿,肌肤灼热。舌象澹红,苔薄黄。脉象弦紧。
风湿热痹痛风石痰瘀阻络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十九岁男性 面浮油赤,无汗,胸闷,溲赤不行,面色萎痹,身痛神煳 病程约八日 暑湿 湿热流窜经络,阳明积滞未清,阴虚湿甚 面色萎痹,舌苔腻白 声音低微,气味无异常 症状包括面浮油赤、无汗、胸闷、溲赤不行、面色萎痹、身痛神煳 脉数苔腻,左数右濡
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全身疼痛5年余,腰痛甚,秋冬季或阴雨天遇冷加重,乏力,下肢沉重。舌质红、苔少,脉沉缓。中医诊断为痹证,辨证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面色正常,舌质红、苔少,脉沉缓。症状包括全身骨节疼痛、腰痛、乏力、下肢沉重。病程5年余。
痹证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
查看详情 →
45岁,胃病吞酸,大便溏泻,日夜10余次,腹胀不能食。脉虚缓。脾虚湿胜。面色萎黄,舌苔白腻。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腹胀、吞酸、便溏。脉虚缓。
胃病吞酸大便溏泻腹胀不能食脾虚湿胜
查看详情 →
男,38岁,肝病史10年,肝胁隐痛夹胀,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阳事不举、纳食不香、夜寐不安。舌质暗红,苔小,脉弦细带涩。面色青紫,两颧、鼻准部隐现血丝,形瘦,肝脾肿大,质地偏硬,B超回声增强、增粗。中医病名属肝病,证型为肝肾阴虚、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气滞血瘀。
肝胁隐痛肝阴不足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女性。左下肢疼痛一年有余,以小腿与膝关节为重,步履艰难。关节不红肿,畏风,沉重感,夜痛加剧。舌质淡红,苔白滑。诊断为太阳证风湿。病因病机为风湿之邪由表及里,留注腠理,滞于下肢,气血运行不畅。
风湿痹痛风寒外邪气血不畅下肢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胃痛、纳呆、双下肢浮肿、两足跟痛、全身疲乏无力,病程两个月。脉沉缓,舌质澹红、苔薄白。中医诊断为脾胃虚,湿重浊自生。病机为脾胃虚弱,湿邪内生。
脾胃虚湿重浊自生胃痛纳呆
查看详情 →
男性,四肢麻木微痛,冷热及触觉差,两下肢似木棒感,病程十余年。肢体麻木、触觉减退,舌淡,脉沉细。血痹,气虚血瘀,风邪阻络。
四肢麻木血痹神经炎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主诉两上肢抬举过肩、手指摄握无力、两下肢不能活动、肘弯、膝弯疼痛,病程未明确。脉濡弦。中医病名痿,证型气血交阻。病因病机为气血交阻而致痿。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描述症状及病情变化,切诊脉濡弦。
格林巴利氏综合征气血交阻肝肾不足痿证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主诉腹胀大、下肢浮肿、尿少、尿色茶红、鼻衄。病程1年。中医病名鼓胀。证型气血两虚、肝郁血瘀、水湿内停。舌质暗澹,苔白。脉象沉细。气短乏力,食欲不振,左胁下端时有疼痛,腹胀,肢浮肿,溲黄尿少。
鼓胀腹水气阴不足气血两虚肝郁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身体疼痛,尤以髁、指关节痛甚,夏至前后症状加重,头痛鼻塞,喷嚏频频,微热恶风,汗出沾手,周身肢节酸楚疼痛,口微渴,小便少,大便日二三行。舌淡,苔白腻,脉浮缓。体胖,面浮目肿,四肢微肿。中医诊断为痹证。病因病机为阳虚卫表不固,易感外湿,内外合邪。病程较长,病性属湿痹。
痹证脾肾阳虚外湿侵袭气血阻滞
查看详情 →
20岁女性,月经初潮以来经期提前、量多色红伴血块,近月月经紊乱,一月二次,经期延长,此次月经持续10天未净。面浮肢楚,纳谷不馨,睡眠欠佳。脉滑微数,舌质澹红、苔黄滑。病机为湿热互郁,热伤冲任,迫血妄行。
月经不调湿热互郁血热冲任损伤
查看详情 →
10岁女性患者,右小腿溃烂流脓,活动受限2个月。右小腿中下段内侧可见窦道口,有脓性分泌物,伴有神疲乏力、纳差。面色无华,精神不振,舌澹苔薄黄,脉细。X线示右胫骨中上段骨质破坏,密度降低,可见不规则死骨及死腔,右胫骨中上1/3处骨折。诊断为右胫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并骨折。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折气血不足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男性。主诉左足踝部疼痛,四肢活动困难,不能行走,双上肢抬举无力,手掌肌及鱼际肌萎缩。病程4年。中医病名属痿证,证型为湿热浸淫,阻滞筋络。病因病机为水湿(热)浸渍,久居湿地,水中作业,湿邪侵袭,郁而化热,阻滞经脉,营卫运行不利。望诊见面色萎黄,消瘦,舌体瘦,舌质淡红。闻诊见语言低沉。问诊见腰痛,四肢麻木,汗多,怕冷。切诊见脉细沉。
痿证湿热浸淫肝脾肾虚损经脉阻滞
查看详情 →
痫证,发作频繁,间断而发,伴痰涎上涌,四肢瘛疭,昏迷倾跌,二十余日一发,共二十余次。脉滑数兼弦。病因属火动痰生,因丝竹乱耳诱发。年未弱冠。
五痫痰火上扰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