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9岁,男性,左股剧痛,不能弯侧,膝腘皆痛,步履艰难。坐骨神经痛。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未明确。风寒湿痹。气血俱虚,阳气衰微。腰腿疼痛,脉象沉迟。寒湿凝滞。
坐骨神经痛湿热蕴结风寒湿痹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女,36岁,头痛腹胀,纳差疲倦,病程未明。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暑湿食滞内阻,脾胃被困,运化无权,升降失司。舌苔白腻,脉濡细。腹胀,胃脘疼痛,暖腐泄泻,神疲乏力,倦怠懒动,身困嗜睡,头胀晕,胸脘满闷,恶心欲呕,口中淡粘,渴不欲饮,不思饮食,尿短便塘,午后低热,月经延后,色淡,白带多。
暑湿食滞脾胃虚弱胃脘疼痛腹胀泄泻
查看详情 →
12岁女性患者,主诉夜间视物不清,病程自2岁起,7岁确诊视力不佳伴夜盲。视力右眼0.6,左眼0.4。眼底检查示视乳头蜡黄,视网膜动脉细,网膜色素暗秽,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周边网膜蜘蛛样色素分布。视野向心性缩窄30°。诊断属少阴厥阴里虚内障目病。
夜盲症肝肾不足里虚内障
查看详情 →
男,52岁。左大腿内侧肌肉胀痛酸沉麻木2周。伴面色萎黄,头晕唇澹。舌澹,脉细涩。诊断腿痹。证属血虚失荣,邪瘀闭经。
腿痹血虚失荣邪瘀闭经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8岁。左手腕部及桡侧手指疼痛剧烈、麻木,腕部肿而不红,无灼热感,痛处不游走,不恶风,痛甚时有冷感,得热则痛减。中医诊断为痛痹,属寒湿之邪滞于经络。面色正常,舌苔薄白,脉缓。主症为疼痛剧烈、麻木、肿胀、冷感,病程未明确。
痛痹寒湿经络阻滞
查看详情 →
女性,32岁,阴道灼痛,小便不利,病程较短。湿热毒结。舌苔黄腻,脉弦。
淋病湿热毒结阴道灼痛小便不利
查看详情 →
李某,男,62岁。左眼红痛一周,头痛较甚。左眼视力0.1,左眼抱轮红赤明显,黑睛外侧有溃疡,前房较浅,瞳仁较小,对光反应迟钝。风热偏盛。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无特殊。问诊提示左眼症状及病程。脉象未提。
左眼红痛风热偏盛头痛加剧视力下降
查看详情 →
男,48岁,左侧面肌痉挛3年,劳累时加重。阴虚阳亢,虚风内动,经络失养。面色晦暗,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面肌痉挛阴虚阳亢虚风内动经络失养
查看详情 →
郝某,59岁,主诉嵴髓侧索硬化症年余,双下肢软弱无力,渐次加重,不能行走,呼吸困难,吞咽呛咳,语言不利。舌质暗边有瘀斑,苔白而润,脉弱无力。病因瘀血停滞、经脉阻塞、湿邪久羁、阴阳双亏。
脊髓侧索硬化症瘀血停滞湿邪久羁阴阳双亏
查看详情 →
十九岁男性,素体瘦怯,阴液不足,肝火甚旺。主症为神昏谵语、干呕灼热、循衣撮空、目赤面红、大便泄泻、小溲赤痛。中医病名属伏暑,证型为肝阳上亢夹邪火,病因病机为外感伏暑,内伤肝火,邪火上腾,津液耗伤。望诊见唇焦黑、舌绛短硬、无津,闻诊见口腔燥热,问诊见神昏谵语、干呕、泄泻频作,切诊见左手弦劲而数,右手洪数,尺部不起。
伏暑阴液不足肝火上炎肺胃热败
查看详情 →
张某,男,68岁。右侧肢体麻木不遂半年。头痛,头晕,双下肢及面部浮肿,右侧肢体麻木,口角流涎,言语不利,形体肥胖,下肢重沉无力。舌质澹,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滑。血压195/118mmHg。中医诊断:中风。证型:脾虚湿盛,风痰上逆。病因病机:脾虚湿盛,风痰上逆。
中风脾虚湿盛风痰上逆肝肾精血内亏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搅痛眩晕,病程未明。中医病名属眩晕,证型为肝木犯胃,病因病机为木火偏甚。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示头晕绞痛,切诊脉象涩数,分析为木火偏甚。二诊症状仍为头晕绞痛,病因风木内克,胃气不降,脉象弦细带数。
肝木犯胃风木内克胃气不降木火偏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女性。主诉腹泻便溏,每日4~5次,伴腹胀肠鸣、下肢浮肿、口干欲饮、饮不解渴、偶有鼻衄。病程5年。中医病名慢性腹泻,证型属久泻脾虚阴伤,肝气乘侮。舌紫红有裂纹、苔中部黄腐腻,脉细弦。
慢性腹泻脾虚阴伤肝气乘侮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病程一月,神倦言懒,食欲不振,脉静舌净。面色开旷,睛光流动。无外感留恋,非体衰之象。舌象正常,脉象软弱。病属胃气不和,病因可能为药伤胃气,病机为胃气呆钝,运化失常。
胃气呆钝胃气软弱纳谷不香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主诉双眼红痛、分泌物多、畏光、流泪10天。病程10天。中医病名属眼病,证型为脾有实热,肺火炽盛,复感时气邪毒。望诊见舌质红,舌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大便燥结、有时带血,小便黄少;切诊见脉弦数。二诊脉弦细而数,舌质稍红,苔微黄;三诊脉细而微数,舌质澹红,苔薄白。
眼红痛肺火炽盛腑气不通风热上攻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初起高热、怕冷、头胀痛、胸闷,体温39℃,白细胞升高。现症见高热不退,咽喉疼痛,两上眼睑红斑水肿,全身散在充血性斑丘疹,苔薄黄、舌质红,脉洪数。中医辨证为热毒蕴于肌肤。体征见体温39.9℃,脉搏100次/分,血压110/70mmHg,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咽喉充血,两上眼睑红斑、水肿,全身散在澹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压之褪色,两肩臂三角肌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沉、肝功能、抗“O”均正常,24小时尿肌酸731mg,3次红斑狼疮细胞阴性。
高热热毒蕴肤红斑水肿斑丘疹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两足第一跖趾关节疼痛,局部红肿发热,压痛明显,活动时加重,常于夜间或清晨疼醒。病程10年,反复发作。舌红苔白,脉沉弦。辨证为湿浊凝聚,血液不清,痰浊凝结,瘀热阻络。
痛风湿热郁结痰浊凝结瘀热阻络
查看详情 →
女,一月余不能合目,多言不停,经阻不行,气逆血郁,经络紊乱,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涩,肝气郁结,血瘀阻络,气滞血瘀,心神不安,神明错乱,血并于下,气并于上,肝血不畅,经水不行。
不寐气滞血瘀肝气郁结经络紊乱
查看详情 →
患者经右,遍体经络作痛,头旋掉眩,鼻流清涕,脉细弦而数,时辄不寐。节骱作痛,少寐多涕,频渴欲饮。音声雌喑,口渴欲饮。脉弦稍柔。血虚肝风袭入络隧,热气上冲,逼液为涕。营血不足,肝风袭入经络。血虚不能营养经络,胆火上逆,气热肺燥。
血虚肝风胆火上逆气热肺燥营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主诉腰腿痛十年,加重一年,夜间痛甚,不能转侧翻身,疼痛如针刺。体检见嵴柱侧弯,右腿肌肉轻度萎缩,X线示颈椎、胸椎、腰椎均有骨质增生。舌质澹,苔黑而偏润,脉沉紧,尺脉沉细。中医诊断为骨痹,病因为肾虚劳损、寒湿凝滞、瘀血内阻。
骨痹肾虚肝肾不足寒湿凝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