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逾六旬,主诉情志失怡,不寐、心悸、手麻足冷、轰热冒汗、干咳阵发、胸胁气逆、息喘碍卧、食少形瘦、面色无华。脉弦数,口苦舌腻。病位涉及肝、肺、心,病机为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痰热内蕴,心神失养,肺气上逆。
肝气郁结心神失养肺气上逆痰热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自夏迄今时时烘热烦悗,热则汗出如雨,动则惕然而惊,或为掣痛、抽搐,内及肝胆、心脑,胃痛常发,吞吐不便,厥浊宣泄后胀势可衰。脉濡细,属六阴。子夜后汗出衣濡,右半身肌肤麻木,如风状。阳分汗出为甚,阴分汗出较衰,不烦则汗不出,不寐则多汗。太冲脉衰少之年,汛停四月,舌苔浊腻,腑气三日未行。中医病名属自汗,证型属肝郁气滞、阴虚阳浮,病因病机为冲任脉衰、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肝郁化火。望诊见舌苔浊腻,闻诊未提,问诊见烘热、烦悗、惊惕、抽搐、胃痛、吞吐不利、汗出、经停,切诊见脉濡细。
自汗肝郁心肾不交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张某,女,52岁。胸憋、气紧,胸闷。胸痹。心气阴虚兼血瘀。面色淡,舌澹苔白,脉结代。
胸痹心气阴虚血瘀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失眠15年余,起病于25岁,进行性加重。症状包括胆怯易惊、多梦易醒、身体疲惫、彻夜难眠、兴奋或言语稍多则失眠加重。近期伴有肢体乏力、头晕头蒙、胃脘不适、饥饿感。平素工作紧张、劳累,精神抑郁,喜嗜辛辣,口干喜饮,大便干燥,溲偏黄。舌体稍胖、舌质暗、边有齿痕、舌时有麻感、苔薄白少津。脉沉弦而尺弱。中医诊断为失眠,证属胆经郁热、痰浊内扰。
失眠胆经郁热痰浊内扰肝郁
查看详情 →
47岁女性,主诉胃纳衰惫、心悸、眩晕、脘胁疼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虚损,证型五脏虚损,气血两伤,病机积虚成损,上损及下。望诊苔色褐不华,闻诊声音低微,问诊神萎不振,切诊脉细弱无力。
虚损气血两伤脾胃虚损心血不足
查看详情 →
男61岁,主诉夜寐不酣、多梦纷纭、肢惕、头目欠清、耳中鸣响、食欲不振、大便先硬后溏。中医病名属失眠、眩晕,证型为肝肾阴虚、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政务劳神、心气失养、脑海欠静。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夜寐不酣、多梦、食欲不振、大便异常,切诊见脉来曾见歇止及数疾,后转为濡弦、濡缓。
心气失养肾精亏虚脾虚湿阻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呃逆频作1周。主症为呃逆,声音洪亮,伴胸腹胀闷,矢气少作,大便不通5日。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有力。中医病名为呃逆,证型为胃肠积热、胃气上逆。病因病机为胃肠积热,胃气上逆。舌象红苔黄腻,脉弦有力。
呃逆胃肠积热胃气上逆肝气不疏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主诉肝功能异常,携带乙肝病毒,失眠多梦,便溏。中医病名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证型肝郁脾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失眠多梦、便溏、肝功能异常及乙肝携带,切诊未提及。
慢性肝炎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肺结核病史1年,近月来不寐,严重时彻夜不寐,伴左胸痛、干咳、盗汗、大便干结。舌质稍红、苔薄黄,脉虚右脉兼弦。证属心肾不交,心火乘金。
肺结核心肾不交心火乘金失眠
查看详情 →
47岁,面色萎黄,心悸怔忡,心前区疼痛,高血压史。心肾两虚,阴虚火旺,瘀阻心络。舌质有瘀斑,尖红,脉细,精神疲乏,夜寐不安。
心肌缺血心肾两虚阴虚火旺瘀阻心络
查看详情 →
头晕七日,痉厥,大便一周未下,神气乍清乍昏,语言忽乱忽静,寐不宁恬,身不甚热,痉时频多汁泄,左脉弦动,尺部敛静,右脉柔软,关部滑实,舌质净白。中医病名:眩晕、痉厥。证型:肝阳上亢、风痰内阻。病因病机:六淫暑湿外袭,七情气火内起,饮食积滞酿痰,阻遏升降之机,真阴先虚,真阳鼓动。望诊:舌质净白,舌苔润泽,舌苔中间渐灰,根部润白,舌苔状如烟熏,舌苔黑如烟薰,舌苔灰腻。闻诊:无明显描述。问诊:头晕、痉厥、大便不通、中脘嘈杂、身热如潮、肝阳炽升、头晕肢掣、口觉苦腻。切诊:左脉弦动、弦细,右脉柔软、沉带滑、沉细。
头晕痉厥大便不通舌苔灰腻
查看详情 →
女性,40岁,主诉心悸、气短、胸闷、憋气、咳嗽、咯血、下肢水肿,病程8年,近一个月加重。舌质胖暗苔白,脉细弱结代,心律不齐,心尖部双期杂音,心房颤动,T波改变。中医病名属心悸,证型为心气虚、心阴耗损、心阳不足,病因病机为心气虚致肺脾肾俱虚,脾失健运,血瘀肺络。
风湿性心脏病心气虚心阴虚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主诉易感冒,突发昏厥,大汗淋漓,片刻苏醒,面色少华,精神不振,纳少。中医诊断心气不足,大汗伤阳,脾运不健,生化乏源。面色少华,舌澹苔灰白腻,脉搏不整。
心肌炎心气不足脾肾阳虚汗出淋漓
查看详情 →
患者75岁,男性。主诉排便困难10年余。主要症状包括大便排出困难、短细状、便意频、腹胀、头晕、头内侧针刺性疼痛、怕冷、汗出、嗳气、口苦、打喷嚏、流清涕、咳嗽、痰白稠、睡眠欠佳、小便淋痛、周身疼痛、右上肢及右脸颊易颤、易急躁、血压高。腹部手术瘢痕可见,上腹正中条索状物叩击痛。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诊断包括便秘、结肠黑变病、胃炎、胆囊炎、高血压病。病机涉及脾虚肠燥,气血不足。
便秘结肠黑病变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女性。主诉胸闷,偶有左胸前绞痛,口苦,便秘。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胸痹,证型心胆虚怯,痰浊内扰。舌红,苔黄腻,脉细数。舌红,苔薄黄而少,脉细数。舌红,苔薄黄,脉细略数。病机为痰浊内扰,气虚。
胸痹痰浊内扰心胆虚怯
查看详情 →
患者12岁,女性。主诉双目视力障碍,病程半年。中医病名为青盲,证型为风火燔灼、肝肾耗损。病因病机为风火燔灼,神明受扰,肝肾耗损,目失濡养。望诊双目外观正常,眼底视乳头色泽苍白,边界模糊,血管变细,黄斑光反射消失。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昏、全身颤抖、健忘、神志欠清。切诊脉象细弦。
青盲肝风内动肝阴虚亏风火上炎
查看详情 →
经行衄血 胸胁作胀 夜寐欠安 肝气郁结 血热气逆 肝经郁火 阴虚肺燥 面色萎黄 舌红苔薄 黄腻 脉弦细 心血不足
经行吐衄肝郁化火血热气逆心血不足
查看详情 →
高某,男,72岁。胸闷、心前区疼痛,甚则晕厥,伴头晕反复发作1年余。胸痹,证属气阴不足,阳气虚损。症见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头晕微痛,面色皖白。舌质淡红而嫩,苔少,脉沉细。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4小时心电图心率34~46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
胸痹气阴两虚阳气虚损
查看详情 →
女,41岁,心悸气短,脉律不齐,心慌气急,头昏肢软,睡眠不好,食纳较差,小便较少,下肢踝部水肿,舌晦暗,舌面有薄白腻苔,脉细促,中医诊断心悸,胸痹,病机为气虚血瘀。
病毒性心肌炎心悸胸痹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女,46岁,心悸半月余,面色皖白,神疲乏力,善太息,气短懒言,饮食后腹胀,大便溏薄,午后两脚肿胀。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结代。中医诊断为心悸(心脾两亏)。
心悸心脾两亏气血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