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自夏迄今时时烘热烦悗,热则汗出如雨,动则惕然而惊,或为掣痛、抽搐,内及肝胆、心脑,胃痛常发,吞吐不便,厥浊宣泄后胀势可衰。脉濡细,属六阴。子夜后汗出衣濡,右半身肌肤麻木,如风状。阳分汗出为甚,阴分汗出较衰,不烦则汗不出,不寐则多汗。太冲脉衰少之年,汛停四月,舌苔浊腻,腑气三日未行。中医病名属自汗,证型属肝郁气滞、阴虚阳浮,病因病机为冲任脉衰、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肝郁化火。望诊见舌苔浊腻,闻诊未提,问诊见烘热、烦悗、惊惕、抽搐、胃痛、吞吐不利、汗出、经停,切诊见脉濡细。
自汗肝郁心肾不交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56岁 女 耳鸣 间断发作1年,加重1个月余 耳鸣如蝉 夜间尤甚 心烦 健忘 失眠 入睡困难 多梦 舌质红 苔少 脉细数 耳鸣 肾精不足 心肾不交证
耳鸣肾精不足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70岁男性,胸痛伴胸闷、心内烧热、口苦咽干、喜冷饮、手足心汗出,病程未明确。舌质红、苔薄白,舌下瘀点多,脉数大。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属少阴阴虚,阴维无贮,痰气痹塞上焦。主诉为胸闷怔忡,病因为家事烦劳诱发。
胸痹肾阴虚痰气痹阻
查看详情 →
女,72岁,盗汗潮热半年余,烦躁不安,面红,潮热汗出,夜寐汗多,口干口苦。舌尖红,苔薄黄,脉弦细。证属阴虚火旺,心神被扰。
阴虚火旺心神被扰五心烦热口干低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梦多、烦躁焦虑、潮热汗出、五心烦热、腰酸困、易疲劳、纳食欠佳、四肢拘胀、双下肢轻度浮肿、失眠、头晕加重、腰部酸胀。中医诊断为肾阴亏虚,阴阳失调。望诊见面色略潮红,舌红少苔。闻诊无特殊。问诊见情绪急躁,病程较长。切诊见脉细数。
肾阴虚阴阳失调烦躁焦虑失眠
查看详情 →
陈某,男,32岁。胸痛、胸闷、气短、全身乏力4年余,加重4天。舌红质黯,舌下络脉瘀滞,苔白腻,脉弦滑,左尺无力。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气滞血瘀、心脉痹阻。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瘀阻心脉,致胸痛、胸闷、气短,血不养心故寐差、多梦。
胸痹气滞血瘀心脉痹阻心血不足
查看详情 →
男61岁,主诉夜寐不酣、多梦纷纭、肢惕、头目欠清、耳中鸣响、食欲不振、大便先硬后溏。中医病名属失眠、眩晕,证型为肝肾阴虚、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政务劳神、心气失养、脑海欠静。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夜寐不酣、多梦、食欲不振、大便异常,切诊见脉来曾见歇止及数疾,后转为濡弦、濡缓。
心气失养肾精亏虚脾虚湿阻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男性。主诉大便秘结2月。主要症状包括大便秘结、胃脘痞满、纳少、倦怠、手指阵发性麻木、头昏涨、纳差、口渴不欲饮。病程2月。中医病名为便秘(习惯性便秘),证型为肠胃积热。病因病机为肠胃积热,导致腑气不通,浊气上泛,气机阻滞,肢体麻木,胃功能受影响。望诊见舌质红,舌苔黄腻,舌系带粗大青暗。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包括症状描述及既往习惯性便秘、颈椎病病史。切诊见脉弦滑。
习惯性便秘肠胃积热气机阻滞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阵发性胸闷、胸痛伴气短、乏力3年余,加重7天。胸痛牵及左肩臂,伴胸闷、憋气、心悸、神倦乏力、多汗、少语懒言、面色皖白、睡眠欠佳、多梦。舌暗红,边有齿痕,舌下络脉轻度瘀滞,苔薄白,脉弦细弱。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属心气不足、血络阻滞,病因病机为年老体衰、劳役过度、心气耗伤、血瘀脉络。
胸痹心气不足血瘀痰浊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主诉易感冒,突发昏厥,大汗淋漓,片刻苏醒,面色少华,精神不振,纳少。中医诊断心气不足,大汗伤阳,脾运不健,生化乏源。面色少华,舌澹苔灰白腻,脉搏不整。
心肌炎心气不足脾肾阳虚汗出淋漓
查看详情 →
50岁男,胃痛两月不廖,胃中灼痛,口中辛辣,大解偏燥,小便稍赤。舌赤无苔,脉细数微弦。诊断为胃津被劫,络脉失润,病因病机为阴虚则火旺。
胃津被劫胃络失润胃中灼痛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1岁。主诉失眠10年,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睡后易醒、梦多。伴胸闷、气短、神疲乏力、目涩、手足心热、易紧张、汗多、畏冷、便溏、脐周痛。舌澹,苔白。中医诊断不寐,证属肝郁脾虚。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虚失运,肝阴不足,卫气营阴失调。
失眠肝郁脾虚脾虚肝旺脐周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胸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1个月伴气促。胸痹,瘀血内阻,闭阻心阳。舌紫,苔中剥,脉沉细。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精神萎软,动则喘甚,心中悸动。
冠心病胸痹气虚血瘀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疲乏无力1月余。刻下症见疲乏无力,腰酸背痛,失眠多梦,大便稍干,小便泡沫较多,双下肢午后浮肿。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虚劳,属脾肾两虚,固摄失职。病程1月余。面色正常,舌象红,苔薄白,脉沉细。症状包括疲乏无力、腰酸背痛、失眠多梦、大便干、小便泡沫多、下肢浮肿。病机为脾肾两虚,固摄失职。
虚劳脾肾两虚固摄失职蛋白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为头疼头晕、心悸气短、胸闷憋气、左心前区疼痛、喜太息。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心痛,证型为阴虚阳亢,气郁血脉失畅。舌象淡红苔薄白,脉象六脉沉弦细。双颧红赤,入睡困难,不思饮食,大便难下。
心痛阴虚阳亢气郁血虚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包括病毒性心肌炎、胸背闷痛、呼吸困难、心动悸、头晕、失眠、喉间灼热。舌质红,脉细弱。病程反复,病情变化中出现胸闷背痛、心悸、失眠等症状,舌边稍有齿痕,脉仍细弱。
病毒性心肌炎心阳不足心悸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腰痛腿痛、失眠眼花、头晕耳鸣、性情急躁、饮食不好、头发易落。脉象浮大,舌象红少苔。中医诊断为肝肾阴亏,虚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肾阴亏,阴虚则阳亢,肝横侮脾。望诊见舌红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失眠、头晕、耳鸣、性情急躁、饮食不佳、落发,切诊脉象浮大。
腰痛腿痛失眠眼花头晕耳鸣
查看详情 →
经行衄血 胸胁作胀 夜寐欠安 肝气郁结 血热气逆 肝经郁火 阴虚肺燥 面色萎黄 舌红苔薄 黄腻 脉弦细 心血不足
经行吐衄肝郁化火血热气逆心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主诉心慌、手颤、汗多、口干、颈项微胀、月经不调。病程一年。中医病名瘿气,证型肝郁气结,化火损阴,火结痰瘀。脉象弦细,舌象暗红,苔薄黄。两目不突出,两手微颤动,颈部微粗大,无明显隆起。
甲状腺机能亢进瘿气肝郁气结化火伤阴
查看详情 →
女,30岁。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每次经行10~15天方净。月经周期尚正常。经前腰痛,经行时下腹痛,经前大便稀溏,白带多、色黄,头昏,经前胸闷、心慌,食纳不佳,食腥欲呕,睡眠不好,口干不欲饮。舌质澹,苔薄舌根部稍浊。脉虚数。心、脾、肾三脏俱虚。脾虚统摄无权,肾虚精失所藏,精血不足,阴虚于下,心肾不交,心神失养。脾虚升降失司,浊气在上则生膜胀。
月经过多脾虚失运肾气不足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