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男性,主诉头晕、头痛、项强、目胀、冒金花、小便不利。病程近20天。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属寒邪凝滞,血脉收引,血行瘀滞。望诊见舌澹暗,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血压持续升高,下蹲时右下肢痛且软,切诊脉沉拘紧有力。
脑梗后遗症高血压寒凝血脉脉弦紧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心慌心悸,虚烦不寐。病程半年,间有发作。刻下症状包括心慌心悸、神疲气短、面色苍白、失眠多梦、心烦盗汗、口干舌燥、舌光少苔、脉结代。中医病名心悸,证型阴血不足,阳气虚弱。病因病机为阴血不足,阳气虚弱。望诊面色苍白,舌光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心慌心悸、虚烦不寐、神疲气短、失眠多梦、心烦盗汗、口干舌燥。切诊脉结代。
心悸阴血不足阳气虚弱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腹痛3天。腹痛急起,剧烈拘急,得温痛减,遇寒尤甚,恶寒身蜷,手足不温,小便清长,大便稀,日4~5次,苔薄白,脉沉紧。痛苦面容,腹软,脐旁压痛,叩诊鼓音。中医诊断腹痛,证属寒邪内阻。面色苍白,舌苔薄白,脉沉紧。
腹痛寒邪内阻肾阳虚衰阳虚寒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7岁,男性。胃痛3年,反复发作,伴呕吐、泛酸呃逆、痛剧汗出、喜按恶凉,近3周症状加重,每日仅进米汤,二三日一行大便,曾有黑便,尿少,头沉无力,心悸气短,烦躁易怒。面容枯黄消瘦,舌淡无华,肤凉,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脾虚气弱,中州虚寒,营卫失调。
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脾虚气弱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男性。主诉间断性胸痛半月,伴嗳气1年。胸痛行走数十步即发,服硝酸异山梨醇酯可缓解,天突处噎塞,夜间嗳气3小时,夜寐不安,下肢冰冷,面色黧黑,舌暗,脉沉而涩。中医诊断胸痹心痛,嗳气。证属阳虚寒凝,血行瘀滞。望诊面色黧黑,舌暗。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痛、嗳气、夜寐不安、下肢冰冷。切诊脉沉而涩滞。
胸痹心痛阳虚寒凝血行瘀滞下肢冰冷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关节游走性肿痛一月,下肢红肿热痛加剧,行走不利,寒热,低热汗多,口干胸闷心悸,舌边尖红苔薄,脉细数。风湿热交阻,风湿偏重,风湿热郁蒸关节,有内传心脏之象,风湿热得减,心火未平,心火下泄,舌碎痛得减,热势已减,风湿已清,阴血不足,胸痹气滞,阴虚之质,风湿热久稽日渐清化。面色未提及,舌象见薄白、边尖红、淡苔薄、舌质红润,脉象细数、细。
风湿热关节肿痛心火未平舌碎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发热、头痛、项强、呕吐不食、心烦不能眠、谵语妄言、口干、大便四日未解。舌苔外白中黄,脉浮紧。辨证为表证未解,瘀热互结型热入血室。
热入血室瘀热互结表证未解大便干燥
查看详情 →
1岁男童,反复腹泻3月,加重伴腹胀、纳呆4天,发热、精神萎靡1天。腹泻粪质稀薄,水样,夹未消化肉食,日泻10~12次,夜泻3~4次,肛周潮红。舌澹红,苔白厚腻,指纹浮红,气关。体温38.6℃,心率128次/分,呼吸32次/分,身热肢凉,腹满肠鸣,嗳气拒食。辨证属脾胃虚寒,食郁化热,兼轻度失水。
脾胃虚寒食郁化热轻度失水腹泻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胃痛五六年,近半年加重。消瘦,面色萎暗,舌苔根部白,胃痛喜按,得热减轻,脘部发堵,腹部发胀,精神不振,乏力,食欲不振。右手脉细弦,左手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所致胃脘痛,兼有虚寒。舌苔根部白,脉细弦、沉细。
胃脘痛气滞血瘀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男性。主诉反复气喘6年,再发加重1天。气喘日久不愈,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下肢跗肿,形体瘦弱,神色疲惫,汗出肢冷,精神、饮食较差。舌质澹,苔白,脉沉弱。中医病名肾虚不纳证,证型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肺肾俱虚,肾失摄纳,肾阳虚不能蒸腾气化,水湿内停。望诊见神色疲惫,舌质澹,苔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气喘、下肢水肿、形体瘦弱、汗出肢冷、精神饮食差。切诊见脉沉弱。
肾虚不纳肺肾俱虚肾阳虚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沈某,57岁,咳嗽痰多,遇寒而作,气短而促,脘胁时闷,作剧则见眩晕,苔澹,脉迟。中医病名属痰饮,证型为寒饮内伏。望诊见苔澹,切诊脉迟。病机为寒饮内伏,脾弱不输,水饮上凌,胸阳被蔽。
咳嗽痰多痰饮内伏气短而促胸胁支满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1岁,男性。主诉咳喘10余年,冬寒常发,近3年喘不得卧,口唇紫绀,反复浮肿。舌紫苔白,舌下瘀斑显露。脉沉细涩。中医辨证为肺肾心阳虚,兼饮停血瘀证。病机为肺肾心同病,心肾阳虚,水饮瘀阻。
肺心病心肾阳虚饮停血瘀咳喘
查看详情 →
男,34岁。主诉下半身发凉,阴部凉冷如冰,寒食凉益甚,病发1年余,阴茎阴囊内缩,性欲澹漠,腰酸腿重,大便溏泻。舌澹红而暗,苔白腻。脉弦紧。证属寒湿凝滞肝肾经脉,阳气受损,宗筋失于温煦。
寒湿凝滞肝肾经脉阳气受损阴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1岁,男性。主诉胃脘疼痛伴腹泻1年余。症状包括空腹及受凉、进食生冷后胃脘痛加剧,得暖食可缓,大便溏薄,每日3~5次。舌质红,舌前部少苔,舌根黄腻。脉细弦。辨证为胃阴脾阳亏虚,湿热络阻。胃镜检查示疣状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痛泄泻脾阳虚胃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2月前突然抽搐,两眼直视,吐涎沫,每隔1至2日或3至4日发作一次。中医病名痫证,证型肝胆痰热动风阻窍。病因病机肝火痰热动风。望诊舌苔白腻。闻诊未提。问诊主诉抽搐、吐涎沫。切诊脉弦滑。
痫证肝火痰热动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女性。主诉鼻窦炎、鼻息肉术后自汗,汗出不断。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颜面萎黄,畏寒,纳逊痞胀,大便时干时溏。舌质澹紫,苔澹黄腻,脉细滑。中医诊断脾阳亏虚,湿浊中阻。
鼻窦炎术后漏汗脾阳亏虚湿浊中阻形体消瘦
查看详情 →
女,53岁,头晕目眩反复发作,恶心呕吐,不能站立,2~3日发作1次。眩晕,风痰上扰,虚瘀交加。面色苍白,舌苔白腻,脉弦滑。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站立欲倒,病程反复。
眩晕肾精不足引阳上亢虚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胃脘部胀痛,有饥饿感,食后缓解,嗜食生冷之物出现恶心。舌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肝盛。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胃失和。面色正常,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问诊提示饮食习惯异常,病程较长。
胃痛饥思肝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女性。主诉发作性头痛1年。头痛特点为头顶痛,两侧太阳穴胀痛,按压后稍缓解,头皮有触痛。发作频率每月1~2次,诱因为感冒吹风。伴随症状包括纳差、挑食、四肢不温、轻度头晕。既往有眩晕病史40年,诊断为梅尼埃病、椎基底供血不足、偏头痛。中医诊断为头痛,辨证为风痰阻络证。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描述与病史,切诊未提及。
头痛风痰阻络眩晕四肢不温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支气管哮喘10余年,因气候变化诱发。咳嗽频作,咳痰清稀,呼吸急促,喉中有痰鸣音,恶风怕冷,心慌气短,动则乏力,胸膈满闷。舌体胖大,苔薄白而润,脉浮细。中医诊断为哮病,证属外感风寒,寒饮内停,病机为肺失宣降,痰饮内阻,气机闭阻。
支气管哮喘肺肾两虚风寒外袭痰饮内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