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2岁,男性,自汗3年,活动及进餐时尤甚。汗出清冷如珠,背部畏寒,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证属饮邪阻肺,宣发失常,营卫失调,汗孔开合失司。
自汗饮邪阻肺营卫失调肺失宣发
查看详情 →
24岁男性,腹部胀满,脐周疼痛拒按,发热,便秘,口燥唇焦。舌红苔黄燥,脉弦数。腹腔瘀血发热,腑气不通。
创伤性腹膜炎肠系膜血肿瘀血发热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左腿麻木不适,走路时加重,病程1年。中医病名痹证,证型肝肾亏虚,气血失调。病因病机为肾气亏虚,肝郁表现。舌质红、苔白,脉弦稍数寸浮。
左腿麻木肝肾亏虚气血失调腰椎间盘突出
查看详情 →
70岁男性,疲乏、头重、腰困、夜尿多、尿中泡沫、怕冷、有汗、眼干、见风流泪、双下肢轻微浮肿。消渴,脾肾两虚,痰瘀阻滞。面色晦暗,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血压160/80mmHg,空腹血糖7.3mmol/L,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100mg/L。
消渴脾肾两虚痰瘀阻滞糖尿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1岁,男性。主诉为发热、两腮肿痛、恶心欲吐、纳差。病程三日。中医病名为痄腮、水逆证。证型为水饮内停、瘟毒上结。面色㿠白,两腮肿痛,呕吐物为水液,吐后渴饮,水入复吐,睾丸水肿,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滑数。
痄腮水逆证瘟毒上结水饮内停
查看详情 →
女,27岁,主诉自然流产术后腰酸、盗汗、往来寒热,病程较短。中医病名产后病,证型肾虚型,病因病机为肾虚。望诊舌淡,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腰酸、盗汗、寒热往来。切诊脉虚细。
自然流产肾虚型产后病腰酸盗汗
查看详情 →
女,33岁,心悸间断发作近5个月,月经量逐渐减少,心悸于月经来前明显,伴胸闷不舒、头晕失眠、倦怠乏力。舌质黯、苔白,脉弦细而结。中医诊断心悸,证属心气不足,兼心血瘀阻。望诊见舌质黯,舌苔白;闻诊未提;问诊见心悸、胸闷、头晕、失眠、倦怠、月经量少;切诊见脉弦细而结。
心悸心气不足心血瘀阻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21岁男性,右胸胀痛,发热不恶寒,口干咽燥不思饮,纳差,大便溏热不爽,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右寸沉关滑,余细缓。证属喉蛾余毒入肺,血瘀肉腐为痈。右肺脓肿伴脓胸。面色晦暗,舌红苔黄腻,脉右沉关滑,余细缓。胸痛,发热,咳脓血痰,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高,胸透提示肺下叶透光区伴液平。
肺痈血瘀热毒阴虚
查看详情 →
女性,40岁,主诉心悸、气短、胸闷、憋气、咳嗽、咯血、下肢水肿,病程8年,近一个月加重。舌质胖暗苔白,脉细弱结代,心律不齐,心尖部双期杂音,心房颤动,T波改变。中医病名属心悸,证型为心气虚、心阴耗损、心阳不足,病因病机为心气虚致肺脾肾俱虚,脾失健运,血瘀肺络。
风湿性心脏病心气虚心阴虚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悸反复发作年余,加重伴晕厥5天。舌质暗有瘀斑,脉迟结代。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兼心阳不振。病程年余,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头晕心悸、短气懒言、身倦乏力、四肢麻木。心电图示窦房Ⅱ度传导阻滞,窦性停搏,阿托品试验阳性。
病窦综合征气虚血瘀心阳不振胸闷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轻度浮肿、尿频、腰困、头晕。病程一年。中医病名慢性肾炎。证型脾肾阳虚,湿热下注。望诊舌质红,苔微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浮肿、尿频、腰困、头晕。切诊脉弦滑数,尺脉弱。尿常规示尿蛋白(+),潜血(+++)。
慢性肾炎脾肾阳虚湿热下注尿蛋白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产后十余日,恶露已净,因洗澡受凉致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身痛无汗。舌质澹,苔薄白,脉象浮紧无力。辨证为正气内虚,风寒外束。
产后发热风寒外束正气内虚
查看详情 →
女性,36岁,素体阴虚。主诉感冒微恶风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头痛。舌象薄白,脉象浮缓,自汗。初诊后出现咳嗽痰中带血,口渴心烦。二诊后咳除血止。中医病名属感冒,证型属外感风寒,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卫阳不固。
感冒阴虚自汗咳嗽
查看详情 →
56岁女性,胸闷、气短、心悸1年,口唇紫暗,活动时加重,腰膝冷痛,小便短少。面色晦暗,双下肢略肿,舌质黯,苔白,脉双尺沉弦。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心阳不足、痰瘀互阻。
胸痹心阳不足痰瘀互阻心衰
查看详情 →
女,63岁,咽部不适半个月,偶有咳嗽,痰少,眼目干涩,视物模糊,情绪差,大便干燥,舌红苔腻,脉弦滑,既往糖尿病,甲状腺右侧叶结节,TI-RADS3类,桥本甲状腺炎,瘿瘤,肝郁化火证,舌红苔腻,脉弦滑
瘿瘤肝郁化火证舌红苔腻脉弦滑
查看详情 →
女,63岁,失眠,心烦,心情差1个月。不寐,肝火夹湿,心胆不宁。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心理状态差,情绪低落,反应变慢,心情不好,无兴趣,易发脾气,不愿与人接触,饮食量少,二便不调,小便短赤,大便粘滞不爽。
不寐肝火心胆不宁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月经期前烦躁1年余,症状包括低热、心烦意乱、脾气暴躁、少腹拘痛、腰痛、胁肋及乳房胀痛、不欲饮食、恶心干呕、大便干燥、失眠、经量时多时少、行经不畅伴血块。舌质暗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脉沉涩。中医病名属痛经,证型为肝郁脾虚,瘀热互结。病机为气机郁滞,血行瘀阻,热入胞宫血分。
痛经肝郁脾虚血瘀
查看详情 →
男,52岁,胃酸、嗳气2个月余,脘腹胀闷,嗳气,纳差,晨起口中黏腻、恶心,口苦,口干不欲多饮,大便粘黏不爽。中医诊断嘈杂,辨证湿热中阻证。面色晦暗,舌苔黄腻,脉滑数。
胃酸嗳气湿热中阻脘腹胀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上眼睑浮肿,双下肢及足背肿胀,腰部刺痛,神疲乏力。舌紫暗,舌下络脉曲张,苔白。脉沉细涩。辨证属正气亏虚,血行不畅,瘀血阻络所致之水肿。
水肿瘀血阻络正气亏虚血行不畅
查看详情 →
女,36岁,头晕、怕光、泛泛欲吐、右侧头痛、眼球疼痛、耳鸣、胃纳减少、肝区痛、手足胀,病程较长。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胃不和,水气为患,后诊断为水饮上泛。舌胖淡嫩少苔,舌胖大,质淡无苔而不光,舌胖较减,苔薄少。脉右手弦软,左脉沉细难寻,右脉细弦,左脉细如发,弦细。
肝胃不和水气为患水饮上泛目眩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