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1岁。眩晕,呃逆,胸胁胀闷,咳痰。舌体胖大苔薄白微腻边有齿印,脉左滑右濡二尺稍弱。中医病名:眩晕。证型:脾虚兼肾虚肝旺、冲脉气逆。病因病机:脾虚湿盛,肾虚失充,冲脉气逆。望诊: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舌象:苔薄白微腻。闻诊:未提及。问诊:眩晕、呃逆、胸胁胀闷、咳痰、食欲减少。切诊:脉左滑右濡二尺稍弱。
眩晕呃逆脾虚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间断胃胀10余年,加重1年余。胃胀、嗳气、纳食欠佳、食后不化、形体瘦、面色萎黄、夜间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夜休差、梦多、大便时干时稀。舌质红,苔黄腻,左脉滑,右脉弦。中医病名胃脘痞,证型肝郁化火,胆热犯胃。望诊面色萎黄,舌质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有胃胀、嗳气、纳差、口干、五心烦热、夜眠差。切诊脉滑、弦。
慢性胃炎肝郁化火痰热犯胃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女性,主诉两手发紧、麻木、厥冷、抽搐、紫绀,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雷诺征。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舌尖红,两侧有白腻苔。闻诊:未提及。问诊:手指遇冷青紫,创面青紫,有分泌物。切诊:两脉细弱。指锤试验:双手置于冷水中指锤变暗、紫绀,中指尤甚。
雷诺氏现象血瘀脉弱舌苔白腻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右手麻木20天,伴头昏一周。右手小鱼际侧麻木,右上肢困重,劳累后加重。腰膝酸困,体力不佳。舌质紫暗,苔黄厚。脉沉弦。颈椎3~6椎体增生,椎间隙狭窄,双侧第五椎间孔缩小变形,颈椎生理曲度变直。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证属气虚血瘀,肾气不足。
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 心悸 胸前区闷胀 头昏 出汗 病程7个月 既往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舌暗红 苔少 脉沉细缓 心血不足 气滞血瘀 心阳已虚 面色皖白 体瘦 舌澹苔薄白 脉沉细迟无力
冠心病心血不足气滞血瘀心阳虚
查看详情 →
女,37岁;四肢活动无力,伴麻木、疼痛4年;痿证;脾气虚弱,血虚络滞;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声音低微;四肢麻木、疼痛,病程4年;脉细弱
痿证脾气虚弱血虚络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主诉糖尿病4年余,尿糖、血糖控制不佳,小便排出不利、分叉,西医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口干喜饮,饥饿多食,大便溏,小便量多,排出困难、分叉。舌红少津,舌边背部有瘀斑,苔黄燥,脉沉。诊断为瘀血内积,肺热壅盛。
糖尿病瘀血内积肺热壅盛
查看详情 →
女,82岁,右下肢及足趾发黑疼痛半年,加重2个月。面色白无华,心悸,精神疲惫,胃纳欠佳,口中秽臭,大便干燥。舌苔中黄质红,脉濡细。消渴脱疽,气血两虚,肝肾不足,瘀毒内停。糖尿病史44年,伴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慢性肾功不全、消化性溃疡、高血脂、脂肪肝、贫血、泌尿系感染、低蛋白血症、心衰。
糖尿病足气血两虚肝肾不足瘀毒内停
查看详情 →
女,49岁。头目眩晕三年,手足麻木一年余。高血压病,中医病名属虚阳。证型为肝肾不足,水不涵木,虚阳上扰。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虚阳上扰清空。舌质澹,苔薄白或薄腻。脉沉细。血压200/108mmHg,高血压性视网膜动脉硬化。
高血压肝肾不足虚阳上扰肾阳虚衰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务农。主诉关节疼痛,恶冷发烧,头痛项强,身疼,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痛痹。病因病机为寒湿痹于筋脉关节肌肉之间,属寒气胜者痛痹。望诊见形体羸瘦,舌淡,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长期务农,沐雨受寒。切诊脉沉紧而弦。
痛痹寒湿脾肾阳虚体羸
查看详情 →
男,50岁,多饮、多尿、乏力伴体重减轻,病程约2年。糖尿病,气阴两伤,燥热入血,瘀血阻络。舌红暗,苔白腻,脉滑数。口渴多饮,燥热汗出,后背痈肿久不愈合,皮肤瘙痒,四肢刺痛,手足发凉,乏力尿频,大便干燥。
糖尿病痈肿阴虚气血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背部麻木如蚁行感3~4年,伴头晕头痛,面色澹白无华,容易疲乏,睡觉后上肢发麻,腰酸痛。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既往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中医诊断痹证,证属气血两虚,肝风夹痰。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督脉痹阻,阴血虚弱,阳亦衰微。
痹证气血两虚肝风夹痰腰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右乳癌术后8个月,放疗28次,化疗4个疗程。右乳时有隐痛,易疲劳,纳眠可,二便调。舌黯,苔白,脉细。中医病名乳岩,证型气虚血瘀。舌黯,苔白,脉细。
乳腺癌气虚血瘀舌黯脉细
查看详情 →
女,42岁,主诉经常咯吐稠痰,质黏色白,自觉痰液梗滞气道。舌苔黄薄腻,脉细滑。辨证为脾虚不健,痰湿上干。
痰湿上干脾虚不健大便不实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男性。双下肢无力迅速加重并波及双上肢,伴轻度胸闷、呼吸困难、呛咳、恶寒无汗、肢冷不温、便溏。脑神经损害,四肢肌力0级,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中医诊断痿证,证型为寒湿痹阻,气血凝滞,阳气窒塞,筋脉失于温煦濡养。面色苍白,舌淡,脉沉迟。
痿证寒湿痹阻气血凝滞阳气窒塞
查看详情 →
17岁男性,遗精、盗汗,病程三四个月。中医病名:遗精。证型:肾虚不固。病因病机:精亏气弱,脾胃不足。望诊: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遗精、盗汗、常外感。切诊:脉缓弱,右关虚大。
遗精肾虚卫阳不固阴精久耗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心慌、气短5年,加重一周。中医诊断心悸,证属心肾阳衰,水气凌心,气虚血瘀。面色晦暗,口唇发绀,两颧暗红,双下肢浮肿,舌质紫暗,脉细弱。心界扩大,心率不齐,心尖部可闻及Ⅲ级双期杂音。伴有呼吸困难、咳白黏泡沫痰、腹胀、纳差、尿少。心电图示异位心律、心房纤颤、频发室性期前收缩。B超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二尖瓣前叶脱垂。
心衰心肾阳衰气虚血瘀水气凌心
查看详情 →
54岁,间断乏力4年余,加重伴肉眼血尿7天,尿液溷浊,腰痛,怕冷,左侧肢体活动不利,纳差。尿血,多囊肾出血。面色晦暗,舌质暗紫色,苔薄,脉沉弱无力。尿常规提示红细胞增多,血尿定位为均一型,泌尿系统彩超提示多囊肾改变,双肾内小结石可能。
多囊肾出血瘀血阻络下焦瘀阻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男,57岁,乙型肝炎病史27年,肝硬化4年,身体消瘦乏力,面色晦暗,巩膜黄染,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小便深黄,低热,舌质红,苔白滑,脉弦滑稍数,总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升高,B超示肝弥漫性改变,脾厚,有少量腹水,辨证为肝胆气郁,湿热蕴藉,湿重于热,脾胃湿热所困,运化受阻。二诊仍腹胀,舌质红,苔白滑,脉沉弦滑,总胆红素仍高,B超示脾厚,辨证为肝胆气郁,湿热蕴藉,湿重于热,脾大便泄泻,小便色黄量少,口干口苦。三诊腹胀减轻,黄疸消退,舌苔转薄,脉沉弦,辨证为湿热中阻,脾胃升降失调,木郁土壅。四诊黄疸消退,体力恢复,舌红苔薄,脉沉而有力,辨证为服大量清热解毒药伤及脾阳。
肝硬化湿热蕴藉脾大便泄脾胃升降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关节肿痛变形僵化2年余,加重3个月。四肢大小关节肿大变形,局部怕热酸胀烧灼感,伴发凉、言语无力、气短倦怠、眩晕耳鸣、咽干口燥、尿黄、月经量少色黑。舌质正常,舌苔薄白。脉沉细数,尺脉弱,趺阳、太冲、太溪脉均沉细弱。面色皖白,皮肤脱屑,极度消瘦。辨证为尪痹,病机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肾虚标热轻证。
尪痹肾虚肝肾不足气血双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