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3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胸闷、气短、疲劳、动易汗出、胸痛、项强、手麻、耳鸣。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舌淡红,苔薄腻。脉细。
胸痹气虚痰阻脉细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慢性肠炎病程4-5年,反复发作,形体消瘦。主要症状为腹痛、肛坠、大便夹红白黏胨。舌苔薄黄,脉沉弦或沉细。中医诊断为慢性肠炎,辨证为肝脾两伤、肠腑湿热、中虚气滞、肝胃不和、感受外寒、脾虚夹湿、脾肾两伤、肠胃积蕴未尽。病机涉及湿热、气滞、寒邪、脾虚、肾虚。
慢性肠炎肝脾两伤脾虚气滞肠胃不和
查看详情 →
女,58岁,阵发性胸痛5天,病程5天。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寒邪凝滞。主症为胸痛气紧,伴心悸、恶心呕吐、泛吐清涎。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白,脉弦细紧而迟。病史有1月前感冒,近3周治疗后缓解。
胸痹寒邪凝滞心阳不足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1岁,男性。主要症状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出现舞蹈样动作,步态不稳,眨眼,挤眉弄眼。面色青暗不泽,舌象紫,脉弦。辨证为内风外风交炽为患。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
小舞蹈病肝阳上亢风动痰阻
查看详情 →
陈某,男,66岁。咳嗽频作,咳白色泡沫稀痰,喉间痰鸣,喘憋难以平卧,颜面及下肢微浮肿,形寒肢冷,面色黯,舌质暗红带紫,舌苔白厚腻,脉浮弦滑,左寸虚细,右寸弦滑细,左关弦滑。中医病名属咳喘,证型为阳虚瘀滞,寒饮伏肺,外感风寒引发。病因病机为阳虚瘀滞,寒饮伏肺,外感风寒。望诊见面色黯,舌质暗红带紫,舌苔白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咳喘、痰多、浮肿、形寒肢冷。切诊见脉浮弦滑,左寸虚细,右寸弦滑细,左关弦滑。
咳喘症肺源性心脏病阳虚瘀滞寒饮伏肺
查看详情 →
李某,女,26岁。主诉关节酸痛,晨起一身酸痛无力,心慌,怕冷肢清。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痹证。证型阳气衰微,阴寒用事,阴寒尤甚,瘀阻伤痛,风湿邪气走窜经络。舌边有齿痕,苔薄,脉濡细数,脉细,舌根薄黄腻,舌边尖红,有齿痕。脉细,脉数。
痹证阳气衰微阴寒用事瘀阻伤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女性。主诉腹部胀满如鼓1年余。病史包括血吸虫病50余年,血吸虫肝病,肝硬化3年,腹水难消。腹部胀满如鼓,牵引两胁胀痛,畏寒肢冷,倦怠乏力,纳呆,小便量少,大便溏。舌质淡嫩,苔白滑,脉沉细。中医诊断臌胀。证型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夹瘀浊证。舌象舌质淡嫩,苔白滑。脉象脉沉细。
臌胀脾肾阳虚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主诉心悸伴胸闷憋气6周,精神憔悴,面色胱白,咳喘不足以息,夜间不能平卧,双下肢微肿,纳差,夜寐欠安。舌红苔薄黄,脉沉而细涩。中医诊断心悸,证属心阳不振,水饮内停,络脉瘀阻。既往风心病史30余年,牛皮癣病史10余年。
心悸心阳不振水饮内停络脉瘀阻
查看详情 →
26岁男性,哮喘反复发作6年余,受寒后咳嗽痰白而稠,鼻塞胸闷,喘息憋闷不能平卧,张口抬肩,端坐呼吸,冷汗淋漓,口渴思饮,口唇指甲青紫,四肢凉,两肺满布哮鸣音,舌质红暗,舌苔白腻,脉浮弦滑。证属寒饮伏肺,阻遏气道,肺失肃降,郁而化热。
哮喘寒饮伏肺肺失肃降郁而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怀孕二月,跌仆伤胎,半产,产后崩血过多,腹痛,自汗,目昏眩冒,两耳失聪,自语郑声。脉弱,舌澹。元气大亏,血海空虚,脑失所养而致血虚晕厥。崩血未止,头目眩晕,两耳失聪,烦躁不宁,少腹悠痛,头汗自出,四肢微厥。脉弱,舌润。伏痰上蒙,昏狂不宁,烦躁目赤。脉软,舌质澹红,苔薄。脉软,舌红。胃苏,神清,腹痛,胸痹,畏寒。脉来缓,舌澹红,苔薄黄。腹痛已止,胃气亦展,肢酸,盗汗。脉缓,舌澹红。
产后崩漏血虚晕厥元气大亏血海空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反复心悸2年,再发加重3小时。形寒肢冷,畏寒喜温。舌质澹,苔薄白。脉结代。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180/100mmHg,心率87次/分,律不整。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三联律),左房负荷过重,ST-T段改变,左室肥厚劳损。中医诊断为心悸病,辨证为心阳不振。
心悸病心阳不振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上腹灼痛,空腹时加剧,伴嗳气泛酸,病程自20岁起,反复发作。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脾寒胃弱、中阳不足。证属脾寒胃弱,中阳不足。症状包括上腹隐痛、脘部觉凉、喜温喜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欠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细。体征显示轻度贫血貌,上腹部压痛,大便潜血阳性。X线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脘痛脾寒胃弱中阳不足四肢欠温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经前头痛,伴月经后期、量少6月余。月经40余日未潮,经行不畅,量少色暗,伴胸闷、乳房胀痛、时叹息。舌质暗,苔白,脉弦涩。中医诊断为经行头痛,证型为瘀血阻络型。望诊见舌质暗,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月经异常、胸闷、乳房胀痛、时叹息。切诊见脉弦涩。
经行头痛气滞血瘀月经后期量少色暗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主诉多次自然流产,病程10余年。中医诊断为肾虚肝郁,瘀热互结。面色皖白,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细软。带下色黄秽臭,经行量少色黯,小腹坠胀。情绪抑郁焦虑,大便干。病机为肾虚肝郁,瘀热互结,正虚邪实。
滑胎史肾虚肝郁瘀热互结正虚邪实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主诉口干口渴、双目干涩,病程7年,伴关节痛。舌淡红、苔白厚、欠津,脉沉弦细。中医诊断燥痹,证属肾虚湿热。病机为肾虚湿热,痹阻脉道,骨质受损,湿热内阻,津液不能上承。
干燥综合征肾虚湿热证关节痛口干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左侧肢体不遂1年余,左下肢软弱无力、发凉,活动后疲劳,病侧上下肢浮肿,大便溏,小便时有热痛,纳呆,口不渴。舌质暗澹,苔薄白,脉弦涩。辨证为气虚血瘀,络阻水停。脑梗死病史。
脑梗死气虚血瘀肢体不遂肌力减退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恶寒发热,胁痛,恶心呕吐。病程自1975年10月25日起。中医诊断为急性肝炎、胆囊炎。病因病机为伏邪夹湿,蕴于肝胆之间,欲化热而未透。望诊未见明显异常。闻诊未见异常。问诊提示恶寒发热,胁痛,恶心呕吐。切诊示心率104次/min,肝肋下1.5cm,胆囊区压痛,墨菲征阳性,上腹正中有压痛,胆囊区饱满。脉象未提及。
急性肝炎胆囊炎伏邪夹湿湿浊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78岁,男性。心悸胸闷、眩晕、尿少、下肢水肿、胃脘痞满欲呕、形寒肢冷。舌澹,苔白腻,脉弦滑。中医病名:水气凌心。证型:脾肾阳虚,痰饮内停,心阳被遏。病因病机:素体虚弱,脾肾阳虚,津液输布失常,停痰伏饮积于胸中,阻遏心阳。望诊:舌澹,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心悸胸闷、眩晕、尿少、下肢水肿、胃脘痞满欲呕、形寒肢冷。切诊:脉弦滑。
水气凌心脾肾阳虚心阳不足痰饮内停
查看详情 →
28岁,小腹部疼痛2年,腰困体倦,白带量多色黄,经期小腹痛加重,血块多色暗,月经周期正常。左侧附件增厚压痛,血WBC升高,盆腔B超提示盆腔炎,舌质暗苔薄,脉沉细。中医诊断腹痛,冲任瘀血证。
冲任瘀血证腹痛腰困体倦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为药流后生气致闭经,经期21天一至,量少色澹,杂有血丝,腹冷,易倦,经前疲倦,乳胀痛,急躁,面部痤疮。舌稍红,苔薄黄,脉沉缓。辨证为寒郁下焦,迫热上扰。
闭经宫寒肾精不足冲任亏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