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某,女,65岁。头晕头胀数月,伴目胀痛,口鼻干,困倦难眠,皮下瘀斑,手足冷,二便可。舌暗苔白,脉细弦。中医诊断头晕,辨证气滞血瘀,脉道瘀阻。望诊舌暗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头晕头胀、目胀痛、口鼻干、困倦难眠、皮下瘀斑、手足冷,切诊脉细弦。
头晕气滞血瘀脉道瘀阻舌暗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两大腿出现结节疼痛1年多。结节疼痛呈阵发性,活动后加重,影响睡眠。中医诊断为瓜藤缠,辨证为营卫不和,气滞血瘀,瘀阻脉络,不通则痛。望诊未见明显描述,闻诊未见明显描述,问诊提示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存在,切诊未见明显脉象描述。
结节性动脉炎气滞血瘀瘀阻脉络不通则痛
查看详情 →
女,63岁,头晕伴行走不稳,病程两年。头晕、目眩、健忘、失语、左侧肢体麻木、精神萎顿。舌苔薄白,舌质稍暗,脉弦细。病机为肾精不足,髓海失养,气血亏损,脉络瘀阻。病名属遗传性共济失调,病机为先天元精不足,气血虚弱,髓海不充,脉络失和。
遗传性共济失调肾精不足气血虚弱髓海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67岁,病程5年。主诉手足麻木、发凉,时有针刺样疼痛,夜不能寐,双下肢酸重无力,皮肤甲错。舌暗红,苔白腻,脉细涩。中医诊断消渴病并发血痹,证型气阴两虚、痰瘀阻络。查体手足呈袜套样感觉障碍,双膝及跟腱反射减弱。空腹血糖11.2mmol/L,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胁痛10余年,伴腹胀、乏力1月。皮肤、巩膜轻度黄染,上腹部及肝区饱胀不适,乏力,纳差,牙龈出血,大便灰白。肝功能异常,彩超示肝脏弥漫性病变,腹水。舌暗澹,苔白厚,脉弦细。肝细胞性黄疸。脾肾阳虚,水湿停聚。
肝细胞性黄疸脾肾阳虚水湿停聚胁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月经稀发,3~6月1行,经量少,色暗红,有血块。体征偶有潮热汗出,心烦。性激素检测示LH、FSH升高,E2偏低。拟诊卵巢早衰。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未提。病程较长,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7年,停药半年余。病因病机为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致卵巢功能受损。
卵巢早衰肾气不足肝郁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月经停闭4年,婚久不孕,面色青暗,少腹胀痛,胸胁痛,精神郁闷,疲乏无力,眩晕,失眠,带下量多色黄味臭。舌质紫暗,舌边有小红点,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血瘀证。病因病机属血瘀阻滞,兼有肝郁。
闭经血瘀肝郁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发热5日,右上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尿色深黄,大便色深,巩膜微黄,腹肌紧张,体温39℃至39.8℃。肌肤灼热,右季肋疼痛拒按,神志朦胧。舌苔白厚,脉洪数。证属湿热内蕴,外受暑邪,侵入营分,内结肝胆。
急性胆囊炎湿热内蕴暑邪侵袭肝胆郁结
查看详情 →
60岁男性,心慌、胸痛、头昏闷胀、失眠健忘、神疲乏力、大便秘结。中医病名:胸痹,证型:痰热瘀血阻滞脉络,病因病机:痰凝血滞,气机不畅。舌赤苔黄,脉弦滑。三诊见脉细弱有结代,舌赤苔黄,咳痰多。四诊见苔黄微腻,脉有力。五诊见苔黄,脉细滑。病程中见痰湿、瘀血、气机不畅、正气不足。
胸痹痰热瘀血气阴两亏脉络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头晕乏力伴咳嗽气急2月余。病程2月。中医病名属肾精亏虚、脾肺气虚、痰饮内停。病因病机为肾精亏虚,脾肺气虚,痰饮内停。面色无华,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滑。精神萎靡,咳嗽咯脓痰,动则气急,口干,纳差,盗汗,便秘,夜寐欠安。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啰音。
肾精亏虚脾肺气虚痰饮内停咳嗽痰多
查看详情 →
周某,30岁,两乳房胀痛1年余,经前、过劳后尤甚。舌红、边瘀暗、苔薄,脉濡。冲任失调,气滞血瘀,阴虚火旺。双乳房外上象限扪及片块状及颗粒状结块,质中,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触痛明显,推之活动。无乳癌家族史,月经正常,口腔黏膜溃疡反复发作史。
乳房胀痛冲任失调气滞血瘀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便秘五六年,便干难解,需依赖泻药或灌肠,近症加重,伴食欲不振、腹胀。舌质红,苔白厚中部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习惯性便秘,证型为脾肾阴虚,胃失和降。
习惯性便秘脾肾阴虚胃失和降津液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心悸、气促、怔忡、胸闷如窒、刺痛、咳喘、痰中带血、足肿。病程6年。中医病名心痹,证型心脉瘀阻。病因风寒湿邪侵入经脉,病机痹闭不利。望诊两颧紫红,舌质紫暗,舌下瘀筋粗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气促、胸闷、咳喘、痰血、足肿。切诊脉见结代。
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脉瘀阻阳虚阴血暗耗
查看详情 →
5岁女童,语言迟钝,智力低下,两眼发直,视物模糊,大便干,舌质微红,苔薄黄,脉沉数。证型为温毒灼伤脑络,犯扰厥阴心包。
中毒痢中毒性脑病语言迟钝智力低下
查看详情 →
患者胁肋部疼痛10月伴胸闷、气短、咳嗽3月。胁肋疼痛,发热,咳嗽,胸闷、气短,苔薄白,脉沉滑,上腹膨隆,按之痞硬。中医诊断肺癌合脑瘤,证属少阳阳明合病挟痰瘀。证候见上腹痞硬、右少腹痛,夜间咳嗽,黄痰不易咯出,后背困,夜间头汗,小便不利,舌边红苔薄白腻,脉沉滑。二诊见夜间咳嗽,黄痰不易咯出,后背困,夜间头汗,小便不利,舌边红苔薄白腻,脉沉滑。三诊见左胁痛,上腹痞硬,舌红苔薄白,右脉弦滑涩,左脉沉弱。五诊见咳嗽、咯白黏痰不利,晨起咳甚,按上腹痞满痛,泛酸,咽干,苔白腻干,舌根右侧苔剥脱,左脉沉滑弱。中医诊断少阳阳明挟痰热津伤。六诊见早晚咳嗽,晨起咯黄痰,痰不利,舌前红,舌中根苔白腻,右脉弦滑,左弦涩。
肺癌脑瘤痰瘀痰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反复气喘、咳嗽5年余,加重1月。气喘憋闷,咳嗽,痰量少色白,爬楼梯后加重,眠差易醒。口唇紫绀,双手色红,鼻头红斑。舌暗红,苔黄厚腻,舌底络脉青紫迂曲。脉弦滑数。中医诊断肺痹,证属湿热痰瘀阻络,肺肾两虚。
肺间质纤维化肺肾两虚湿热痰瘀阻络肺络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声音嘶哑,讲话费力,病程10余年。中医诊断:久病气阴两虚,阴津不足。体征:体瘦,舌红少津,苔薄少,咽喉充血,脉细缓。望诊:舌红少津,苔薄少。闻诊:未提及。问诊:声音嘶哑,讲话费力,咽喉干痛。切诊:脉细缓。
慢性声嘶气阴两虚阴津不足声带肥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产后三朝出现腹痛、下坠感、漏下瘀血及血块、头晕目眩、心悸。辨证为气血不固,里有积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
产后腹痛气血不固积瘀头晕目眩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自觉嗅觉失灵20天。主症为嗅觉减退,伴咳嗽、鼻塞、流清涕、头痛、怕冷、发热。查体见双中、下鼻甲肿大,鼻黏膜色红、少津,咽黏膜色红,咽腔干燥。舌质暗淡,苔白,脉浮、细涩无力。中医诊断为鼻聋,证属寒邪化热、气虚血瘀证。
鼻聋气虚血瘀肺气不足心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阵发心悸14年。高血压病史10余年,轻度脂肪肝5年,主动脉硬化5年,胆囊多发结石2年余。舌边红,苔白腻,脉沉细。中医诊断心悸,辨证肝气郁结,心脉不通。
心悸肝气郁结心脉不通气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