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0岁。颈前肿痛20天,伴发热咽痛,近5天加重。主症为颈前肿痛,放射至下颌、咽喉、耳后,咀嚼吞咽时加剧,伴胸闷、心悸、烦躁易怒、消谷善饥。舌红苔黄,脉弦数。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辨证为外感风热、肝胃郁热。双侧甲状腺肿大,压痛明显,血沉70mm/h,血清T4降低,TSH降低。二诊后颈前肿痛减轻,心率下降,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三诊后颈前疼痛减轻,心悸消失,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四诊后疼痛消失,血沉、T3、T4、TSH正常,舌淡红苔薄略腻。
亚急性甲状腺炎风热外袭肝胃郁热心悸
查看详情 →
男,27岁,腹痛、腹泻5年,加重1年。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纳差,乏力。舌淡苔薄,脉弦。脾虚湿盛。面色正常,舌淡苔薄,脉弦。
腹痛腹泻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患者,主诉间断头面抽动及喉中发声2年余。病史提示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症状,季节变化及感冒后加重。中医诊断为多发性抽动症,证型为风邪犯肺,内外相招,肝风内动。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湿疹及过敏性鼻炎。
多发性抽动症风邪犯肺肝风内动内外相招
查看详情 →
女,42岁,双下肢浮肿,腹胀,大量泡沫尿,病程约10个月。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风热犯肺,肝脾肾气阴不足,阴虚湿热,胃络失和。舌质红、苔薄黄腻,舌红、苔黄腻,脉细、脉滑数、脉细数。
膜增生性肾炎风热犯肺肝脾肾气阴不足阴虚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5岁。胃脘胀痛,右胁为甚,易发脾气,泛酸,嗳气,大便不爽。舌质澹红,舌苔薄黄,脉弦滑。证属肝胃不和。病因为忧思恼怒,情怀不畅,气郁伤肝,疏泄失职,横逆犯胃,胃失和降。
肝胃不和肝气郁结胃酸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大便溏泄、排白色黏冻3年,加重3月。病程3年,病史提示3年前患急性菌痢,治疗后症状基本痊愈,后出现便溏伴白色黏冻,无腹痛、里急后重。舌苔中根白腻。诊断为泄泻,属痰泻,病因病机为脾运失职,升降失常,脾虚生湿酿痰。四诊信息包括舌苔白腻,便溏白黏,食欲减退,胃中痞胀。
泄泻痰泻脾虚脾运失职
查看详情 →
6岁男孩,咳嗽4天,有痰色白质稀,咽红咽干,口鼻干燥,纳差,眠欠安。体胖,面色白,舌质淡苔白滑,脉滑。咽部充血,扁桃体二度肿大。病因病机为湿浊之邪侵犯肺脏,脾虚生痰,痰浊上犯肺脏,肺气失宣,湿郁化热,伤津致咽干口燥。中医病名属咳嗽,证型为脾虚湿盛,痰浊内生。
咳嗽痰浊内生肺气失宣脾肺虚弱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持续咳嗽2月余。咳嗽,入夜尤甚,有痰,鼻塞,流浊涕,咽痒不利。舌红苔黄,脉滑数。咽充血,双肺可闻痰鸣音。舌红苔薄白,脉浮数。中医病名:咳嗽。证型:外邪束肺,肺失清肃。病因病机:外感风热,肺气闭塞上逆。望诊:舌红苔黄、舌红苔薄白。闻诊:无特别描述。问诊:咳嗽,入夜尤甚,有痰,鼻塞,流浊涕,咽痒不利。切诊:脉滑数、脉浮数。
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失清肃痰热壅肺外邪束肺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左下肢腹股沟处疖肿,红肿破溃,有渗出物。舌质稍红,苔黄,脉平。辨证为热毒。病因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致湿热蕴结肌肤。
疖肿湿热蕴结热毒
查看详情 →
76岁男性,恶寒发热,咳嗽胸闷四天。体温波动在39°C左右,口干不欲食,舌质紫暗,黄厚苔,咳唾黄稠痰,脉弦数。X线证实为左中下包裹性积液。左侧脓胸。痰热阻肺,气滞血淤。舌质紫暗,黄厚苔,脉弦数。
恶寒发热咳嗽胸闷痰热阻肺气滞血淤
查看详情 →
女,35岁,咳嗽气急半月余,病程半月。哮喘,病程10余载,冬春易发。外邪犯肺,痰热恋肺,肺气肃降无权。舌质偏红,苔薄黄,脉细。两肺可及散在哮鸣音。咳嗽痰多,痰黄白相间,夜间喉部痰鸣,不能平卧,气急胸闷,张口抬肩。
哮喘痰热肺气郁结气急
查看详情 →
男,57岁。胸痛,咳嗽,发热,病程半年余。久咳。痰瘀交阻,肺失宣降。澹红舌,舌尖右侧略高起,少苔,细脉。右侧胸痛牵及后背,伴沉重感,偶有痰中带血丝,夜间发热,乏力。
原发性肺癌痰瘀交阻肺失宣降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80岁。主诉便秘十余年,近一年加重,初硬后溏,便后腹中不适,伴咳嗽、气短、乏力。面色苍老不泽,舌质淡红而嫩、苔少,脉弦少,三五不调。长期心房纤颤。中医辨证为血虚气弱便秘。病机为气血虚弱,肺气不足,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失润。
便秘血虚气弱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气喘一日,神志昏沉,气喘痰鸣,不能平卧,身疲气弱,肢泠。脉沉细无力。诊断为阳虚气喘,肾气失于摄纳。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提示素有气喘。病机为肾气虚衰,阳气不足,气不归元。
气喘肾阳虚痰鸣身疲气弱
查看详情 →
女,25岁,左胯、右臂及右大腿外侧出现红肿硬块,疼痛拒按,高热恶寒,不思饮食,体温40℃,口干不欲饮,便秘溲赤,面色潮红,舌苔淡黄,脉浮数,诊断为流注,辨证为毒热壅遏,气血瘀滞。
流注毒热壅遏气血瘀滞舌淡黄
查看详情 →
张男 口干饮多 脘闷不舒 寒热头痛 遍体酸疼 二便均少 脉浮紧 舌苔糙白 太阳之经 风寒所束 阳明之腑 湿浊蕴蓄 脉濡滞 苔黄厚 面部红肿 耳窍欠聪 舌苔糙黑起刺 环唇焦燥裂红 大便七日未行 溺出点滴作痛 脉沉细无力 脉沉细无力 舌苔由黑转焦黄 脉渐起带缓滑 舌反转淡白 大便稍溏 溺通色清 脉濡小右带滑
风寒束表湿浊蕴蓄湿热内蕴寒湿凝结
查看详情 →
女,28岁,病程3年余,主诉面如满月无华,头枕软绵,肢体高度浮肿,神疲气短,身倦乏力,动则更甚,经常感冒咳嗽,脘腹坠感,纳食不佳,尿频量少混浊多沫,大便易溏,经闭半年。舌淡胖苔白,脉浮细软弱。辨证为风邪恋肺,脾虚气陷,精微下泄,水湿停聚。
肾病型肾炎脾虚气陷水湿停聚精微下泄
查看详情 →
杨女士 大寒大热 头痛身痛 心烦 渴饮即吐 舌腻 脉浮大数 寒邪伤表 舌腻 脉浮大数 汗出渍渍 胸脘气闷 小溲热少 舌薄腻 形无形湿浊阻滞气机 风邪伤卫 汗漏不止 头额苦痛 目畏阳光 耳鸣心悸 脉略大 舌少华 营卫不和,余邪未清 汗漏已止 头痛亦舒 食后消化不捷 寐不酣 胆怯心悸 脉细弦 胃气不和,心神不安
风邪伤表营卫不和湿浊阻滞胃气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身热四天,有汗不解,早轻暮重,头胀且痛,胸闷不思饮食,小溲短赤,苔腻布,脉濡滑而数。中医诊断为春温伏邪,挟湿挟滞,交阻阳明。辨证为湿与滞阻,有胶结难解之象。舌苔腻布,脉濡滑而数。二诊病情相似,身热五天,汗泄不畅,头眩且痛,腹痛阵作,小溲不利,舌苔腻布,脉濡滑而数。诊断为无形之伏温与有形之湿滞,互阻阳明。
春温伏邪湿滞阻阳明苔腻脉滑数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发热、咳喘、喉中痰鸣两天伴便干。咳喘气急,口渴烦急,尿赤。急性病面容,面色潮红,舌红苔微黄厚腻,脉滑数。咽红乳蛾红肿,两肺湿啰音,心率102次/分钟。辨证为温邪入里,阳热亢盛,热壅肺胃。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温邪入里阳热亢盛热壅肺胃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