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男性,躯干部多发澹褐色素斑,随年龄增长扩大增多,左手掌及右侧胸部出现肿物,近1年症状加重,伴有记忆不佳、多梦、胃胀痛、恶心。皮肤见多发半球状赘瘤,右侧胸部有悬垂状肿物,触痛。舌象未提,脉象未提。中医病名多发性神经纤维瘤,证属气滞痰凝。病机为气滞痰凝,肌肤失养。
气滞痰凝多发性神经纤维瘤记忆力不佳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3岁。主要症状为颈部肿大,胸闷气结痰多,心悸头痛眩晕。病程自1976年起,颈部肿大自1985年逐渐增大,1986年秋加速。中医病名为瘿瘤,证型为痰瘀互结,病因病机为痰凝气滞,瘀阻经络。望诊见舌边红暗晦,苔黄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口苦,心烦,少寐。切诊脉沉数而坚,肿块质硬有压痛。
颈部肿大痰火郁结心肝火旺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女性,49岁,甲状腺结节6个月,情绪波动加重。苔白,脉缓。中医诊断:肉瘿,证型:气滞痰凝。望诊:苔白,齿痕舌。闻诊:未提及。问诊:咽痛、咽干、乏力,月经周期准,二便调,饮食、睡眠均好。切诊:脉缓。
气滞痰凝甲状腺结节肝气郁结情绪影响
查看详情 →
49岁男性,胃痛2周。胃脘疼痛,遇寒痛增,遇温痛减,胸闷胁痛,纳差,咽部壅塞,口不渴,喜热饮。舌质澹,舌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胃痛,证属气滞寒凝,阳气被遏。舌质澹,舌苔薄白,脉弦细。
胃痛寒凝气滞咽塞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症为咽部如物梗阻,咯之不出,吞之不下,咽吞食物费力,时有恶心,纳呆,病程1个月余。舌澹红,苔白腻,脉弦细滑。中医病名为郁证,证型为气滞痰凝,胃气上逆。望诊见舌澹红,苔白腻;闻诊未提;问诊见咽部异物感、恶心、纳呆;切诊见脉弦细滑。
气滞痰凝咽部异物感肝气郁结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女,41岁,双侧乳房多发肿块,周期性疼痛,病程5年。中医病名:乳癖,证型:肝气郁结,痰凝乳络。舌瘦偏红,苔薄白,脉弦细稍滑。乳房肿块形如雀卵或核桃状,触之不甚痛,推之可移,韧而不坚硬。性格内向,病程长,情志不畅,气滞痰凝,郁结于乳络。
气滞痰凝乳腺增生肝气郁结痰凝乳络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咽部异物感3月余。病程3个月,伴口苦干。舌质稍红,舌苔黄白湿,脉短滑。中医诊断梅核气,证属气滞痰郁。病因病机为七情郁结,气机不畅,气滞痰凝,上逆于咽喉。
梅核气气滞痰郁
查看详情 →
祁某,男,37岁。吞咽受阻,胸骨后隐痛,呕恶,咯吐黏液,精神欠佳,神疲乏力,不思纳谷,面黄乏华,大便稍干。舌苔白腻,舌质澹,脉细弦。病久中虚痰凝气滞,壅遏食管、胃口,行道不利。
气滞痰凝食管炎中焦虚损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男性。主诉头昏头重3年,加重10天。病程3年。中医病名属痰瘀阻络。证型痰瘀阻络。病因病机痰湿内生,气滞痰凝,血行滞涩,痰瘀互结。望诊舌质红,边尖紫,苔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头昏头重,胸闷气短,活动后尤甚,肢倦乏力,纳差。切诊脉滑。血压19/11kPa,肥胖,轻度脂肪肝,血脂异常。
高脂血症痰瘀阻络脾虚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腰痛2+年,四肢冰凉,月经量少。舌淡,苔白,脉沉细。辨证为积聚(痰气互阻证)。病机为寒凝血瘀,脏腑功能失调。
腰痛痰气互阻寒凝血瘀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卒发不能排尿,前列腺肥大,尿管长期留置诱发尿路感染。形体消瘦,精神萎靡。舌苔黄腻,脉弦重按有力。中医病名癃闭,证型气滞痰凝,尿道阻塞。病机为老年人脏腑气血功能减退,三焦气化不利,肺脾肾三脏衰竭,湿热凝结,膀胱气化失常,阳不化气,气不行血,血凝瘀阻。
癃闭气滞血瘀湿热凝结
查看详情 →
林某,48岁。颈项部出现米粒大小褐色小丘疹,逐渐加重,现密密麻麻布满疣状物,稍痒。丝状疣。证属时邪热毒,气滞痰凝。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无特殊。病程渐进性加重。脉象未提。
气滞痰凝丝状疣时邪热毒
查看详情 →
71岁女性患者,主诉精神病四年余,近一月症状加重,表现为神志时而紧张抑郁,多言恐惧,善悲欲哭,言语不避亲疏,四出奔走,喃喃自语,夜间尤甚,清晨呆滞,倦缩阴暗处,流涎,伴咳嗽痰多、痰色清稀、饮食欠佳。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缓。诊断为气机郁结,肺胃宣降失常,痰涎凝聚,气滞痰凝,脾虚生湿,痰湿交阻,袭扰神明。
精神病气机郁结痰湿交阻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右耳垂下方肿物,病程7年余,近2年肿物破损,疮面拇指大小,呈菜花样溃疡,渗血,脓液臭秽,疮口疼痛。伴低热,心烦,口干,便秘。舌红,苔薄。脉细弦。脏腑虚损,气滞痰凝,病久化热,腐肉成疮。
气滞痰凝鳞状细胞癌脏腑虚损少阳络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女性。主诉右乳房内肿块,大如核桃,坚硬如石已年余,现大如鸡蛋,肿痛微红,伴低热。脉弦数,舌红苔黄腻。诊断为湿热内蕴,气滞痰凝,肝气郁结,胃火上炎,痰火结胸。
气滞痰凝乳腺囊肿湿热内蕴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右上腹内生肿块,逐渐增大,病程2个月。肿块形圆质硬,边缘整齐,触之不移,压之不痛。病因与家事生气相关,精神压力大。中医诊断为积聚,证型为气滞痰凝血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其他四诊信息未详细描述。
积聚气滞痰凝血瘀
查看详情 →
男,67岁,心悸伴心前区及后背疼痛5天,病程5天。胸痹,气滞痰凝血瘀证。舌质暗红有瘀斑、苔黄腻,脉涩。心电图示全导联S-T段压低,心肌缺血样改变,窦性心律不齐,偶发房性期前收缩。心悸、胸闷气短、心前区及后背疼痛、入睡困难、睡后易醒、易惊惕、嗳气打嗝、咳黄痰、纳差、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气滞痰凝血瘀胸痹心悸心前区痛
查看详情 →
女性,40岁,双乳结块伴疼痛,胸闷胁胀,善郁易怒,胃纳不馨,夜寐不香,动辄汗出,心烦口苦,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病名乳癖,证型肝郁化火,气滞痰凝。望诊舌红苔黄,闻诊无特殊,问诊有情绪紧张、胸胁胀痛、纳差、失眠、汗出、口苦、便秘,切诊脉弦细。
气滞痰凝乳腺增生肝郁化火胸闷胁胀
查看详情 →
女,42岁,颈旁结节两年。心悸、心烦、性急、易汗出、气急、咽喉不利、胁胀、脘闷、大便秘结、月经或前或后、量少。面色萎黄,形体瘦,神疲乏力。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数。中医诊断为瘿瘤、肝气郁结、痰浊瘀结型。
瘿瘤肝气郁结痰浊瘀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双侧乳房疼痛2年余,痛连胸臂,劳累或情绪不畅时加重。乳房肿块左侧如鸡蛋大,右侧如胡桃大,质软,压痛明显。舌苔薄白,质淡红,脉弦。中医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病,证属肝气郁滞,气滞痰凝。
气滞痰凝乳腺囊性增生病肝气郁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