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3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头痛,夜间尤甚,头面青肿,眼眶黧黑,巩膜充血,纳呆,四肢乏力,语声低微。病程1月。中医诊断为头痛,证属外伤血溢经脉,气虚血瘀络阻。望诊见头面青肿,眼眶黧黑,巩膜充血。闻诊语声低微。问诊提示纳呆,四肢乏力。切诊未明确记载脉象。
气虚血瘀头痛头面青肿巩膜充血
查看详情 →
男,56岁。胃脘胀痛,食后加重,刺痛,食欲减退,四肢乏力,大便溏软,体重下降。舌质澹紫,苔薄腻,脉细少弦。重度萎缩性胃炎,腺体萎缩(重度),鳞状上皮细胞轻度增生。证属气虚血瘀,胃络阻滞。
气虚血瘀胃病史10余年胃络阻滞胃痛消除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主诉冠心病史10余年,心绞痛频发。中医诊断胸痹,证型气虚血瘀。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涩。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气虚血瘀冠心病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乏力、纳差、腹胀、下肢浮肿。舌红苔黄,舌下脉络瘀阻,脉弦细。中医诊断气虚血瘀型。病机为湿热毒邪久蕴于肝,气血运行不畅,毒瘀交结而成肝积之证,化疗伤及气血,致气虚血瘀、阴伤水停。
气虚血瘀型肝癌可能性大肝功能较差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左侧肢体活动不遂六月余。舌质红、苔薄少、舌边尖红甚,脉沉缓。高血压病史10年。中医病名为中风后遗症,证型为气虚血瘀,痰浊内阻。面色晦暗,舌象红少苔,脉沉缓。言语不利,肢体沉重无力,多虚汗,动则加重,易激动。
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痰浊内阻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右胁胀痛、身困乏力、右胁隐痛、牙龈渗血、纳食减少、大便不调。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积证,证型为气虚血瘀型。面色无华,舌质澹暗苔白腻,脉象沉细涩。两胁下积块推之不移,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示ALT升高、AST升高、A降低、G升高,乙型肝炎“小三阳”,B超示肝光点增多、肝脾大。
气虚血瘀慢性乙型肝炎积证
查看详情 →
男,56岁。左眼上睑下垂,瞳孔散大,复视,左侧偏瘫,头晕,眼痛,前额疼痛。中风后左侧偏瘫,左眼动眼神经麻痹。气虚血瘀,脑络阻滞。面色萎黄,舌质淡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
气虚血瘀中风后偏瘫脑络阻滞动眼神经麻痹
查看详情 →
男,64岁。胸闷、胃脘胀满、口苦。面色晦暗,舌暗红,苔腻,脉缓。肝硬化,病程30年。中气下陷,病位在肝、脾、胃。虚实夹杂。痞满,属肝脾不和,气虚血瘀。慢性肝炎病史。食管裂孔疝,十二指肠球变形,胆结石史。
气虚血瘀肝硬化肝脾不和痞满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产后25日恶露不绝,左髋部疼痛,牵引至腰及左下肢,不能站立。面色晄白,自汗多,精神疲乏,脉细无力,舌质淡苔薄黄。左髋痛拒按,痛位不移,不红肿。恶露色红,量不多。阴吹频繁,大便干燥。中医诊断为产褥晚期出血、髋关节炎。辨证为气虚血瘀、经脉痹阻。病因病机为气虚不能收摄,血行迟缓致瘀,经脉阻滞。
气虚血瘀产后恶露不绝经脉痹阻髋关节痛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男性,主诉心前区疼痛,病程自2015年起,发作频繁,伴胸部憋闷、左肩臂牵涉痛、心悸、气短、疲乏无力、头晕自汗、面色苍白。舌澹暗苔白腻,脉结代。中医诊断为心气亏虚,痰瘀互结。病机为气虚导致血瘀,心脉瘀阻,心神失养,气阳虚。
冠心病心绞痛心气亏虚痰瘀互结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女性。主诉右半身活动不遂1年余。主要症状包括右手足肿胀、麻木、无力,活动不遂,不能行走,口干苦,言语不清,胸闷心慌,纳食不甘,大便干溏不一,双足发凉不温,经常抽筋。舌质红,苔白厚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气阴两伤,气虚血瘀,络脉不活。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血瘀不活。
糖尿病脑中风后遗症气阴两虚血瘀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突发半身不遂,病程较短。舌质正,苔薄白,脉弦涩,沉取无力。证属气虚血瘀。既往有肝风之萌动,头手轻度振颤。
气虚血瘀脑血管栓塞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王某,53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右侧半身瘫痪,语言不利,头昏,头顶和枕部疼痛,右侧半身动用不自如,手脚麻木、疼痛,内侧尤甚,拒按,小便少,大便秘。舌质红津少,六脉弦滑。诊断为脑出血中风。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肝阳化风、痰热阻络、络破血溢。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阳升风动、迫血妄行。望诊见舌质红津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描述详尽,切诊见六脉弦滑。
气虚血瘀脑出血中风肝阳上亢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男,80岁,反复腰腿痛10年,间歇性加重,腰腿疼痛放射至双下肢,行走困难,夜寐不安。腰4、腰5压痛,双下肢放射痛,左下肢肌肉萎缩,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Ⅳ级。舌澹,苔黄腻,脉弦濡。中医诊断腰腿痛,证型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痰湿阻滞,经脉失养。
气虚血瘀腰腿痛
查看详情 →
女,27岁。月经不调8年,周期3~5个月,痛经,经血有少量血块。形体瘦弱,面色不华,舌红,苔薄白,脉平缓。证型为肝脾不和,气虚血瘀,病属虚实夹杂证。病位涉及心、肝、脾,病机为肝脾不和,气血失调。
气虚血瘀月经不调肝脾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女性。主诉月经色暗2年余,近1个月出现手指发抖、两半身及手足交替发凉、少腹刺痛、心情抑郁。病史中提及人流术后月经色暗,经期7天,周期基本正常,平素腰酸、多梦呓语、面部起斑。体征见舌体小、舌质偏红、少苔,脉弦细。中医诊断为月经不调,证属气滞血瘀兼肾虚。
气虚血瘀月经不调肾虚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主诉胸闷、胸部隐痛、心悸气短,病程3年。面色虚浮,舌紫暗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胸痹,证属气虚血瘀、心脉痹阻。
气虚血瘀冠心病心绞痛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阴囊坠痛,休息则轻,疲劳则重。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术后,左侧精索静脉曲张Ⅱ级,左侧睾丸容积>15ml,双侧附睾未扪及结节。舌暗红,脉弦细。精液分析示液化时间延长,精子密度低,活动力差。中医诊断为筋瘤,证属气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弱精子症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糖尿病2年,伴发子宫肌瘤,少腹疼痛。现病史见周身倦怠,头晕头痛,面色晦暗,气短懒言,口干口渴,左半身活动不利。舌质略暗,脉缓无力。病程较长,属消渴病。证型为气虚血瘀,病机为气虚运血乏力,血液运行不畅,兼阴虚火旺,津液亏虚,血滞成瘀。舌象略暗,脉象缓无力。
糖尿病子宫肌瘤瘀血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女性。主诉胁痛5年,加重2个月。胁痛,生气时加重,腹胀,纳少,乏力。舌暗红苔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肝气瘀滞、气虚血瘀胁痛,病名为胁痛。病因病机为肝气瘀滞,气虚血瘀。望诊见舌暗红苔白,闻诊未提,问诊包括胁痛、腹胀、纳少、乏力,切诊脉弦细。
气虚血瘀胁痛肝气瘀滞慢性肝炎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