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9岁,女性。主诉喉部疼痛,吞咽加重,右扁桃体及舌根部肿物,呈紫黑色。初诊见咽喉肿痛、口干、白细胞低、咳嗽、便干。舌质红,薄白苔,脉细数。辨证为气阴两虚,瘀毒内结。三诊见舌质黯红,黄腻苔,脉细滑。四诊见舌质黯红,黑褐腻苔,脉沉细数。辨证为湿热邪毒,气虚血瘀;后辨证为气阴两虚,阴损及阳,脾肾阳虚,余毒未尽。
非霍奇金淋巴瘤气阴两虚瘀毒内结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阴道不规则出血月余,伴轻微腹痛、气短乏力、偶感头晕。中医诊断崩漏,辨证气虚血瘀,后调整为脾虚失运。舌质澹红,苔白,脉细。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未见明显异常血流。病程自2009年12月11日起,持续月余。病因病机为多孕多产,损伤胞宫冲任,肾气亏损,思虑伤脾,统摄无权,冲任不固,致经血非时而下。
崩漏脾肾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男性。主诉为血糖升高20年余,双下肢皮肤水疱溃烂2月余。病程20年,现病史提示双下肢水疱溃烂。既往史包括高血压病30年余,脑梗死15年,左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2年。中医诊断为消渴、中风,证型为湿热内蕴(以湿为主),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阻碍阳气,水湿不布,湿阻血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气虚血瘀糖尿病足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左上肢肌力1级伴麻木疼痛,左下肢肌力2级,步履不稳,苔薄白,舌胖,脉弦滑。中医诊断中风后遗症,证型为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情绪激动致肝风内动,痰湿阻滞脑络。望诊见舌胖,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病程41天,切诊脉弦滑。
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肝风内动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胸闷气短、头晕2年余,手指麻木4个月。刻下症见胸痛胸闷、气短乏力、手指麻木、头晕心慌、失眠多梦、纳差乏味、面色㿠白。舌质暗澹,舌苔薄腻,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眩晕,证属气虚血瘀,肝脾失调。病因病机为体肥胖,喜咸肥甘,劳倦伤脾,情志不遂,导致气虚血瘀,肝脾失调,气血运行不畅。
气虚血瘀高血压冠心病肝脾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5岁。左小腿红肿发热,伴恶寒发热,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大脚风。证型:湿热型。病因病机:湿热未净,留滞经络,气滞血瘀,湿瘀互结。舌澹苔白,脉濡。左小腿明显粗肿,胫前凹陷性水肿,小腿周径较右侧粗2cm,趾间有鳞屑,趺阳脉正常。
象皮肿湿热型湿热未净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左肩臂疼痛,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满头冷汗。脉沉细而迟,56次/分,血压84/48毫米汞柱。心绞痛,可能为心肌梗死。心肌前壁梗塞。老年人突发精神萎靡,左胸闷,左肩臂疼痛,出冷汗。脉沉细而迟,血压下降。
气虚血瘀心肌梗塞心绞痛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诉为血压升高18年,头晕加重2周。病史显示长期高血压,伴有心脏结构改变及瓣膜反流。现症见阵发性足软、冲热、头昏、失眠、情绪易激动。面色红光,舌质略红,苔薄腻澹黄,脉滑数。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虚热上亢风眩(高血压性心脏病)。二诊见脉沉细弱,舌尖略红,苔薄腻澹黄。三诊血压正常,证型为肝肾不足、阴虚阳亢、痰瘀阻滞。
气虚血瘀高血压性心脏病肝肾阴虚虚热上亢
查看详情 →
男,43岁。右胁胀痛,腰酸乏力,口干。病程2个月。胁痛,肝胆湿热型。舌红,苔薄黄腻。脉细弦。ALT 170u/L, AST 45u/L, AKP 56u/L, y-GT 58u/L。抗HCV(+),HBV-M(-)。
慢性丙型肝炎肝胆湿热腰酸乏力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不寐反复14个月,伴头晕,每月头痛1次。既往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病史,原发性高血压病史,现症见耳鸣、头晕、胃胀、下肢怕冷、面色不华。舌质淡暗红、苔薄,脉细微弦。诊断证属肝木偏旺,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不寐高血压肝木偏旺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语言謇涩、耳鸣耳闭3个月。中医诊断中风,证型为气虚血瘀、肝风上扰。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瘀血阻滞脑络,肝风上扰。望诊见舌质澹红略紫,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高血压病史及症状变化。切诊脉细。
气虚血瘀中风肝风上扰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胸闷气短,上肢颤抖,项背强痛,昏倒,病程两年。中医病名冠心病,证型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劳累、情志不畅、寒邪侵袭、气虚血瘀阻滞心脉。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憋气,两胁不舒,胸膺如物压迫样疼痛,向左肩臂放射,切诊脉象沉细弦,血压150/90mmHg。
气虚血瘀冠心病心阳不足情志不畅
查看详情 →
李某,男,42岁,左外耳道内痒痛,时流脓水年余,病程迁延。左外耳道内局限性疖肿,根硬如钉,皮色黯红,顶露黑星,表面满布黄白细屑。舌质澹,苔白,脉缓。诊断为耳疖,辨证为气虚血瘀,湿毒困结。
气虚血瘀外耳疖湿毒困结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右手发凉、怕冷,变紫色10年,冬季加重,双足发凉,行走200m有间歇性跛行。右手指呈紫色,冰凉,两侧桡动脉搏动消失;双足皮温低,皮肤干燥,汗毛脱失,胫后动脉搏动减弱。舌质红绛,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脉痹。病因病机为年老体衰,气虚血运无力,脉络不畅,阳气不达四末。
气虚血瘀脉痹阳气不达四末气血运行不畅
查看详情 →
38岁女性,心悸怔忡,喘促咳嗽,胸闷窒塞,头眩肢楚,病程二年。心肺气虚血瘀阻。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细弱。心气不足,心血瘀阻,心失所养,心动不安,血虚濡养失职,心火亢盛,克伐肺金,肺失清肃,出现咳嗽气喘,胸闷等症。
风湿性心脏病心肺气虚血瘀阻滞心悸怔忡
查看详情 →
张某,女,47岁。主诉语言謇涩、舌强,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气虚血瘀,痹阻心脾。望诊见舌质偏红,苔薄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语言謇涩,喉中有痰。切诊脉沉弦。
气虚血瘀高血压语言謇涩舌不灵活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反复乏力、纳差4年,腹胀大、尿少半年,加重20天。慢性肝病面容,形体消瘦,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肝掌,蜘蛛痣,腹水征阳性,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腹部B超提示肝硬化伴腹水,巨脾,门脉高压,胆囊多发性结石。中医诊断为鼓胀,辨证为气虚血瘀,水湿内停。肝功能异常,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气虚血瘀肝硬化腹水黄疸
查看详情 →
女,27岁,左上肢乏力,关节疼痛5个月。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双上肢血流减少,血沉轻度升高。中医诊断证属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上肢血流减少舌红苔白脉细数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纳呆、全身乏力、恶心欲吐、头昏、晨起口苦、大便干。面色萎黄,眼睑苍白,声音低怯,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气血双虚、瘀毒阻络虚劳,病程较长。二诊见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阴道有少量浅黄色分泌物。三诊见舌质澹红,苔黄薄,脉沉细弱,症状有全身乏力加重、胃脘隐痛、左下腹隐痛。病机为病久气血愈虚,气虚血瘀,瘀阻不通。
气虚血瘀虚劳气血双虚瘀毒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左上肢无力3天,活动受限,言语不利。既往有动脉粥样硬化症。舌暗苔白,舌下青紫,脉沉细。辨证为气虚血滞,脉络不畅。
气虚血瘀中风舌暗苔白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