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2岁,女性。主诉月经后左下腹痛3年。既往月经规律,1998年B超示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近3年痛经加重,经血量多,经期长。左下腹痛明显,饮食正常,大便不畅。妇检子宫增大,质地较硬,活动较差。舌质暗,脉细。中医诊断症瘕(子宫腺肌病),证型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瘀血阻滞,气虚血瘀。
子宫腺肌病气滞血瘀月经量多经期延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男性。主诉消渴病5年余,伴有运动神经元病、先天性骶椎隐形裂。形瘦骨削,腹大,四肢乏力,左侧上下肢肿甚,色青紫,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诊断为中焦宗气亏虚,气虚血瘀水停。病情恶化后表现呼吸困难,表情淡漠,两目上泛,两颧微红,额生油汗,四肢青冷,爪甲青紫,唇青,舌淡,脉沉细若丝。
消渴病气阴两虚血瘀水停胃气大衰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女性。反复颈、腰部疼痛13年,加重3周。舌黯,苔白少津,脉沉细。颈椎退变,颈椎管继发狭窄,C3~7椎间盘突出;腰椎退变,L3~4间盘膨出,L4~S1椎间盘突出,L4I°滑脱。中医诊断为痹证(骨关节炎),证属肝肾不足,痰瘀阻络。病机为肝肾不足,痰瘀阻络,本虚标实。
骨关节炎肝肾不足痰瘀阻络关节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男性,主诉口内无味觉1个月余。口干,舌红苔腻,脉沉缓。中医诊断为味觉缺失,证型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舌红苔腻,脉沉缓。
味觉缺失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19岁女性,经闭3个月。神疲乏力,眼睑浮肿,怕冷,白带稀且多,小便清,大便稀溏。舌澹,苔白滑,边有瘀斑瘀点,脉虚涩。中医病名:闭经。证型:先天脾肾不足,或后天失养,气阳两虚;脾虚生湿,络脉不通,冲任失调,气虚血瘀。病因病机:脾肾不足,气阳两虚,湿邪内生,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闭经脾肾不足气阳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年龄未提及。主诉舌质红、无苔、右关弦滑。中医病名肺心病,证型肺阴虚而痰阻,肺气郁结,大肠气虚寒,血气两虚而血瘀,心包气虚寒,胆气虚而挟痰湿,肝气虚而血瘀。望诊舌质红、无苔。闻诊未提及。问诊症状包括舌质红、无苔、右关弦滑。切诊脉象右脉浮弦,关部重按尤甚,左脉弦细。
肺心病肺阴虚痰阻气虚
查看详情 →
54岁男,胸闷短气,病程2个月,舌淡白苔,脉稍沉,中医诊断胸痹,证型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胸痹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消瘦,乏力,口渴,小便量多,全身皮肤疼痛,夜不能寐,面色不华,舌质澹暗,脉沉细。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肌肤失养。
气虚血瘀糖尿病肌肤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主诉口眼㖞斜,语言不清,头痛头晕,呕吐,半身不遂,左侧肢体麻木,口角流涎,语言謇涩。病程半月。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型中风证。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元气耗伤,气虚血瘀,痰湿瘀血上扰清窍。望诊面色苍白,舌质暗澹,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及病史。切诊脉沉细。
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带下10余年,近1年加重。带下黄白或赤白相兼,小腹坠胀疼痛,按之痛处固定不移,脐正下方偏左可触及包块,质地坚硬,腰骶酸痛,月经愆期,经前腹痛。面色不华,色暗尘垢,肌肤粗糙不润,舌紫暗有瘀斑,脉沉细涩。中医诊断为症瘕,证型为气滞血瘀,冲任不通,带脉失约,聚而成积。
卵巢囊肿气滞血瘀冲任不通带脉失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胸部憋闷、面色萎黄、头目眩晕。舌紫黯、苔薄白,脉沉细涩迟。中医诊断为心虚血瘀,心脉瘀阻。病程持续1年。病因病机属气虚血瘀,心脉瘀阻,气不帅血,血行不畅,导致心脉失养。
心虚血瘀心脉瘀阻胸闷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主诉下肢及脚背肿痛,下午及夜间加重,晨起减轻,病程日久。面色晦暗,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下肢肿痛。病因病机为湿热下注,瘀阻经络。
气虚血瘀下肢肿痛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6岁。主诉右侧肢体不灵活,偏枯不用,病程2个月。现病史示患肢酸痛、肌肉萎缩、言语不清、口㖞流涎、面色皖白。舌质淡紫,苔白而腻。脉沉迟。中医诊断中风,证型气虚血瘀,瘀阻脑络。
气虚血瘀中风瘀阻脑络肢体不灵活
查看详情 →
31岁,男性,失眠多梦,入睡困难,纳谷不香,神疲乏力,四肢怕冷,头晕头痛,记忆减退,心悸易惊,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黯红有紫斑,薄白苔,弦细脉。病位在心脾,证属脾气不足,血脉失荣,诊断为不寐,气虚血瘀,脑脉失养证。精神抑郁,颜面灰暗。
气虚血瘀不寐脾阳不足心脾失养
查看详情 →
男性,63岁。左眼上睑下垂,不能上抬,持续半月。伴随左眼瞳孔增大,对光反射迟钝,左眼球向上、下内转动受限,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疲软。舌质淡红,有瘀斑点,脉细涩无力。诊断为左眼动眼神经麻痹。辨证为气虚血瘀,肝肾不足。病因为年老体衰,肝肾不足,经脉失养,外邪侵袭,兼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血行不畅,经脉失养。
气虚血瘀左眼上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右胁下肿块半年,患乙肝3年。右胁下肿块,月经衍期,乏力,纳少。舌质暗有瘀斑,脉沉细。肝脏剑下2.5cm,质软,触痛,有肝掌及蜘蛛痣。中医诊断积聚(气虚血瘀)。病位在肝,病机属气虚血瘀,瘀滞肝胆,失于疏泄。
气虚血瘀脂肪肝肝掌蜘蛛痣
查看详情 →
患者老年女性,主要症状为右侧脑梗死、左侧偏瘫、头晕头痛、失眠。舌淡嫩,脉细尺弱。中医病名为脑梗死,证型为瘀血阻络,病因病机为瘀血横生,堵塞脑络,不通则痛。望诊见舌淡嫩,切诊见脉细尺弱。
气虚血瘀右侧脑梗死左侧偏瘫头晕头痛
查看详情 →
女,27岁,月经不调8年,已婚3年未孕。月经周期不准,痛经,经血红,有少量血块。形体瘦弱,面色不华。舌淡、苔薄白,脉平缓。月经不调,肝脾不和,气虚血瘀。面色萎黄无华,脾虚、气虚血瘀。脾虚、气机不畅、气血不和。肝气郁结,肝血注入冲脉不足,肝体失养。心气充、肝气疏、脾气旺、冲任固。经血化源充足,血循常道。
气虚血瘀月经不调肝脾不和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尿潴留1个多月。癃闭,气虚血瘀证。舌紫,苔薄黄,脉涩。腰背部酸痛,转侧不利,左下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减低,巴宾斯基征(+)。小腹胀满,大便不畅,小便留置导尿中。L1-2压缩性骨折,马尾受损,右胫腓骨骨折。
气虚血瘀证尿潴留癃闭小腹胀满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男性。主诉肝硬化。病程长期,既往有乙肝及肝硬化病史。面色晦暗,肝掌,胸腹胀满,舌苔薄黄少津,脉缓。中医诊断气虚血瘀,痰浊凝聚。望诊面色晦暗,舌苔薄黄少津。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腹胀满、肝掌、纳可。切诊脉缓。
气虚血瘀肝硬化痰浊凝聚脾虚湿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