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

女,63岁,周身无力,口干口苦欲饮,头晕心悸,夜寐不实,手足心热,病程5年余。糖尿病。舌暗,脉略弦滑数。
气血不足糖尿病肾阴虚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目胀痛,呈针扎样或爆炸样,伴目磨感、口干舌燥、心烦意乱。病程半年,加重2天。中医病名属“云雾移睛”,证型为肝阳亢盛,病因病机为头目外伤,损伤血络,外邪引动。舌象舌尖红,苔薄黄,脉象细数。
玻璃体混浊肝阳亢盛血络损伤外邪引动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主诉结婚2年未避孕未孕。月经延期7个月未潮,面白形盛,上唇有髭须,体倦,手心灼热,口干口苦,带下量少。舌红,脉滑。中医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为肾阴亏虚,虚火上炎,奇经失降。望诊见面色苍白,舌红。闻诊无特殊。问诊见体倦、手心灼热、口干口苦、带下量少。切诊见脉滑。
气血不足多囊卵巢综合征肾阴虚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女性。反复发作大便溏泻三年余。腹痛腹泻,日泻4-5次,黄色稀溏便,泻后腹痛缓解。伴烦热口渴,小便黄少。体格检查示脉濡略数,舌质红,苔黄中心腻。中医诊断为嘎啦病(脾虚湿热留恋)。病程三年,诱因包括饮食不当、劳累、受凉、心情不佳。病因病机为脾虚湿热留恋,肠胃运化失司,升清降浊失常。
脾虚湿热湿热留恋饮食不当腹痛腹泻
查看详情 →
男,胃脘痞胀不舒反复发作2年余,近3月加重。舌苔薄,脉质淡,脉弦细。证属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脾病及肝,肝郁失疏,肝脾失和。既往有慢性浅表性胃炎,HP阳性,情绪抑郁不畅,口干纳少,大便烂,食后脘腹胀,肢懈头晕。
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肝郁失疏肝脾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恶寒发热、汗出热退,反复发作半年余。体温39.5℃,主要症状包括头痛、胸闷、气短、口干口渴。面色苍白无华,唇淡,牙龈淡白,指甲发乌,手冷,舌黯红边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迟缓。中医诊断为内伤发热,证属气阴两伤,少阳不和,枢机不利。
气血不足内伤发热气阴两伤少阳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16岁,女性。主诉缺铁性贫血。主要症状包括面色萎黄、头晕神疲、形寒易感、夜间虚汗、唇舌澹白。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缺铁性贫血。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舌淡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脘胀痛、不饥、食少。切诊见脉细弱。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下降至40克/升。二诊症状改善,三诊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气血不足缺铁性贫血脾虚气弱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女性。主诉腰痛10余年,加重2月余。病史示腰酸腰痛、乏力身困、下肢酸软无力、夜间失眠、夜尿频多、大便稀溏。舌质澹红,苔薄,脉沉滑。中医诊断腰痛,证属脾肾两虚,血行瘀滞。
气血不足腰痛脾肾两虚血行瘀滞
查看详情 →
张某,女,60岁。双膝关节肿痛伴双下肢无力两年,加重1个月。双膝关节肿痛,内侧关节间隙压痛明显,膝关节屈伸活动不利,双下肢行走无力,双小腿凹陷性水肿,静脉曲张,面色晦暗,舌体胖,舌质紫暗,舌苔腻,脉濡细。中医诊断为骨痹。辨证为肝肾亏虚,痰瘀互结。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气血生化无源,肾阳虚衰,经脉滞涩,痰瘀互结,经脉气血不通。
骨痹肝肾亏虚痰瘀互结关节肿痛
查看详情 →
冯某某,女,27岁。汛行点滴迁延久之,3年至今。中医病名:月经不调。证型:气滞血瘀。病因病机:气血郁滞。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涩。问诊:月经量少,淋漓难净,初行有腹痛。病史:8年前作过子宫浆膜瘤切除。
月经量少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女性。主诉月经量少,色淡,白带甚多,腿痛足肿,食欲不振,气短自汗。舌苔白,脉细弱。辨证为气血两虚,肾阳不振,水不化气,血不荣筋。中医病名属带下,证型为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肾阳不振,水湿内停,经脉失养。
月经量少气短自汗白带过多腿痛足肿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便秘十余年,每3~4日一行,便时费力,小便费力,偶黄,尿后余沥,有白色分泌物,眠差,畏冷,脚凉,左小腿痛,腰背疼痛。舌暗红,苔薄白,脉细濡。二诊舌暗,苔白腻,脉细。三诊舌尖红,苔白,脉细。四诊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五诊舌暗红,苔薄黄。病程长,症状涉及便秘、小便不畅、畏冷、脚凉、腰背痛、小腿痛及白浊。病因病机考虑为寒湿内阻,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便秘寒湿内阻腰背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面部发红,肌肉酸痛,病程10年。中医诊断气阴两亏、血虚血热。证见颧颊黯红,双眼睑浮肿,肌肉关节压痛,脉象未提及。舌象未提及,面色黯红,尿肌酸升高。病机为气阴两亏,血虚血热,夹瘀。
皮肌炎气阴两亏血虚血热
查看详情 →
女,51岁,双手腕、膝关节肿痛2年余。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肝肾不足、寒湿入络。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面色苍白,关节肿胀,下肢发凉,右内踝肿胀,乏力神疲。风寒湿邪浸淫日久,羁留筋骨为患。
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肝肾不足寒湿入络
查看详情 →
43岁 男性 主诉失眠三年余 大便溏泻 食欲不佳 腹胀嗳气 头晕而痛 四肢酸麻 面色苍白少华 语低力微 苔白质澹而胖 脉象沉弱 中医病名:失眠 败血证 病因病机:气血不足 脾胃虚弱 运化失常 心血不足 脑失滋养 血不养肝 症状描述:失眠 大便溏泻 食欲不佳 腹胀嗳气 头晕而痛 四肢酸麻 脉象沉弱 舌象白质澹而胖
气血不足贫血脾胃虚弱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胸痛、心慌1周。体偏胖,嗜食肥甘辛辣,有高血压10年、脂肪肝、肾结石病史。刻下症见胸闷胸痛连及肩背,心慌乏力,手脚麻木,眠差多梦,面色㿠白,神倦怠。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舌苔薄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心脾虚弱,痰瘀阻滞型。病因病机为心脾虚弱,气血乏源,痰瘀内阻,心脉痹阻。
气血不足胸痹心痛心脾虚弱痰瘀阻滞
查看详情 →
吴东星疟止腰疼,白浊咳嗽,肌肉大消。脉左弦细,右滑大,俱六至。口渴眼赤。昔患梅疮,余毒尚伏经络,疟后气血不足,旧毒感动。冬至日乘酒纵欲,腰如束缚,足面疼,左眼赤,小水短,足底有火,两胯冲上痛不可言。大雪寒甚,服玄明粉致腰痛愈勐,两足挛缩,气息奄奄,六脉俱伏。病在经络筋骨间,非泻肠胃可愈。后用桂心、杜仲、炙草、苍术、破故纸、五加皮,痛定四肢柔和。再以理脾药,神气转,腰胯柔和,渐能步履。最终用威灵仙末煨食,薏仁、当归、生熟地、白芍、牛膝、黄柏、丹参、龟版调理全安。
气血不足疟疾后遗症腰痛梅毒湿热
查看详情 →
57岁男性,右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骨不连及皮肤坏死缺损,病程1个月。右小腿外支架固定,皮肤缺损,骨质外露,伤口渗液,肿胀。舌黯红,苔黄,脉濡数。骨折闭合复位外支架固定术后,骨折线清晰,无骨痂形成。右胫腓骨延迟愈合,右下肢伤口未愈合并软组织缺损。
气血不足骨折不连皮肤坏死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神志昏蒙、胡言乱语、意识不清、啼哭嚎叫、呼之不应、夜寐不安、肌肤甲错、手足心热、体温37.4℃、汗出、四肢不能自立活动、二便不知。舌红,苔白厚腻,脉弦细数。中医病名为病毒性脑炎,证型为毒热内陷厥阴,肝经失养。病因病机为毒热内陷厥阴,耗伤真阴,营阴虚少,不得滋养。
气血不足病毒性脑炎毒热内陷肝经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胃脘隐隐作痛,伴轻度恶心、疲乏无力、纳差、思睡。病程数年,反复发作。舌体胖有齿痕,舌苔腻,脉短滑。诊断为胃脘痛,证型为脾胃虚弱,气郁痰阻。
气血不足慢性胃炎脾胃虚弱气郁痰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