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两虚+失眠

女,46岁。夜寐盗汗六年,高血压两年,头晕目眩、面色萎黄、心悸、失眠多梦、周身倦怠、纳谷不香。舌质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小数。中医诊断心脾交损,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高血压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阵发性心慌5年,加重1个月。症状包括心慌、失眠、头晕、四肢麻木、劳累后加重、口干、腰酸腿软、食欲不佳、大便干、月经量少。舌质黯红,苔少,脉细弦数。中医诊断心悸,证属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病因病机为肾阴不足,水不济火,心火内动,致头晕、口干、便干,腰酸腿软,月经量少,舌红脉细弦数。
气血两虚心悸心肾不交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结婚15年,因胎停育人工流产4次。月经周期30天,经量中等,色暗红,白带少,无异味。症状包括失眠、健忘、烦躁易怒、精神疲倦、右侧偏头痛、腰痠、四肢不温。中医诊断为滑胎,证型为气血两虚、肾气不固。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衣原体感染。
气血两虚习惯性流产肾气不固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1岁。主诉失眠2周,头痛1周余。现病史提示工作压力大,出现失眠、头痛、疲乏困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苔黄腻略干,脉弦滑。中医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证型为肝阳上亢。病机与情志失调、肝阳上扰有关。
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肝阳上亢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失眠4年余。彻夜不眠或噩梦纷纭,心悸不宁,胆怯易惊,害怕黑暗,不敢独处,恶闻响声,烦躁不安,食后脘腹胀,大便溏泄,月经前期量少色黑,经期腰痛小腹冷,口咽干。舌淡,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心神失养。
失眠气血两虚心神失养心悸
查看详情 →
69岁男性,长期头晕心悸、失眠多梦,突发右侧肢体麻木发沉、活动不灵、言语不清,病程较短。面色㿠白,舌强语謇,舌偏于右,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型中风,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风邪入络。
气血两虚中风肝风内动舌强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视物模糊1个月,加重10多天,伴困倦纳差,精神欠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气血两虚。西医诊断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视力右眼0.1,左眼0.2,色觉障碍,视野检查有中心暗点及生理盲点扩大。
气血两虚中毒性弱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逾六十,善饮,皮肤白色,形体短小。主要症状为时常啖梨、呕吐、痰多、饮食少进、头晕昏闷、大便不通、夜梦不安,发作频率不一,或一日连发二次,或二日三日一发,或连发二日。脉洪,阴虚阳无所附,胃虚津少,血气已衰。病因病机为阴虚阳浮,胃虚津亏,兼年老体衰,疟药躁烈伤正。
气血两虚疟疾胃虚津少阴虚阳浮
查看详情 →
女,58岁,彻夜难眠近1个月,头晕,头隐痛,时心悸,夜尿频,食欲差。既往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病史。情绪抑郁焦虑,病程10年。舌苔厚,舌质紫暗,脉弦数。中医诊断为不寐,消渴。辨证为心肾不交,心神失养。
失眠气血两虚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头晕目眩,梦多易醒,心悸健忘,肢倦乏力,纳食无味,面色无华。病程3月余。舌质澹,苔薄白,脉细无力。中医诊断心脾两虚,心神失养。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神失养。面色无华,舌质澹,苔薄白,脉细无力。心悸失眠健忘,神乏食少,头目失养,肌肤失荣,脾气不足,运化失健。
失眠心脾两虚心神失养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烦躁气逆,早劳房事,冲任震动,脉数苔掯腻,体质硕长阴亏,脉弦数左弱,苔白,阴虚内热,冲气逆动,凛寒怔忡,阴阳两亏,虚脱见证,午后热汗,提动肝阳失眠,肝气撑动。
气血两虚失眠多梦疟疾后遗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48岁 女性 月经周期缩短,量多,持续1周,小腹不适,腰酸,带下色白,大便少行 舌薄黄,脉细 冲任失调,肝肾不足 舌薄白腻,脉细 舌薄腻,脉细 舌淡红,脉虚弦 舌薄,脉细
更年期综合征冲任失调肝肾不足月经紊乱
查看详情 →
李某,女,18岁,耳鸣持续月余。耳鸣如蝉,昼夜不止,劳则加重,伴头晕眼花,耳内空虚冷感,纳差腹胀,倦怠乏力,懒言怯动,健忘失眠。面色微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诊断为耳鸣,辨证为心脾两虚,清阳不升,耳失温养。
耳鸣心脾两虚清阳不升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入睡困难、夜寐不佳、易醒、口干口苦、胸闷、月经稀少、下肢作胀。中医病名不寐,证型为痰热不化、心神不宁,后转为肝胃郁热,再转为心火旺盛、肾水亏虚。望诊见舌红,苔薄黄或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入睡困难、多梦、面有青春痘,切诊脉弦滑或细弦。
不寐焦虑症心火旺盛肾水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阳痿半年。症见勃起时间短、早泄、脾气暴躁、阴囊潮湿、下肢酸重、小便黄赤、余沥不尽、口干欲凉饮、大便不爽、睡眠差。舌红、苔黄腻、脉滑稍数。中医诊断阳痿,证型湿热下注型。病位在膀胱、肝。病因病机为湿热下注,宗筋弛纵。
阳痿湿热下注肝气郁结脾虚
查看详情 →
经行衄血 胸胁作胀 夜寐欠安 肝气郁结 血热气逆 肝经郁火 阴虚肺燥 面色萎黄 舌红苔薄 黄腻 脉弦细 心血不足
经行吐衄肝郁化火血热气逆心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41岁,入睡困难伴睡眠不深20余年,加重1年。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诊断为郁证,证属心脾气血两虚。主症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左侧太阳穴跳痛、心烦急躁、胸闷、憋气、记忆力下降、乏力气短、周身酸痛、口干、口腔溃疡、嗳气、委屈、月经量少、经期错乱。病因病机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导致心脾气血暗耗。
心脾气血两虚失眠郁证脾虚
查看详情 →
76岁男性,主诉胸闷、气短、善太息,病程3年,10天前复发。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属气血两虚,肝气郁结。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象未提。心电图示Ⅱ、Ⅲ、aVF ST段水平下移,心脏彩超示心脏舒张功能减低,左室壁节段运动障碍。现病史见胸闷痛,气短,心悸,失眠,疲乏,口干,胁胀,食少,恶心,反酸,睡眠不佳,大便干。
气血两虚胸痹心痛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34岁女性,下腹部寒冷,阵发性疼痛,下腰部酸痛,头昏头晕,失眠多梦,全身乏力,月经前胸闷乳房胀痛,会阴部下坠感,月经提前,腹痛加重,量多紫红,超声示黏膜下子宫肌瘤。面色枯黄,舌质红边有红刺,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
气血两虚子宫肌瘤肝郁气滞面色枯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头昏头晕、全身无力、失眠、腰酸膝软、月经后推、经量减少,病程半年余。面色苍白,唇舌指甲澹白,精神萎靡,脉沉细而弱,舌质胖嫩澹,舌尖有红刺,舌苔澹薄白。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头昏头晕全身无力月经后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