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为右胸部肋骨骨折后出现恶寒、咳嗽、鼻塞流涕,病程1月。中医诊断为阴虚肺燥,痰凝气滞。望诊见舌上微布薄白苔,舌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头痛、潮热、烦躁、多汗。切诊见脉左沉弦细,右沉缓。
间质性肺炎阴虚肺燥痰瘀阻滞肺络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主要症状为反复咳嗽三十年,咯血两天,咯血总量约1800毫升。中医病名为咯血,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肺络受损,口苦烦躁,舌红脉弦,属肝火上炎,兼见口干无苔,提示阴虚不足。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反复咳嗽、咯血及病情变化,切诊提及脉弦。
肺结核咯血肝火上炎肾阴虚
查看详情 →
结喉旁及右手臂肿,溃而不敛,左脉细数,右寸关弦,不时汗出,形体怯弱。脉弦细数,阴火上升,齿痛,舌白少津。脉虚濡,舌滑白,湿热伤气,清窍不利。脉虚细,舌滑白,湿热犹存。脉虚细,疮口未敛。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湿热伤气、阴火上升、营液大耗。
疮毒未敛湿热伤气胃气不足阴火上升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气短、自汗。病程自1991年12月4日起。中医病名属颅脑损伤恢复期。证型为瘀血阻络,气阴耗伤,脑失濡养。病因病机为外伤导致瘀血阻络,气阴受损,清窍失养。望诊见面色苍黄,舌质淡暗、苔白。切诊见脉沉细弦。
颅脑损伤瘀血阻络气阴耗伤脑失濡养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主诉腹痛泄泻持续2个月,形体消瘦。西医诊断为局限性肠炎病,溃疡形成期,早期肠管狭窄。大便先软后稀,日3~4次,夹有少量粘液,无脓血及里急后重感,右腹拘痛阵发,进食后尤甚,纳差,时呕恶,口苦粘腻。舌苔薄黄,脉弦滞略数。辨证为劳倦伤脾,饮食失节,积滞不运,肝木乘之,虚中有实。
腹痛泄泻劳倦伤脾饮食失节积滞不运
查看详情 →
60岁男性,颈部发现肿块,右甲状腺有1.5cm×2cm肿块,质中等硬,表面光滑,可随吞咽移动。咽红,脉弦大而缓。辨证为劳累后感风挟痰,瘿气内发。复诊见肿块缩小,左上肢作痛,夜寐不熟,小便较多,脉细缓。三诊时肿块明显缩小,血压升高,头微晕,脉细缓。五诊时肿块尚有残留,左臂及无名指发麻,头微晕,鼻出血,多梦眠差,风阳不清。六诊肿块基本消失,风阳已平。
甲状腺腺瘤风阳不清颈项肿块头晕
查看详情 →
女,29岁,月经一月二至4个月,经色鲜红,质粘稠,量少,2~3日即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干欲饮,溲赤便结,婚后2年,近一年内连续2次妊娠40余日,如期而堕。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诊断为屡妊屡堕,伤损肾阴,阴不涵阳,虚火内生,冲任匮乏,经水枯涸。病机属肾阴亏虚,虚火内生。
月经先期肾阴虚虚火内生心悸少寐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女性。主诉喘憋反复发作2年,加重1个月。主要症状为喘息、憋气,痰黄黏稠,不易咳出,口渴欲饮,眠差,大便偏干。舌质黯红,苔黄腻,脉弦滑小数。中医诊断为喘证,属痰热蕴肺。病机为痰热蕴肺,肺失清肃。
喘证痰热蕴肺舌黯红苔黄腻
查看详情 →
张某女,39岁。泛酸胃胀2年。烧心泛酸,食道灼热感,胃脘胀满,时有胃痛,睡眠欠佳。舌暗,苔薄黄,脉沉细。吞酸(脾虚肝胃郁热)。脾虚肝胃郁热。肝气郁结,胃热上逆,脾虚失运,气机不畅。
吞酸脾虚肝胃郁热胃胀
查看详情 →
38岁男性,头昏乏力,腰府酸痛,苔色澹嫩,脉象细弦,血压170/100毫米汞柱,尿蛋白,血非蛋白氮升高,诊断为肾劳,证属气血不足,肝肾两虚。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弦。病程较长,有慢性肾炎病史,病情反复,肾功能受损。
肾劳气血不足肝肾两虚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反复发热1年,低热伴进行性消瘦,体重下降20kg。精神差,消瘦,全身乏力,上腹部时有不适,恶心,纳差,腰酸,午后低热,头晕,大便干。舌淡白,苔白,脉滑细。初诊辨证为脾肾两虚,正气不足。第二次复诊舌淡红,苔少,脉细弱,辨证为气阴两虚挟气滞。第三次复诊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辨证为脾虚。第四次复诊舌淡苔白,脉细,辨证为气血不足。第五次复诊辨证仍属气血不足。
胰腺癌脾肾两虚气阴两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王某,女,41岁。高烧不退,咳嗽阵作,咯痰色白,咽痛,口干喜饮,右腮肿大且痛,全身关节疼重。舌质暗红,苔白厚腻。脉沉弦数。证属身虚复感寒邪,风寒由表入里,化热伤阴。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重、咳嗽、咽痛、腮肿。二诊见手指、腕肘、肩关节串痛麻木,局部红肿,纳差、心烦不寐,面色萎黄,舌质暗边齿痕,脉弦滑。三诊头痛,急躁,心烦易怒,腹胀,纳差,舌淡苔白,脉沉细。四诊关节痛遇风寒或夜间加重,舌边红、苔白,脉左沉滑,右浮大尺弱。五诊指尖麻木,喜暖畏寒,遇劳腰酸,偶有头晕乏力,舌质稍淡,苔薄黄,脉沉细有力。证属脾虚气滞、气血不足,气血亏虚,寒湿阻络,阳气不足,脉络被风寒侵袭。
红斑狼疮气血亏虚寒湿阻络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女,48岁,间断乏力3年,加重1个月。舌红,中根部散布细小裂纹,苔薄黄中根部稍腻。脉细滑。证属肝肾阴虚、湿热内蕴证。既往AIH病史,现病史见全身疲乏无力,眼睛干涩酸痛,腰部痠痛,皮肤瘙痒,食欲欠佳,纳少,大便每日2~3次,质黏。实验室检查示肝功能异常,免疫球蛋白升高,抗线粒体抗体阳性。
肝肾阴虚湿热内蕴乏力眼睛干涩
查看详情 →
女,43岁。神疲,乏力,消化不良,极度虚弱。舌淡,苔白。脉细弱。气血亏虚,脾胃虚弱。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神疲乏力,消化不良,手脚软,脚肿,身瘦弱。脉细弱。脾虚证。脉沉弦,脉弦数,脉滑数。
气血亏虚脾胃虚弱脾虚证脉沉弦
查看详情 →
患者8岁,女性,反复咳嗽2个月余,伴刺激性干咳、咳黄黏痰、咽痛。口唇红,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中医辨证为哮咳,证属热证。病程中平素嗜好煎炸之品,既往有支原体肺炎病史。
反复咳嗽热证痰黄黏腻咽痛
查看详情 →
8个半月男童,高热无汗,咳嗽痰多,呕吐夹痰奶,食纳差,大便粘稠,精神萎靡,烦躁,呼吸不畅,喉间痰阻,喘促膈动,面色苍白,胸腹微满,脉虚,舌红无苔,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咽拭子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分离Ⅲ型腺病毒,胸透右上肺片状阴影,诊断为腺病毒肺炎,病程2周,表邪郁闭,痰饮阻肺,正为邪遏。
腺病毒肺炎外寒内饮痰饮阻肺表邪郁闭
查看详情 →
胡某,男,10岁,主诉心累心跳、睡眠不好、午后和晚上发低烧,病程自1974年12月起。主要症状包括午后低热、心跳过速、心部压痛、肩颈牵引痛、头昏眼胀、心中慌乱、睡眠差、周身发痒、小便发黄、进食及排便困难。脉象浮数,舌质红,苔黄腻。中医诊断为风湿热合邪,留连日久,化毒损阴,心阴受损,心阳易亢,阴液不足,筋脉失养,午后发热。
病毒性心包炎心阴受损心阳易亢阴液不足
查看详情 →
29岁男性,午后发热20余天,伴口干口苦、自汗盗汗、纳差干呕、大便稀溏、尿黄。舌红苔黄微腻,脉弦细数。湿热内蕴,少阳经腑同病,肝胆湿热证。舌质红,舌苔黄微腻,脉弦细数。
肝胆湿热湿热内蕴表里同病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患者,乏力、食纳一般、恶心、小便有臭味,病程自1965年起,持续约十年。面色黄白,疲乏无力,食纳不香,腰酸嗜卧。肝在肋缘下1厘米,质软光滑,脾未触及。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慢性肝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胁肋作痛,痰中夹红,清晨咳嗽,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咳血,证型肝肺不和,夹有瘀血,病因病机肝气郁结,瘀血内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胁痛、咳嗽、痰血,切诊见脉弦细兼涩,左关肝部弦数。
咳血肝阳不静肺虚瘀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