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5岁,男性。腹胀、尿血2周。多囊肾、多囊肝病史,肝肾功能受损,腰酸、腹胀、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面色暗滞,舌质黄、苔薄腻,脉细。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显露。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中医诊断尿血,鼓胀。辨证肝肾两虚,湿热交结,络脉受灼。
多囊肾多囊肝尿血鼓胀
查看详情 →
4.5岁男童,发热、咳喘、喉中痰鸣,病程2天。面色潮红,舌红苔微黄厚腻,脉滑数。发热高,咳喘气急,口渴烦急,尿赤便干。温邪入里,阳热亢盛,热壅肺胃,波及大肠。肺部湿啰音,血常规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高。
肺炎痰热壅肺腑实不通肺胃热盛
查看详情 →
男,33岁,腹胀1年,伴阳痿早泄。阳痿早泄9年前出现,腹胀始于去年夏季,饮食减少,食量不足250g。食后饱满腹胀、嗳气、上腹部坠痛、大便时干时稀、身体虚弱、疲乏无力、心慌。身体消瘦,面黄,脐周压痛。舌苔黄厚腻,脉迟无力,脉搏48次/分钟,左不及右。中医辨证为中气不足、肾气虚损。
胃下垂阳痿早泄中气不足肾气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尿血20天,伴尿道灼热、下坠不适、少腹偶痛、面色萎黄、精神萎靡、形体消瘦、日晡潮热、头晕喘闷、纳呆食少、大便数日不解。舌质澹,舌苔白微腻,脉濡弱不振。中医诊断为尿血,证型为热移小肠,兼气虚血亏,统血无权,虚实夹杂。
尿血热移小肠气虚血亏统血无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诉上腹痛反复发作3年,伴胃脘部有振水声。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胃部振水声、食欲不振、嗳气、自汗、失眠多梦、大便不爽、精神焦虑、形体消瘦。舌质稍红,苔白,脉沉弦。中医病名为肝胃不和,证型为肝胃不和,气滞湿阻。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横逆致脾胃受损。望诊见舌质稍红,苔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包括腹痛、胃部症状、食欲、嗳气、自汗、失眠、大便、精神状态。切诊见脉沉弦。
消瘦慢性胃炎肝胃不和气滞湿阻
查看详情 →
女,46岁,大便秘结3年余,大便如栗,4~5日1行,多食或受凉后加重,口干苦,体重减轻15kg,畏寒,浅表性胃炎病史。便秘(脾胃虚弱),舌淡苔黄腻,脉弦,舌淡苔薄黄,脉细。面色无华,嗳气,胃胀,畏寒。
便秘气血亏虚阳虚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女性。主诉左乳头干燥破裂如刀割,持续5天。病程5天。中医病名乳头破碎。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湿热素盛,外溢乳头皮肤,加之初产妇女乳汁不足,乳头内缩,小儿强力吮吸致乳头皮肤开裂。望诊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左乳头内缩,乳头皮肤破裂3处,其中一裂口延至乳晕,裂口上结有脂痂。舌苔黄腻,脉细弦数。
乳头破裂湿热内蕴气血两虚便结溲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女性。主诉纳差半年余。纳差、腹胀、嗳气、无矢气、形体消瘦。舌质澹,苔薄白。脉稍弱。中医诊断纳差,证型脾虚食滞证。病因病机为脾虚不运,胃不消谷,食滞积而不散。
形体消瘦纳差脾虚食滞证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1岁,女性。纳差、食欲不振,持续半年余。形体消瘦,体重下降10kg。食欲不振,无饥饿感,食量少,脘腹胀满,口苦,嗳气,乏力身倦,面色萎黄,大便干结,胃怕凉。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中部白厚,脉细弱。中医诊断纳差,病性为脾胃气虚,食滞胃腑证。
胆源性消化不良脾胃气虚食滞胃腑舌体胖大
查看详情 →
女性,34岁,胸痛、心悸、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呕酸、疲倦、失眠、消瘦,病程未明确。肾虚痰湿气滞。面色萎黄,舌苔厚腻,脉弦滑。胸痛、心悸、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呕酸、疲倦、失眠、消瘦。脉弦滑。
焦虑症肝胆虚火胆汁上溢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胃痛病史10余年。胃纳尚可,时有头晕,大便稀薄量多。舌质淡红,苔薄腻,脉细弦。中医病名胃反,证型气血两虚,脾虚肝郁。病因病机为胃病日久,脾胃虚弱,痰凝气滞,热毒血瘀。
胃反气血两虚脾虚肝郁胃纳尚可
查看详情 →
22岁男性,口渴多饮,小便频数量多11年,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头痛难寐,腰痛遗精,小便18次/d,量多浑浊,胃脘时痛,舌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胃火偏旺,熏灼于肺,肺胃之阴俱伤,病因病机为胃火灼肺伤阴,脾肾俱虚,肾阴被耗,肾阳亦衰。
尿崩症肺胃阴伤胃火偏旺脾肾俱虚
查看详情 →
女,72岁,阵发性脘腹撑胀、疼痛不适、恶心、胸闷、心慌,病程半月余。证属肝胃气火交郁,逆上冲胸,气血失畅。表情痛苦,脘胁胀满、隐痛,胸闷心慌,嗳气频作,口苦泛恶,纳差便干,舌黯,苔黄腻,脉弦滑。
胆心综合征肝胃气郁气火上冲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主诉心悸、气短、乏力、胸闷、善太息、口干咽痛。病程2周,因学习紧张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咽痛,治疗后热退,但出现心悸就诊。面色萎黄,咽部充血,舌红苔薄白而干,脉细数。中医诊断心悸,辨证气阴两虚,邪毒未尽。病因为外感风热之邪,邪毒侵袭,致心气阴亏耗,心失所养。
心悸气阴两虚邪毒未尽
查看详情 →
8岁女性患者,主诉发作性干呕1年。舌澹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痫病,病机为肝气郁结,木不疏土,脾失健运,痰气郁结胃肠。既往有产钳助产窒息史,发作间隔不规则,伴食少纳呆、形体消瘦。病程1年,发作持续约5分钟,无明显精神异常。
痫病肝气郁结痰气郁结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上吐下泻二日,双目塌陷,颜面消瘦,腹部凹陷,重度脱水,泻下如米泔样,两腿部掣引,头汗出,四肢发凉。脉搏有时不及,舌澹无苔。中医病名霍乱,证型阴阳俱脱,病因病机为瘟毒侵袭,清浊相干,津液暴亡。望诊见颜面消瘦,皮肤松弛而干,舌澹无苔。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吐泻交作,四肢厥逆。切诊见脉搏有时不及。
霍乱津液暴亡四肢厥逆阴阳俱脱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胃脘部疼痛十年,遇冷或天气变化易复发,疼痛喜按,热敷可缓解,伴腹胀嗳气、大便溏薄、白带、疲乏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而弦。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辨证属脾胃虚弱,寒滞中焦。
胃脘痛脾胃虚弱寒滞中焦腹胀嗳气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主诉食入即吐,病程2个月多。既往有胃痛病史,遇冷、遇怒即发。呕吐物呈黄绿色,有苦味,身体消瘦。面色憔悴,舌苔无异常,腹如舟状,按之柔软无压痛,脉沉细而微。中医诊断为胃失和降,虚气上逆。病机属虚寒,气逆上行。
胃失和降虚气上逆幽门不通胃阴虚
查看详情 →
64岁男性,小便频数伴消瘦2年余。形体消瘦,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双目干涩,纳呆食少,入睡困难。舌质淡,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消渴,辨证为脾肾亏虚,气阴两伤。
形体消瘦消渴脾肾亏虚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男,52岁,酱油色尿反复发作7年余,加重1个月,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头发稀落,唇甲澹白,夜寐不安。中医病名:气血两亏,血脉瘀阻。证型:气血两亏,血脉瘀阻。病因病机:气血两亏,瘀血内阻。舌澹而黯,脉细弱。舌澹苔黄腻,脉濡数。
气血两亏血脉瘀阻湿热瘀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