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女性,主诉心气不顺、情绪低落、咳嗽胸胁痛、大便日3次。舌紫暗,苔白,舌下脉络青紫,脉细弦。证属肝郁气滞,血气失和。病程未明确提及。
心气不顺肝郁气滞血气失和胸胁痛
查看详情 →
5岁男性,左耳流脓,发热39.7℃,精神萎顿,但欲寐,二便通畅,舌质青滑,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寒邪入于少阴肾经,肾开窍于耳,寒邪滞于耳窍,致左耳流脓。病机为寒邪侵入肾经,滞于耳窍。舌质青滑,脉沉细,提示寒邪内盛。二诊后发热退,脓液转稠,脉转弦数,舌质转红,病由寒化热。
脓液清稀中耳炎寒邪入肾肾开窍于耳
查看详情 →
患者中年女性,病程3年。主诉中耳炎,耳中流脓液,脓液清稀,不结痂,无臭味。中医病名中耳炎,证型属寒湿困脾,病因病机为久病伤阳,寒湿内生。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描述脓液性状及病程,切诊未提及。
慢性中耳炎脾虚湿阻寒性流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性别女。纳少运迟,形体瘦弱,恶寒发热,无汗,便利清稀,肠鸣辘辘,神萎,脘满泛恶清水。舌淡,苔白腻,指纹澹暗。中医病名寒湿泻,证型寒湿泻,病因脾虚,更伤寒湿。舌淡,苔白腻,脉象未提。
寒湿泻脾虚寒热无汗
查看详情 →
女,40岁,右耳反复流水一年,伴刺痒,流水清稀无腥臭味。外耳道湿疹。右外耳道口充血,稍水肿,外耳道皮肤增厚,色淡红,稍水肿,耳道分泌物为浆液性,鼓气光椎消失,变薄,表面粗糙不平,并有水分泌物附着。
外耳道湿疹脾虚湿盛阴虚内热耳道流水
查看详情 →
50岁女性,咳嗽痰黄,胸闷气短,夜不能卧,病程3月余。舌苔白中心稍黄。辨证属胃腑热炽,肺为邪热所扰。两肺痰鸣音不消失,大便粘滞不爽。
肺感染胃热痰热胸闷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女性。主诉痰饮宿恙七年,因气候骤变复发。主要症状为咳嗽气喘,吐痰清稀夹泡沫,心跳动悸,四肢倦怠无力,饮食无味。脉象沉弦,舌苔水滑。中医诊断为脾阳不足,水湿凝聚化为痰饮。
吐痰清稀痰饮宿恙脾阳不足水湿凝聚
查看详情 →
谢某,男,49岁。水肿反复发作5年,全身浮肿,按之没指难起,纳差,大便稀烂带白色粘液,小便短少。舌质淡暗,舌苔黄白相兼,脉沉细弱。肾脾阳气衰微。水肿、纳差、大便稀烂、小便短少。舌质淡暗,舌苔黄白相兼,脉沉细弱。
水肿肾功能衰退脾阳虚湿浊内蕴
查看详情 →
19岁女性,自汗、盗汗、失眠2月。情绪抑郁,寡言少语,夜寐梦纭,善忘,食少便溏,腹胀,月经不调,白带清稀。舌澹有瘀点,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盗汗,证属心脾两虚、气滞血瘀。
心脾两虚气滞血瘀失眠自汗
查看详情 →
湿疹 湿热内蕴 热盛于湿 发病急 病程短 皮肤潮红肿胀灼热 粟疹成片 水疱密集 渗液流津 瘙痒无休 舌质红 苔黄腻 脉弦滑数 湿热内蕴 湿重于热 皮肤轻度潮红 有澹红色或暗红色丘疹 水疱 轻度糜烂 渗出 结痂 脱屑 舌质澹 苔白腻 脉沉缓 脾虚血燥 皮损厚 皮肤粗糙肥厚 瘙痒 易渗出 抓痕 血痂 色素沉着 舌质澹 体胖 苔白 脉沉缓
湿疹湿热内蕴脾虚血燥瘙痒
查看详情 →
3岁半男童,主诉麻疹见点后腹泻。腹泻日4~5次,后增至十余次。体征见四肢、颈项、头面疹色淡红,胸背疹点稀疏,腹部冰凉,大便清稀,形神困倦,发热肤润,气息急促,脉数无力,苍白。麻疹初透,里虚,正气尚有抗邪外出之机。
麻疹里虚正气抗邪
查看详情 →
60岁男性,咳嗽二十余年,加重并气喘气短半年。咳声低微,痰白清稀,咳吐不利,畏寒肢冷,汗出,腰酸腿软,大便干结。舌澹苔白,脉沉弦细弱。辨证为肺肾阳虚,肾不纳气,下虚上盛。
痰白清稀肺肾阳虚肾不纳气下虚上盛
查看详情 →
24岁女性,产后10天,乳汁自出2天,质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神疲气短,头晕心慌。舌质澹,苔薄,脉细弱。中医病名乳汁自出,证型气血虚弱。望诊舌质澹,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神疲气短,头晕心慌。切诊脉细弱。
乳汁自出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颈后生疖,疼痛麻木,病程半月,病情进展迅速,肿块溃破,伴发热恶寒,全身骨节酸痛,饮食减少,彻夜不眠,大便数日不解,小便短少。精神萎靡,语音低微,面色苍白。颈后见4厘米×8厘米×8厘米肿块,溃破流脓,疮口平塌,周围紫滞,根脚散漫,触痛明显,颈部活动受限,淋巴结肿大。中医诊断疽毒内陷(干陷)。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疽毒内陷气血两虚毒邪盛高热恶寒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咳嗽时作,冬令为甚,病程十年余,近三周加重,痰多色白质稀,咽痒作干。舌红苔薄,脉细。证属气阴不足,肺肾亏虚,痰浊内生,肺失宣降。舌红苔薄,脉细。复诊时咳嗽已止,痰少色白夹沫,神疲乏力,苔薄舌红脉细。
咳嗽肺肾亏虚气阴不足痰浊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女性。主诉左手第二至五指被机器轧断,伤手拇指肿溃,脓水淋漓,诊断为骨髓炎。症状包括拇指外伤断后肿溃、屈伸障碍、疮面晦暗、脓液不多。体征为面色㿠白、形瘦、精神倦怠、纳差少寐。舌质澹,脉象沉细。证属断指后失血过多,兼精神抑郁伤脾,脾胃虚弱,气血亏虚。
骨髓炎气血亏虚脾胃虚弱精神抑郁
查看详情 →
患者患附骨疽,脓液成熟未能自然排出,溃烂后脓液进入腹中,精神昏聩,饮食药物难吸收。诊脉细如蛛丝,气息奄奄。
附骨疽脓液内陷气血亏虚神昏
查看详情 →
张某,女,33岁。主诉月经量少10年,经来白带清稀有异味。病史显示1997年行卵巢囊肿切除术,术后月经量减少,经期9天,近2月月经提前5天,经后腹微痛,气短,乏力,胸闷。舌红,苔薄,脉细。二诊时经期量少,无血块,经前头痛,气短胸闷,五心烦热,偶心慌。舌红,苔少津,脉细。三诊时两次行经量仍少,自觉胸闷、憋气、心慌、眠差、大便干。舌暗红,苔黄,脉细滑。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月经量少阴虚内热气滞血瘀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30岁,腹泻2天,日十余次,泻下清稀、腹痛、肠鸣、腹胀、呕恶、恶风、头痛、肢酸、不思饮食、口干苦、尿短黄。舌尖红,苔黄腻,脉濡细。诊断为腹泻,辨证为外感风寒挟湿。
腹泻风寒挟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女性。主诉近半年来月经周期提前。病程半年,近2月月经周期提前10天,两月内行经三次。中医病名月经先期,证型肾气不足,病因病机为肾气不足,冲任不固。望诊见舌质澹嫩,舌下络脉瘀滞;问诊见腰膝痠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切诊见脉沉细滑。二诊舌质澹红,脉沉细;三诊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弦;四诊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
月经先期肾气不足血热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