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8岁,男性。身目发黄,腹大如鼓,腹壁绷急,青筋隐现,按之疼痛,有振水声,胸高气促,思食而不多食,稍多食则腹胀加重,大便干结,小溲黄赤量少。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肝肋下五指半,脾肋下四指。病为湿热困脾,水气壅塞,肝郁不达,脉络瘀阻。
湿热困脾黄疸腹水肝郁不达
查看详情 →
男,76岁,纳差,进行性消瘦,轻度腹胀,肝区不适感,肝右叶肿物,少量腹水,面色萎黄无华,人体消瘦,肝大,腹水症(±),下肢浮肿,舌质红,黄腻苔,脉细滑,肝郁脾虚,湿热内结,肝右叶肿物,AFP>350U,ALT 86U/L,HBsAg(+),HBeAg(+),HBcAg(+),总蛋白5.6g,白蛋白2.6g,AGT131,LDH240。
原发性肝癌肝郁脾虚湿热内结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遍体浮肿,小溲短赤,欲溺不爽。病程反复,肿胀愈而复发。湿热困脾,脾阳失运,脾阳已衰,中气不运,三焦无分化之权,肺脾同病,膀胱气化不利,三焦受困。面色萎黄,舌苔微白而腻,脉濡细,重按无力,腹满如鼓,两足浮肿,按之没指,小溲不通,气逆,胸痞,心悸,咳嗽多痰,溲少。
湿热困脾脾阳失运脾阳已衰中气不运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9岁。主诉足软无力,身重如山,心悸,小溲短赤,手足冒汗。舌苔白腻,脉象濡缓。中医诊断为湿热浸淫,气血不运。病因病机为湿热浸淫经脉,郁遏生热,气血运行不利,筋脉肌肉失却濡养。
足痿湿热浸淫气血不运关节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主诉脘堵腹胀,两胁刺痛,食欲不振,便溏乏力,时而低热,齿衄或皮下瘀斑。病程1年。中医诊断鼓胀。证型肝肾不足,气滞血瘀,湿热余邪未尽。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食欲不振、便溏、低热、齿衄、皮下瘀斑。切诊未提及。
鼓胀肝肾不足气滞血瘀湿热余邪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高烧八天。主要症状为高烧、恶寒、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恶心欲吐。病程八天。中医辨证为发热,证属湿热内蕴,病因病机为邪困卫阳,阻遏脾胃。舌质红,苔薄黄,脉缓。
湿热困脾高烧邪困卫阳水湿下趋
查看详情 →
女,4岁半。疲乏,纳呆,腹胀痛,烦躁,夜卧不宁,夜汗多,便溏,尿黄。湿热困脾,肝气不舒。舌边尖红,苔薄腻,脉弦。谷丙转氨酶升高,表面抗原阳性。肝肋下2厘米,质软,略压痛。
湿热困脾肝气不舒便溏腹胀夜汗烦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男性。主诉口腔臭味1年余,家中10天。主要症状包括口中黏腻、不欲饮食、口中烧灼感、进食后不易消化、腹胀、夜寐欠安、易惊醒。舌苔黄腻,舌体胖边有齿痕,色质红。脉滑。中医诊断为口臭脾胃湿热证。病因病机为脾胃湿热蕴结,气机逆乱,郁而化热,上熏于口。
口臭脾胃湿热
查看详情 →
男,45岁,身目发黄,腹大如鼓,青筋隐现,腹痛,有水声,胸腹憋闷气短,食欲差,便秘,小便短赤。湿热蕴结困脾,情志抑郁,气机阻滞,肝失调达,脉络瘀阻。面色晦暗,舌苔黄腻。脉弦滑。肝硬化腹水,属臌胀范畴,气滞水蓄血瘀,肝脾肾三脏受累。
湿热困脾臌胀气滞血瘀肝脾肾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主诉发热咳嗽13天。中医病名病毒性肺炎,病机为痰、食、热所阻。望诊见颜面皮肤干燥,眼无神,咽红。舌红苔黄,脉沉数。问诊提示病程较长,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腹胀满。切诊见脉沉数。
湿热困脾病毒性肺炎痰热阻肺胸中结硬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患者,主诉腹痛、大便脓血3个月。初病时发热、腹痛泄泻、呕吐,大便夹脓血,里急后重。病程中大便果酱色,气腥臭,面色黄白,肌瘦如柴,精神倦怠,伴有低热。粪检发现阿米巴原虫(十十)。病因内伤饮食不洁,外感暑湿疫毒。病机宿食与湿热壅滞胃肠,气血瘀滞。望诊面色黄白,舌红。闻诊大便气腥臭。问诊腹痛、脓血便、里急后重、低热、肌瘦。切诊脉象细缓。
湿热困脾腹痛便脓血里急后重
查看详情 →
10岁女性,反复脐上疼痛半年余,发病时间2000年冬季,腹部疼痛以脐上、胃脘下为主,进食后加剧,面色苍黄,消瘦,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差,泛酸,口甜,大便烂,舌澹红,苔黄腻,脉细滑,中医诊断胃痛,证型脾虚湿热,病因病机脾虚湿热,望诊面色苍黄,舌象澹红,苔象黄腻,脉象细滑。
胃痛脾虚湿热寒热夹杂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4岁,男性。主诉包括咳嗽、气短、纳差、心烦、恶心、疲乏无力、左手浮肿。舌苔黄灰厚,脉弦大紧数。中医诊断为暴咳,证型为气阴两虚,湿痰蕴郁,升降失职证。病因为气阴两虚,湿痰蕴郁,三焦升降失职。既往有糖尿病病史。辅助检查显示双肺间质性肺炎,双肺肺气肿。
糖尿病气阴两虚湿痰蕴郁升降失职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产后五天发热,左下肢急剧肿胀、沉重、木痛、皮肤青紫、出血点,体温39℃,咳嗽,白细胞升高,右下肺密度增深阴影。神志清醒,面潮红,舌黯红,苔黄腻,脉滑数重按无力。脘腹闷胀,纳差,尿少。血脉瘀阻,瘀久化热入里,正虚邪实之脉痹,肺热咳嗽。
湿热困脾产褥感染重度贫血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纳食不香3周余。湿热困脾,运化失司。舌苔黄腻,脉弦滑。
湿热困脾运化失司纳食不佳肝功能异常
查看详情 →
消渴 足膝痿弱 躁急 气阴两虚 炽热偏盛 胃热下传于肾 心火灼肾 病程未明 舌象未明 脉象未明 面色未明 声音未明 气味未明 病史未明
消渴气阴两虚胃热心火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0岁。神疲乏力,巩膜黄染,面色晦暗,体质消瘦,胃脘及腹胀满,恶心不欲食,大便溏,低热,小便深黄,舌质红,苔滑,脉濡数。彩超示脾厚,有小量腹水,肝弥漫性改变。肝功能示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中医辨证为肝胆气郁,湿热蕴结,湿盛于热,脾为湿热所困。
湿热困脾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脾失运化
查看详情 →
患者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病史,右上腹阵发性疼痛,压痛显著,右上腹有肿物,体温39℃,大便水泻,舌苔白厚,脉滑数。证属气滞血瘀,脾湿困阻,运化失司。右上腹肿硬且痛,大便水泻,脉滑数。巩膜不黄,血压150/80mmHg。右上腹直肌紧张,发热,有时觉冷。
湿热困脾胆囊炎气滞血瘀大便水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肝炎5年,近3个月出现腹水。现病史示腹部胀大如鼓,腹壁青筋暴露,腹坚满,按之无凹陷质硬,胸脘胀闷,食欲不振,下肢浮肿,大便干燥,小便量少,月经量多。体检示肝下缘在肋下3cm,质硬,腹部有移动性浊音,腹围98cm。B超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大。中医病名臌胀,证型属肝脾肾功能失调,病因病机为湿热未清,瘀血阻络,水湿内停。望诊见腹胀如鼓,舌象未提。闻诊无特殊。问诊示症状及病史。切诊示肝质硬,脉象未提。
肝硬化腹水肝脾肿大脾大
查看详情 →
患儿腹胀、大便稀溏反复2个月,食欲减退,腹胀进食后明显,每日解稀溏大便3-4次,黄色泡沫状,夹未消化食物,口稍干,饮水不多,无发热、咳嗽,时有烦躁,小便尚可。发育较差,舌苔黄稍腻,指纹紫红色,已过气关。中医诊断走胎(湿热困脾)。
湿热困脾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