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57岁,男性。主诉失眠2周,主要症状为入睡困难、早醒、白天软弱无力、头昏胀痛。病程2周。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型为冲跷二脉失调型。体征见面色带青黑,舌质澹,厚腻,中心色黑而润,脉弦缓重压无力。
失眠冲跷失调气逆上冲
查看详情 →
患者19岁,女性。主诉抽风病,发作时牙关紧闭,四肢抽搐,昏迷不省人事,持续0.5至1小时,或用冰水喷百会可醒。病情发展出现精神失常,狂言怒骂,不识亲常,照镜扮鬼脸,赤身露体。体征见眼神呆钝,语言语无伦次,行为咬指甲,面色红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辨证为痰火上扰。
精神分裂症痰火上扰抽风病牙关紧闭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左侧拇趾红肿热痛20余天,夜间加重。左拇趾及足背和内踝红肿,局部压痛明显,皮肤呈暗红色。脉弦数,舌质红,舌苔黄腻。中医诊断湿热痹(痛风性关节炎),证属瘀毒留滞,湿热下注,气血痹阻。
痛风湿热痹瘀毒留滞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男,57岁,四肢震颤明显2年余。震颤初发于左侧上肢,呈“N”字形进展,波及右侧下肢,面部表情呆板,书写缓慢,行走步幅小,慌张步态,轮替动作减慢,动作停顿,日常活动缓慢。舌红苔黄腻,脉数。中医诊断颤证,病机为湿热内蕴,上扰脑神,四肢失用。
颤证湿热内蕴肝风内动心阴虚
查看详情 →
26岁男性 主诉游走性关节酸痛伴发热 病程12年 舌薄黄 脉数 邪伏深隧 邪恋骨分 络道空疏 营卫不和 髋部腰骶部压痛 伏兔部酸胀 左足跟肿痛 心悸
游走性关节痛发热腰骶痛心悸
查看详情 →
男,58岁,左侧瘫痪2年。舌苔薄白,脉弦滑,血压220/120mmHg。左上肢拘急,肌萎缩,左下肢肌力减低,左侧肢体浅感觉减退,左侧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消失,左侧上下肢生理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眼底动脉硬化性改变。左侧面部浅感觉弱,闭眼力减弱,鼻唇沟变浅,露齿口角右牵,伸舌左偏。中医辨证为痰湿内蕴,痰火内发,痰浊阻窍,气血瘀滞,经络不通。
中风后遗症痰湿阻络气血瘀滞筋骨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男性。主诉失眠1年余,近半月加剧,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梦中惊醒、彻夜不眠,伴头昏头痛、倦怠乏力、胸闷气短。中医病名失眠,证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阴阳失和、卫气不得入阴。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及失眠、头昏、倦怠、胸闷。切诊未提。脉象未提。
失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胸闷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左侧半身不遂病程七月余。患侧臂痛挛急,仅能抬至胸部,手指不能屈伸,下肢走路困难需搀扶。舌质澹润,苔白,脉沉细。辨证为气血两虚,筋脉失养。
中风后遗症气血两虚筋脉失养脉弦细
查看详情 →
李某,男,16岁。右侧口眼歪斜2天,右侧面部麻木,口角流涎,右眼不能闭合,口角歪斜,右侧面部感觉减退。舌深红,苔黄腻,脉浮数而滑。面瘫。风邪痰热,上犯头面,阻滞阳明脉络。面色正常,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而滑。自觉身热、烦渴。
面瘫风邪痰热肝风内动湿热内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8岁。左侧瘫痪2年。神志清,舌苔薄白,脉弦滑,血压220/120mmHg。左上肢拘急,肌萎缩,左下肢肌力减低,浅感觉减退,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消失,腱反射亢进。面部左侧浅感觉弱,闭眼力减弱,鼻唇沟变浅,露齿口角右牵,伸舌左偏。眼底动脉硬化。中医辨证为痰火内发,痰浊阻塞孔窍,气血凝滞,经络不通。
脑出血后遗症痰火内发痰浊阻窍气血凝滞
查看详情 →
女性,28岁,右侧偏头痛6年,病程较长。主诉右侧偏头痛,右枕及颞侧部搏动性跳痛,每周发作2~3次,伴体位性眩晕、恶心呕吐。舌质暗,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为头痛,病机为肝失条达,气机不调,经气紊乱,脑络阻痹,清阳不运,脑海失营,阳跷、阳维脉气失调。
偏头痛肝气郁结阳跷脉失调阳维脉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感冒后出现口歪眼斜、口禁不开、食水难进、四肢麻木、卧床不起、双耳失听、不能言语。中医诊断为中风不语,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邪气入络,经络阻滞。望诊见口眼歪斜,舌象未提。闻诊见言语不能。问诊见高烧后出现上述症状。切诊见脉象未提。
中风不语颜面神经麻痹颜面神经损伤脑淤血
查看详情 →
林某,13岁,主诉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不省人事,每周发作3~10次,每次持续3~5分钟,缓解后头昏嗜睡。中医病名癫痌,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七情失调、先天不足、跌打损伤、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暴受惊恐,导致心肝脾肾脏气失调,气机逆乱,痰浊及郁火内生。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发作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
癫痌肝风内动痰浊内生心肾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失眠伴心慌胸闷两月余。现病史示夜间梦多易醒,疲倦乏力、烦躁、精神恍惚,伴有心慌胸闷、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纳差。体格检查示面色少华,舌质澹红、苔薄,脉细弱。中医诊断不寐,证型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气血亏虚,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见上述症状。
不寐心脾两虚气血亏虚神疲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双下肢震颤6~7年。中医诊断颤证,证型为肝肾阴亏,风阳妄动,二跷失常。主要症状为双下肢震颤间歇性发作,每日2~3次,每次持续2小时左右,伴面赤、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语声低微。舌质嫩红,舌苔厚,脉细滑。
帕金森病肝肾阴亏风阳妄动震颤发作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精神失常4年余,哭笑无常,躁扰不宁,语无伦次,神志不清。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诊断为癫证(精神分裂症),病机为痰蒙心窍、扰乱神明。
精神分裂症痰蒙心窍神志不清烦躁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多关节疼痛、肿胀4年余,加重4天。双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双踝关节肿胀压痛,晨僵超过1小时。舌澹暗,苔白腻微黄,脉弦细。中医诊断尪痹,证属肝肾亏虚、瘀血阻络,后转为肝肾亏虚、湿热血瘀。
类风湿关节炎肝肾亏虚湿热血瘀尪痹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右侧眼睑下垂8月余,伴眼球活动不利。双侧眼睑下垂,不能上抬,眼球活动欠灵活,形体瘦弱,面色欠华,动甚则胸闷憋气。舌红苔薄黄,右脉滑而小数,左脉弦细小数。中医病名睑废,证型脾胃虚弱,清气不升,阳娇失荣。
重症肌无力睑废脾胃虚弱清气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8岁,癫痌10日,伴有眩晕跌仆、尖叫声、右手足搐搦,日发5~6次。舌象薄浮腻,舌尖微颤,脉短涩。辨证为相火夹痰与湿热并患。二诊症状为癫痌发作在白天,每日3~4次,厥仆搐搦。三诊搐搦仍发作数次。四诊癫痌搐搦发作3次,精神较佳,饮食亦可,脉弦滑,舌薄燥微黄。五诊发作1次,右肢振颤,呕出痰涎甚多,夜卧不酣。六诊夜卧软安,脉缓,舌润。八诊8日未发作,病势已稳,略感头痛,舌滑而胖,脉细滑。九诊癫痌未曾发作,神色转佳,头痛未除,舌颤已减。
癫痌风痰在络相火夹痰湿热并患
查看详情 →
男,35岁,间断性意识障碍16年。痫病,气滞痰凝。舌淡胖,苔薄微腻,脉沉细弦。发作时面色青黄或苍白,口唇发紫,瞪眼,意识丧失,肢体乏力或僵硬,不自主运动,流涎,小便失禁。病程16年,出生时难产,有新生儿窒息史。病因病机为气滞痰凝,惊则气乱,津液失布,清窍失养,气血不畅。
痫病气滞痰凝气血不足肝郁不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