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80岁,主要症状为记忆力衰退10余年,加重5年。中医病名痴呆,证型髓海不足,痰浊蒙窍。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示记忆力衰退及病程,切诊未提。
痰浊蒙窍阿尔茨海默病痴呆髓海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心前区疼痛伴心悸20余年。病程20年,天冷、生气、劳累时发作频繁,持续3~5分钟可自行缓解。中医诊断胸痹,证型为痰瘀互阻,肝气郁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周身疼痛、肿胀、颈部以上汗出明显、夜尿频、多眠、骑车及说话时即可入睡、打鼾、高血压。切诊见脉弦硬,舌质澹偏暗,苔白湿厚。
痰浊蒙窍心肌缺血痰瘀互阻肝气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头晕头痛,胃痛泛酸,纳谷不香,胸闷气短,心痛及背,畏寒肢冷。舌紫黯,苔黄腻,脉沉滑。辨证为眩晕、胸痹,痰浊蒙窍,瘀阻络脉证。病位在心脾脑。痰浊中阻,痰浊蒙蔽清窍,瘀阻脑络、心络,痰瘀阻痹,卫阳不温四末。
痰浊蒙窍脑垂体瘤术后瘀痹阳气心阳不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情绪郁闷心烦,幻听严重,恐惧胆小,睡眠差,尿频,便秘。舌边尖红苔稍腻,脉细弦。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郁化火,心神失养,后转为肝郁化火,痰热扰神,最终为心神失养,脾虚失运。望诊见舌边尖红,舌显暗红,舌红苔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情绪异常、幻听、恐惧、睡眠障碍、二便异常。切诊见脉细弦、脉弦滑、脉沉细小弦、脉弦、脉缓。
痰浊蒙窍幻听情绪不稳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主要症状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眼胀、唇舌麻木、右侧下肢活动不利。舌黯红有瘀斑,苔黄腻,脉弦滑。辨证为眩晕,痰浊蒙窍,瘀阻脑络证。病位在肝脑,病因病机为痰瘀风扰,脑窍被蒙。检查示右侧肢体肌力Ⅱ°。
痰浊蒙窍眩晕瘀阻脑络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女性。主诉精神抑郁,易着急生气,困倦,易出汗,怕冷,大便3~4日一行。病程自2002年秋起。中医病名属郁证,证型包括肝郁化火,灼伤心肾、痰浊蒙窍,心神失养、气阴不足、郁热伤津,余痰尚存。望诊见舌象暗红而干或暗红,闻诊未提及,问诊涉及精神状态、情绪、排便等,切诊脉象沉弦、沉小弦、沉细、沉缓等。
精神抑郁肝郁化火心神失养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头晕、头胀伴胸闷、胸痛2年,近月加剧,伴口苦、身重、善太息、大便黏滞气秽。面色晦暗,形体肥胖,舌红、苔黄腻干、舌下瘀紫,脉弦细。中医诊断为气火上逆,痰瘀痹阻。辨证属痰浊蒙窍,肝气不舒,肝郁化火,痰瘀痹阻。舌象红、苔黄腻,脉弦细。
痰浊蒙窍高血压肝火上逆痰瘀痹阻
查看详情 →
17岁,癫痫反复发作3年,加重2个月。双膝关节痛甚时引发癫痫,发时神志不清,四肢抽搐,颈项强直,喉中痰鸣,口吐涎沫,3~5分钟缓解,醒后如常。双膝关节疼痛,癫痫时有发作,心情抑郁,失眠健忘,心悸不安,神疲乏力,腰痠腿软,便干不爽。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尺部弱。痫病,肾气不足,脑窍失养证。肾气不足,清阳不升;肾气不足,心神失养;气虚推动乏力。病位在肾脑。
痫病肾气不足脑窍失养痰湿阻络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表情呆滞6月余。神呆不语,老年斑迭出,巩膜暗红血丝,舌紫黯苔少,脉细弦。诊断为痴呆,辨证为肾虚肝郁,兼痰瘀互阻证。
老年痴呆肾虚肝郁痰瘀互阻神呆不语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男性。咳喘反复发作25年,神志模糊2小时。咳喘、神志不清、喘息汗出、口唇紫、耳轮青紫、痰声辘辘、小便量少、大便秘结。脉数。中医诊断肺胀,喘昏。辨证痰热腑实,神昏窍闭。
肺胀喘昏痰热腑实神昏窍闭
查看详情 →
7岁男童,反复昏仆,双目上翻,口吐涎沫,牙关紧咬,四肢抽搐,发作后自行醒转,病程2年。面色少华,舌澹红苔薄腻,脉细弦。辨证为痰浊蒙窍,病因病机为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节或外感风邪,引动伏痰,痰阻经络,上逆窍道,清阳被蒙。
痰浊蒙窍癫痫痰痫脾常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症为痫证,发作频繁,每月4~5次,持续5分钟左右,神情呆滞。舌质澹黯,舌苔薄白,脉沉细弦。中医诊断为痫证,证属肝风内动,痰浊蒙窍。望诊见舌质澹黯,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作频繁,病程10年。切诊见脉沉细弦。
痰浊蒙窍癫痫肝风内动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女性,纳呆、恶心20天,病程20天。主诉纳呆、恶心。中医病名纳呆,证型痰湿中阻,肝郁脾虚。面色正常,舌苔白腻,脉弦滑。问诊提示失恋后心烦、急躁易怒,纳呆,恶心,嗜睡,大便干。切诊脉弦滑。
痰浊蒙窍纳呆肝郁脾虚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主诉情绪低落、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属郁证,证型初为肝郁化火,灼伤心肾,后转为痰浊蒙窍,心神失养,再转为气阴不足。舌象黯红,脉象沉小弦、沉细、沉细小弦。病机涉及肝郁、火盛伤阴、痰浊、气阴不足。
痰浊蒙窍抑郁症肝郁化火心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头目眩晕,头重昏蒙,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象弦滑。辨证为痰湿中阻,蒙蔽清窍,证属胃失和降,痰浊蒙窍。病位在脾胃。诊断为眩晕,原发性高血压病Ⅱ级。
眩晕痰湿中阻脾胃失和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0岁,男性。主诉秽语抽动症3年余,症状为抽动,喉中音响时作。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中医病名为抽动症,证型为脾肾不足,痰浊蒙窍。病因病机为脾肾不足,痰浊内生,蒙蔽清窍。望诊见舌红苔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抽动、喉中音响、口干欲饮、易怒、固执、畏热,切诊见脉滑数。
痰浊蒙窍秽语抽动症脾肾不足脉滑数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为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头痛呕吐、不省人事。病程短。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痰浊蒙蔽清窍,热结肠腑。体态较胖,昏朦嗜睡,呼之不应,鼾声气粗,喉间痰鸣,口角流涎,腹部胀满,尿色黄,未解大便。舌质暗红,舌苔秽垢黄腻。脉弦滑微数。
痰浊蒙窍脑出血热结肠腑昏朦嗜睡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主诉头痛头晕、言语不利、视物不清、左侧肢体活动受阻、胸闷憋气、颈项僵硬、心烦易怒、不能行走、下肢疼痛、夜卧不宁、大便干燥。舌黯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证属痰浊蒙窍,化热灼络。病因病机为饮酒过量,热灼脑络致出血,痰凝脉道,痰热上扰,热伤津液。
痰浊蒙窍脑出血中风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21岁男性,间断性抽搐10年余,发作时双目斜视,牙关紧闭,流涎,四肢强直性抽搐,神志不清,约数秒至3分钟缓解,缓解后头昏乏力,全身困痛,纳食二便正常,心烦急躁,夜寐不安,神志恍惚,思想不集中,反应迟缓。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痰浊蒙蔽清窍之痫证,病因病机为七情失调,痰浊内阻,气机逆乱,引动伏痰而发病。
痰浊蒙窍癫痫风痰火盛
查看详情 →
84岁女性,左侧肢体乏力,言语含煳,行走困难,表情澹漠,反应迟钝,恶心欲呕,右足背瘀斑,小便频,大便数日未解,胃纳睡眠欠佳。神清,左侧肢体废用性挛缩,活动时肌颤,伸舌无力,舌暗偏红少苔,脉缓少力。中风病——喑痱,下元虚衰,痰浊蒙窍证,肾元虚衰,气虚血瘀。
痰浊蒙窍脑梗死喑痱肾元虚衰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