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8岁。主诉胸痛、胸闷、气短1年。病程1年,劳则加重,伴心慌、乏力、善太息、食少、睡眠欠佳。面色不华,形体消瘦,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胸痹(冠心病),瘀血痹阻型。心电图示心肌劳损,冠状动脉供血不良,血脂异常,脑血管弹性减退,眼底动脉硬化Ⅱ期。
瘀血痹阻胸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后背疼痛、沉重,与血压高相关。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现病史见口苦、口干、大便干,舌暗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为胸痹瘀血痹阻痰热内蕴。体征一般情况可,心率72次/分,心律规整,双肺清,腹软,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示心脏彩超正常,心电图V2-V5 ST段压低。
高血压冠心病胸痹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右下肢深层浮肿半年,肿胀逐渐上延至足部和髀关,无明显凹陷,局部重按有压痛,步履牵强。胫骨中端右侧皮肤有紫斑,舌有紫色,舌下络脉粗肥而曲张,脉象沉涩。中医诊断为脉痹,证型为瘀阻络脉,病机为血行不畅,瘀血痹阻。
脉痹瘀阻络脉血行不畅深部静脉炎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双手指及双足趾遇冷苍白15年,关节肿胀5年,发紫、冰凉3年,右肘及指关节疼痛1年。舌质暗,苔薄,脉沉。系统性硬化病诊断明确,中医辨病为“皮痹”,辨证为“寒凝血瘀”证。舌紫苔薄,脉浮。
皮痹寒凝血瘀心阳不振风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语言謇涩20天。头晕、耳鸣、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黄、大便干硬。形体肥胖。血压166/96mmHg。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右鼻唇沟变浅,伸舌右歪,右侧上下肢肌力Ⅲ级,右侧腱反射亢进,右侧浅感觉减退,右侧病理征阳性。颅脑CT示左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中医诊断中风病(恢复期)。辨证风痰上扰,瘀血痹阻脑络,六腑气郁。舌质稍黯红,苔白,脉弦细。
中风病缺血性卒中高血压病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左肱骨干中1/3横断骨折,病程较长,X线片示断端分离约1/3厘米,无骨痂生长,骨折线清晰。局部轻微肿胀,皮色紫暗有瘀斑,压痛,纵轴叩击痛阳性,舌边有紫点,脉象沉涩。中医诊断为瘀血痹阻型。病因病机为瘀血阻滞,影响骨痂形成。四诊信息显示舌边紫点,脉沉涩,局部瘀斑及压痛。
瘀血痹阻型骨折迟缓愈合骨膜损伤软组织损伤
查看详情 →
患者面瘫1周,口眼歪斜,鼓腮漏气,夜寐多梦。舌澹红胖大,苔薄,脉沉弱。既往史有耳鸣如蝉10余年。辨证为素体较虚,营卫失和,风痰瘀血痹阻局部经脉。舌澹暗胖大,苔薄,脉沉弱。素体虚弱,脾居中央而统四方。
面瘫营卫失和脾虚风痰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胸闷胀痛。病程10月。中医病名胸痹,证型痰浊痹阻。病因病机外感寒邪,痰浊痹胸。舌象舌苔白滑。脉象脉浮弦滑。
胸痹痰浊痹阻寒邪袭表气滞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女性。主诉腰痛3年,近期加重,仍可农作。腰椎间盘突出症。CT示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右大肠俞、秩边、承山压痛,直腿抬高左80°,右45°~60°。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较长,属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机涉及瘀血痹阻经脉,肝肾亏虚,气血不足。
腰椎间盘突出症气血瘀滞肝肾亏虚筋痹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左肩关节疼痛7个月。舌淡红,苔薄黄,右脉弦滑,左脉沉细滑。诊断为肩痹病,证属瘀血痹阻。病因为外伤后未及时治疗,劳损加重,导致肩部软组织损伤,伴积液。
瘀血痹阻肩痹病
查看详情 →
男,53岁,咳喘、呼吸困难,动则加重,反复发作6年。咳嗽、气短,痰多白黏,喘息,爬一层楼梯则喘甚。双下肺可闻及湿罗音。舌暗红苔白腻,脉细弦。气虚血瘀、痰浊内盛、肺络痹阻。肺间质纤维化。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气虚血瘀痰浊内盛肺络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肌肤板硬萎缩、关节疼痛1年余。全身皮肤变硬萎缩,面部及四肢皮肤紧贴于骨,不能捏起,面纹消失,张口困难,鼻尖呈鹰嘴样,口唇变薄,手指僵硬如鸡爪样,关节疼痛僵硬,皮肤欠温,纳差,乏力,畏寒。舌质澹暗,苔薄白,脉沉细弦。证属气血亏虚、肌肤失养、寒凝血瘀。
瘀血痹阻硬皮病气血亏虚寒凝血瘀
查看详情 →
53岁男性,主诉头痛、头晕3年,紧张或用脑过度时加重,如刺,形体偏胖,舌暗红,边尖发紫,口干,脉沉弦涩。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脑血流图示脑动脉硬化I度。辨证为痰蕴血瘀,痹阻清宫。
高脂血症痰浊血瘀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42岁女性,主诉口、眼、鼻、咽喉干燥、阴道干涩3年余,加重2个月。现症见双目干涩、无泪,口干咽燥,声音嘶哑,鼻干无涕,吞咽困难,皮肤干燥,手足心热,心烦易怒,疲乏无力,睡眠不佳,纳差,小便涩赤,大便干结。中医诊断为干燥综合征。证属阴虚内热、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失运,瘀血内阻,耗损津液,致燥证。舌象未详,脉象未提。
干燥综合征阴虚内热气虚血瘀口干咽燥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腰背疼痛1年,加重半年。腰骶部和骶髂关节深压痛,夜间疼痛,晨起嵴柱僵硬,活动后稍缓解。舌暗红,苔白,脉沉细、尺弱。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属肾虚督寒,寒邪瘀滞。面色晦暗,舌暗红,苔白,脉沉细、尺弱。腰部嵴柱变直,运动受限,生理弯曲消失。骶髂关节压痛,双侧“4”字试验阳性,Gaenslen试验阳性,骶髂关节分离试验阳性和压迫试验阳性。X片示双侧骶髂关节炎Ⅱ级改变。
强脊炎肾虚督寒寒瘀阻滞腰背痛
查看详情 →
刘某,57岁,男。反复胸闷、胸痛1年。胸闷、胸痛不适,伴有气促,爬坡及爬楼梯时加重,偶有心慌。舌暗红、苔薄黄。脉沉。冠心病,冠脉3支病变,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气虚痰浊,瘀阻心脉证。
冠心病痰浊瘀血心络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主诉间断双下肢紫癜伴血尿蛋白尿32年,加重2周。双踝周围紫癜皮疹刺痒,尿潜血++,RBC28.8/HP,自觉疲乏,下肢乏力,咽喉不利,平素易外感。舌黯红,苔白,脉细弱。中医诊断紫癜,属血热伤络,气虚夹瘀。病程长,反复外感诱发,病机为血热伤络,气虚夹瘀。
过敏性紫癜紫癜肾血热伤络气虚夹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男性。主诉乏力、恶心、纳差1年余。症见乏力、纳差、时有恶心、腰痛、时有心悸、傍晚双下肢微肿、寐安、大便日2行、夜尿多。神清,精神弱,面色皖白,双下肢微肿。舌质澹暗,苔白腻,脉沉细。中医诊断关格(慢性肾衰竭、高血压、冠心病)。病位在肾,涉及脾、心、胃,证属脾肾两虚,瘀血痹阻心脉,浊毒内阻,气机逆乱。
慢性肾衰竭肾虚血瘀脾肾两虚浊毒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反复头晕头昏、心悸3年,伴手抖、抽搐1周。精神受刺激,悲伤过度。嗳气频升,胸宇满闷,手抖、抽搐3次。舌质红,苔薄黄腻、中剥。脉缓而涩。中医诊断为心悸(心气不足夹瘀)、眩晕(肝阴虚,肝阳偏亢)、郁证(肝郁气滞)、搐搦(肝风内动、瘀血痹阻)。病机为心气不足,血脉痹阻,肝失疏泄,气郁阴伤,筋脉失养,肝风内动。
心悸眩晕郁证搐搦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男性。主诉心前区憋闷不适、压榨性疼痛,伴心慌、气短、恶心、烦躁不安。病程5年。中医诊断为热毒痰瘀互阻型胸痹。舌象暗红苔黄腻,脉象沉细滑。全身乏力,烦躁不安,纳食差,夜休差,小便黄,大便干结。血压135/75mmHg,心率85次/min,心音低,心律齐。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血清心肌酶大致正常。
胸痹痰火瘀阻心气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