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4岁。腰痛伴双下肢麻木10年,加重1周。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腰部肌肉痉挛,第4腰椎棘突压痛明显,腰部活动受限。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痹病,证型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影像示腰椎退行性改变,第4腰椎轻度滑脱,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退变痹病气血亏虚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男性。主诉心前区憋闷不适、压榨性疼痛,伴心慌、气短、恶心、烦躁不安。病程5年。中医诊断为热毒痰瘀互阻型胸痹。舌象暗红苔黄腻,脉象沉细滑。全身乏力,烦躁不安,纳食差,夜休差,小便黄,大便干结。血压135/75mmHg,心率85次/min,心音低,心律齐。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血清心肌酶大致正常。
胸痹痰火瘀阻心气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主诉间断胸闷憋气1年余,加重2月,胸痛彻背,时发时止,夜间憋醒,胸痛发作频繁,胸闷、气短、动则益甚,食少纳呆,睡眠差,大便时干。形体肥胖,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辨证为痰瘀互结、胸阳痹阻。患者69岁,男,主诉胸痛憋气连及后背,睡醒时恶心,出汗,畏寒怕冷,胃中泛酸恶心,双下肢浮肿,乏力头晕,舌暗红苔白厚腻,脉沉细弦数。辨证为气阴不足,痰浊瘀阻,心阳不振。患者63岁,男,主诉心前区不适疼痛5月余,发作频繁,夜间为多,舌澹暗,苔白腻,舌下脉络迂曲,脉沉细弦。辨证为痰瘀痹阻,不通则痛。
胸痹痰瘀互结心阳痹阻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78岁,胸闷、背沉阵发性发作,头晕、四肢麻木,高血压病史16年,胆石症病史10年,食道裂孔疝2年。胸痹,瘀血痹阻,眩晕,气虚血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血压160/90mmHg,心率74次/分,心尖部及肺动脉瓣听诊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头颅CT示双基底节区及左顶叶多发脑梗塞灶,颈椎骨质增生,血脂异常。
瘀血痹阻胸痹眩晕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主诉头晕间断发作10年余,伴心前区憋痛、肩背疼痛,眠差,食后腹胀。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肝阳上亢。症见头晕且胀,耳鸣,遇劳、恼怒加重,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提示性情急躁,血压升高,心电图ST段压低。
高血压肝阳上亢心脉痹阻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女性。主诉头痛间断发作3年,加重1周。痛处固定不移,以双侧额颞部为主,性质为刺痛,伴有心烦易怒、心悸、失眠、纳食欠佳。舌暗红,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偏头痛,证属肝气郁结,瘀血内阻。
偏头痛肝气郁结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81岁男性,胸闷、气短、头晕持续10个月,心前区不适,耳鸣,头晕,双目干涩,精神萎靡,食欲不佳,下肢无力,步履艰难。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多发性脑梗病史。面色晦暗,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
瘀血痹阻冠心病高血压脑梗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反复头晕、头昏、心悸3年,伴手抖、抽搐1周。舌质红,苔薄黄腻、中剥,脉缓而涩。中医诊断为心悸(心气不足夹瘀)、眩晕(肝阴虚,肝阳偏亢)、郁证(肝郁气滞)、搐搦(肝风内动,瘀血痹阻)。病程3年,血压最高达180/100mmHg,心率多在50次/min,最慢至40次/min,精神受刺激则心悸、抽搐。
瘀血痹阻心气不足夹瘀心悸肝阴虚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左侧半身不遂,麻木,头晕,口干不欲饮,胸闷,身困,纳呆夜寐安,二便正常。舌质暗淡,苔白腻,脉弦滑。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证型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病程未明确提及。
缺血性中风风痰瘀血气虚血瘀肢体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胸痛牵彻肩背3个月,加重1周。中医诊断胸痹,气滞血瘀,经络痹阻。舌暗红,苔白,脉涩。胸痛部位固定,多因情志不遂诱发,伴肩背闷痛。病程3个月,症状反复发作,加重1周。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经络痹阻。
胸痹气滞血瘀经络痹阻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左侧肢体活动障碍,流涎,伸舌困难,病程5天。高血压病史7年,血脂偏高。左上肢力弱,左下肢活动障碍,行走偏斜,右颞头痛,手抖,伸舌困难,流涎,胸闷。左口角下垂,舌苔微黄。脉管发硬,右手脉弦动。中医诊断为中风(脑血栓形成),辨证为内风扰动,瘀阻脉络。
中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瘀阻脉络
查看详情 →
81岁男性,胸闷、气短、头晕10个月。心前区不适,耳鸣,头晕,双目干涩,精神萎靡,食欲不佳,下肢无力,步履艰难。浅表性胃炎、冠心病、高血压、多发性脑梗死。面色萎黄,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头晕、胸闷、耳鸣、双目干涩、精神萎靡、食欲不佳、下肢无力。气阴两虚,瘀血痹阻。
瘀血痹阻气阴两虚心气不足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乏力1个月。面色澹白,口唇澹暗,舌暗红,苔薄白,双侧桡动脉未触及。双上肢血压未测出,颈部及腹部可闻及血管杂音,心音低,脉象未触及。中医诊断脉痹,证型气虚血瘀。病程1个月,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脉道阻塞。
多发性大动脉炎气虚血瘀脉道阻塞经络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产后逾月,肢体窜痛,按抚不减,转侧不利,骨节间冷风翕翕,无汗恶风,大便秘结,纳谷呆滞。舌澹苔薄,脉细弦。中医诊断为产后风湿瘀血,痹阻脉络。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与瘀血痹阻经脉,不通则痛。
产后风湿瘀血痹阻脉络风寒湿邪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6岁,男性。阵发性左侧胸痛2年,加重1周。胸部憋痛向左肩背放射,伴有灼热感、自汗、口干、睡眠欠佳。舌质暗,苔薄白。脉沉涩。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气不足,瘀血痹阻。病机为气虚血瘀,心脉阻滞。
瘀血痹阻胸痹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间断性心慌胸闷3个月。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阴亏虚兼血瘀。面色澹红,舌澹红,苔薄白,脉细结涩。心率62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心音低钝。高血压病史4年,经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病史10年。心脏彩超提示左室舒张期顺应性减低,二尖瓣、三尖瓣及主动脉瓣少量反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阵发性房颤,ST-T异常改变。
心悸气阴亏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女性。主诉胸痛、胸闷、气短1年。中医诊断胸痹,证型瘀血痹阻型。主要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劳则加重,伴心慌气短、全身乏力、善太息、食少、睡眠欠佳。心电图示心肌劳损,冠状动脉供血不良,血脂异常,脑血流图示脑血管弹性减退,血管紧张度增高,眼底动脉硬化Ⅱ期,血压偏低。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瘀血痹阻胸痹心肌劳损冠状动脉供血不良
查看详情 →
43岁,月经先后不定期,经行量少色紫黯,经行淋漓不净,经期延长,少腹冷痛,得热熨后痛缓解。舌淡红苔微白腻,脉沉细略涩。证属寒客胞宫,瘀血痹阻。子宫前壁探及4.2cm×3.9cm回声光团,提示子宫肌瘤。
瘀血痹阻月经不调寒凝胞宫少腹冷痛
查看详情 →
张某,男,57岁,面瘫1周,口眼歪斜,鼓腮漏气,夜寐多梦,耳鸣如蝉10余年。舌澹红胖大,苔薄,脉沉弱。辨证为素体较虚,营卫失和,风痰瘀血痹阻局部经脉。王某,女,63岁,面瘫月余,性情急躁,头痛耳鸣,口眼歪斜,口苦咽干,颜面稍红,晨起有痰,纳可便调。舌红,苔黄稍腻,脉沉细弦。辨证为素体肝肾不足,阴虚阳亢,复感外风,引动伏痰,走窜经络,内外合邪而致病发。
面瘫肝肾不足阴虚阳亢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为胸痛如刺,固定不移,痛连肩背,心悸气短。病程21年,因遇寒邪或情绪激动诱发症状加重。中医诊断为瘀血痹阻证。舌质紫黯,舌下系带瘀紫,脉弦涩。
瘀血痹阻冠心病心肌梗死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