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男性,双下肢斑点状出血性皮疹,踝关节肿痛,尿蛋白(+++~++++),病程较长。中医病名紫癜性肾炎,证型肺肾阴虚挟瘀热,病久肺肾波及脾土,肺肾气阴两虚,余热未清。望诊舌质暗红,苔薄黄或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腰酸、咽干、喜饮凉水、尿黄、大便干结;切诊脉弦细或细数。
紫癜性肾炎肺肾阴虚血瘀热毒
查看详情 →
女,23岁,慢性肾炎1年余。颜面虚浮,下肢水肿,面色萎黄,纳呆恶心,周身乏力,尿少。舌澹胖大滑润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脾虚失运,清阳下陷,湿热留恋。
慢性肾炎脾虚失运湿热留恋清阳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多寐,病程较长。头昏神倦,巅顶痛,面红心烦多梦。舌质紫暗、苔白,脉沉涩。诊断为多寐,证属抑郁伤肝,气机不畅,血运受阻,清窍失调。
多寐抑郁伤肝气机不畅血瘀阻络
查看详情 →
58岁女性,发作性心慌胸闷9个月余,伴气短乏力、畏寒怕冷、纳差乏味、睡眠欠佳。素日劳累思虑过度,心情郁闷,嗜食辣甜,绝经6年。心率76次/min,律不齐,24h动态心电图示室早12400次。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证型为心脾气虚,瘀阻心脉型。病因病机为劳累过度,损伤心脾,气血乏源,气滞血瘀,痰湿内生。
心脾两虚瘀阻心脉心阳不足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男,64岁,反复胸闷痛、气促6月,再发加重20余天。胸痹心痛,瘀血结胸。舌质黯红,边有瘀点,脉涩。胸骨中下1/3处心前区憋闷、压迫感,持续5~8分钟,休息可缓解,无放射痛,劳累诱发。唇黯,双下肢轻度浮肿。
瘀血结胸胸痹心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腹部胀大2月余。病史显示乙型病毒性肝炎10余年,现症见腹胀、双下肢浮肿、少尿、神疲乏力、口干不欲饮、纳食差少、大便溏泄、小便黄量少。腹部胀大,腹壁脉络隐现,面色晦暗,白睛轻度黄染,舌质瘀暗,苔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臌胀,证属肝脾两虚、湿热血瘀。
瘀血臌胀肝脾两虚湿热血瘀
查看详情 →
女,59岁,双侧腰痛6个月,双目干涩,困倦,颈部发紧,四肢乏困,腰部烧灼痛。舌红苔白腻,脉细弦。中医诊断腰痛-气滞血瘀。病程久,气机不畅,瘀血阻滞,肌肤失养。
腰痛气滞血瘀双目干涩颈紧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78岁,主诉尿血伴腹痛1年,现症尿血鲜红,小便频数,尿管疼痛,精神疲乏,大便不成形,饮食尚可。舌脉不详。辨证属膀胱癌晚期,病程较长,病情复杂,正气尚存,下肢肿胀疼痛,属水瘀互结,证属气阴两虚,瘀血阻络。
膀胱癌水瘀互结股肿阴虚
查看详情 →
59岁女性,右侧上、下肢无力2年,伴右肩酸痛、下肢放射性疼痛、足底麻木、头晕、耳鸣、胸闷、失眠。颈椎及腰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中医诊断为痹症,证属气血不足,瘀血阻络。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
瘀血阻络痹症气血不足颈腰椎间盘突出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两下肢软弱无力2年余。湿热浸淫,脾虚气弱,气血不能灌注。两下肢软弱无力,举步乏力,登楼上行难以支撑,腿足末端肌肉萎缩,两手臂乏力,形体渐胖,满月貌,肌肤有大量花纹,苔澹黄腻,边尖红,脉濡。
多发性肌炎湿热浸淫脾虚气弱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男性。主诉为全血细胞减少3年余。中医诊断为髓毒劳病,属脾肾两虚,毒瘀互阻。舌苔白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9×10⁹/L,血红蛋白89g/L,血小板计数9×10⁹/L。病程3年余,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毒瘀互阻。
髓毒劳病脾肾两虚毒瘀互阻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5岁。主诉头晕脑胀,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眩晕,证型为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清窍受扰。舌红苔白,脉平缓。症状包括头晕项强、心烦口干、眠差易醒。血压140/105mmHg。脉弦平。
高血压肝阳上亢头晕项强心烦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血小板减少4月余。乏力、头痛、多汗。舌体胖,质红,苔薄白,脉小弦。中医诊断血证,属气血亏虚。病因病机为气不摄血,脾肾虚损。面色正常,无皮肤黏膜出血,肝脾不大。
瘀血内阻血小板减少症气血亏虚血热妄行
查看详情 →
患者产后百日,畏冷,眩晕,经水时来时止,不思食,右关弱小,左脉涩滞,关脉更沉涩不起。中医病名肝经血瘀,证型肝经血瘀,病因病机产后瘀滞。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畏冷、眩晕、经水异常、不思食,切诊见右关弱小,左脉涩滞,关脉沉涩不起。
产后血瘀眩晕肝经瘀阻夜眠不安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掌指关节、膝关节酸胀疼痛,反复发作,遇天气变化加剧,关节肿大变形,伴长期低热。体征见两手腕指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肿胀,局部不红不热,两中指及无名指呈梭形改变,活动受限,两膝关节形似鹤膝,步履艰难。舌质澹、边有齿痕,脉细弱。中医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为风寒湿邪,挟痰挟瘀,互阻经络,留蓄关节。望诊见舌质澹、边有齿痕。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关节疼痛、肿胀、变形、低热。切诊见脉细弱。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邪痰瘀互阻关节肿大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胸痛、胸闷、气短1年。病程1年,劳则加重,伴心慌、乏力、善太息、食少、睡眠欠佳。面色不华,形体消瘦,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胸痹(冠心病),瘀血痹阻型。心电图示心肌劳损,冠状动脉供血不良,血脂异常,脑血管弹性减退,眼底动脉硬化Ⅱ期。
瘀血痹阻胸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月经过多,经色瘀黑,夹血块,经期腰酸,少腹坠痛,白带量多,病程3个月。面色暗滞,舌澹黯,苔白浊,脉弦细,尺涩。中医诊断为症瘕病,证型为肝郁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痰结成块。
子宫肌瘤肝郁气滞血瘀阻络经量过多
查看详情 →
女,48岁,胁不痛,纳可,二便调,无呕恶、反酸、厌油、口苦口干。胆囊息肉,肝郁胆热血瘀郁证。舌象未见描述,脉象未见描述。情绪波动较大,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肝胆。
胆囊息肉肝郁胆热血瘀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月经淋漓不断伴腹泻年余。月经夹有血块,大便稀溏,手足心热,喜饮水,面色萎黄。舌红有瘀斑,苔薄,脉细弱。证属瘀血内阻,肝经蕴热,脾虚失统。
瘀血内阻月经不调脾虚失统肝经蕴热
查看详情 →
女,43岁,失眠、心悸、胸闷痛3个月余。胸痹,证属肝郁血滞,心脉痹阻。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涩。心前区隐隐作痛,疲乏无力,精神萎靡。情志不遂诱发,病程3个月余,症状反复。
胸痹肝郁血滞心脉痹阻失眠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