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女性患者,尿频年余,加重3天。尿频,每15~20分钟1次,量少色黄,纳差,眠欠安,大便软。舌红,苔白厚,脉缓。中医诊断尿频,辨证脾虚气弱,土不制水。舌红,苔白厚,脉缓。
脾虚气弱土不制水尿频脾虚
查看详情 →
11岁男性,胃脘部时发胀痛半年余,诱因饮食不节及生气,伴皮肤易瘙痒、多汗、纳差、大便干,精神差。形体消瘦,面色白,皮肤干燥粗糙,舌淡嫩苔白少津,脉细。辨证为风邪内伏,肺脾气阴两虚。
胃痛风邪内伏肺脾气阴两虚皮肤瘙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男性。主诉结婚3年未育。症状包括精神差、身材矮小、皮肤萎黄、不善言语、不思饮食、乏力腰酸、易早泄、睾丸坠胀潮湿。既往从事矿井工作,环境阴暗潮湿,饮食不规律。舌质澹苔白厚,尺脉沉。中医诊断为湿阻中焦,运化无力,湿性下注,影响肾精。证型为脾虚湿盛,肾精不足。四诊信息包括皮肤萎黄、舌苔白厚、脉沉。
少精症湿阻中焦脾虚湿困肾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42岁。晨泻5个月余,黎明前少腹不舒,急入厕便后则舒,1日2~3次。面黄无泽,眼袋黧黑。脾肾阳虚,气虚血瘀。脉细无力,舌质澹、苔薄白,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脉瘀阻。
脾阳不足肾阳虚气虚血瘀五更泻
查看详情 →
61岁男性,反复胸闷、心悸、乏力3年,伴头昏。舌淡边有齿印及瘀点,苔薄白,脉促。拟诊心气虚,瘀血阻络。
心气虚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男,38岁,主诉慢性肾小球肾炎20年,每年发作2-3次,症状包括发热、血尿、身体消瘦、面色灰黄、畏寒肢冷、纳差、恶心欲吐、腹胀少矢气、大便稀薄、小便滴沥、颜面及下肢水肿。舌淡胖,苔白厚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脾肾虚衰,浊毒内蕴,湿邪泛滥。
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虚衰浊毒内蕴湿邪泛滥
查看详情 →
男性,48岁。主诉头目眩晕,心悸寐劣,记忆健忘,腰嵴酸楚,目睛干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肝肾阴亏,证型为肝肾阴亏,营血不足。病因病机为阴虚则阳越无制,髓不充盛,肝阴不足。望诊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目眩晕、心悸、寐劣、记忆健忘、腰嵴酸楚、目睛干痛。切诊脉象弦细而数。
头目眩晕心悸寐劣记忆健忘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主症为神疲乏力、腰酸腿软、急躁易怒、寐欠安。病程较长,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肾结石、前列腺增生。面色黯,舌黯红有齿印,苔中后黄腻,脉弦。辨证为肝肾不足、风阳上扰、湿热内蕴、痰瘀阻络。
高血压肝肾不足风阳上扰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主诉早泄2年余,阴茎接触阴道不及一二分钟即射精,伴腰痠腿软,神疲乏力。舌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下元虚惫,精室失固。病因病机为房事过度。
早泄下元虚惫精室失固腰痠腿软
查看详情 →
女,81岁,大便稀溏40余年,尿频10余年,便意窘迫,时而失控,腹微胀痛,尿频尿急,淋沥不尽,经常自遗而不觉,纳食不多,头晕,舌红少苔,脉缓弱,BP140/70mmHg,风眩,大肠胀,劳淋,舌澹红,苔薄黄,脉弱,BP130/70mmHg,尿常规异常,脾虚不运,中气下陷,肾虚不固
脾虚不运肾虚不固中气下陷下焦湿热
查看详情 →
女,78岁。眠差早醒,记忆力下降3年余,头晕头胀,疲倦心烦。舌淡边有齿痕,脉细。不寐,气虚血瘀。脾肾气虚,气血不荣,脑失所养。
不寐气虚血瘀脾肾气虚头晕头胀
查看详情 →
58岁男性,主诉脑外伤后失眠半年余。现症见失眠、头晕头痛、记忆力差、情绪易激怒。舌质淡黯,脉涩。中医诊断不寐,辨证瘀血阻窍证。
脑外伤后综合征瘀血阻窍失眠
查看详情 →
女性,55岁,左乳癌术后10月余,放化疗后、内分泌治疗中。心烦易怒,潮热汗出,手足麻木,乏力,眠差,大便偏稀。舌淡红,苔薄白,脉缓。肝郁脾虚,气不摄津,血失润养。
左乳癌术后肝郁脾虚气不摄津血失润养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尿频9个月,尿量少,尿黄,夜尿2次,不思饮食,精神较差。舌质红,苔白腻,脉数。中医诊断为湿热蕴结下焦,膀胱失于气化。病因病机为湿热郁久,伤及肾气。初诊时舌红、苔白腻、脉数,二诊白腻苔退,脉细数。
尿频湿热蕴结肾气不足舌红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语无伦次,思维反应异常1周。病程1周。中医诊断血管性痴呆、脑梗后遗、高血压病3级。证型痰浊瘀阻脑窍。舌胖、舌质暗澹、苔白腻。脉弦滑。表情澹漠,反应迟钝,喜寐,困乏,四肢无力,语无伦次,时有咳痰,色白,纳差,大便不畅,小便频。
血管性痴呆脑梗后遗高血压病3级痰浊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3岁。主诉腹痛、停止排便、中毒性休克。刻诊面色少华,形体消瘦,倦怠乏力,腹胀,纳差,大便稀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脾胃虚弱,癌毒内结。
腹痛纳差便溏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7岁,舌苔黑3月余,食欲不振,少饮少食,形体渐瘦,胃中痞胀。舌象黑霉苔,舌黑而润,湿泛于舌。湿积内停,胃津不归正化,脾失运化,气机不畅。脉象未提及,面色、声音、气味未描述。四诊合参,辨证为湿浊内蕴,气机不畅。
慢性胃炎湿浊内蕴舌苔黑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主诉糖尿病病史15年,小便频数浑浊如膏,手足心热,咽干舌燥,面容憔悴,耳轮干枯,面色黧黑,腰膝酸软无力,四肢欠温,畏寒怕冷。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中医病名属消渴,证型为阴阳两亏,病因病机为肾阴阳两虚。望诊见面色黧黑,耳轮干枯,舌淡苔白而干。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糖尿病病史及相关症状。切诊见脉沉细无力。
糖尿病肾阴虚阳亏四肢欠温
查看详情 →
张某,65岁,男性。主症为口干渴、小便频数、量多、溷浊如膏,夜间尤甚,身体消瘦,精神倦怠,腰膝酸软,头晕乏力,大便偏干。中医病名为消渴,证属肾阴亏虚,肾失固摄。望诊见舌质暗红,少苔;舌质澹黯,舌苔薄白;舌质澹,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口干渴、小便频数、身体消瘦、精神倦怠、腰膝酸软、头晕乏力、大便偏干。切诊见脉细稍滑,脉小滑,脉小滑,脉滑稍数。
糖尿病肾阴亏虚阴津不足相火妄动
查看详情 →
女,41岁,停经70余天,潮热盗汗,烦躁,全身酸软无力,神疲,纳眠差。中医病名:绝经前后诸证,证型:肝肾阴虚,精亏血少。面色正常,舌淡红苔白腻,脉细。主诉为潮热盗汗、烦躁、停经。病史中提及月经周期规律,停经后出现烘热、盗汗、烦躁等症状。B超提示子宫内膜薄,激素检查示FSH升高。
肝肾阴虚精亏血少卵巢功能减退月经停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