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7岁,腹痛腹泻反复发作9年,初发于1999年,劳累、情志不畅诱发。腹泻伴腹痛胀气、胃痛嗳气、纳呆失眠,大便色暗绿、质稀、带黏液,里急后重,早饭后加重,1天6~7次。现症腹胀失眠,月经有血块,口苦口臭,手脚冰冷。中医诊断泄泻,辨证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脾失健运。舌象未明,脉象未提。面色未述,声音气味未详,病史中提及慢性胃窦炎、慢性鼻炎、鼻窦炎。
泄泻肝气不舒脾失健运肠易激综合征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男性,主诉胃癌术后体质虚弱,受凉后出现腹泻,清稀如水,日8~9次,伴肠鸣、纳差、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腻,脉濡滑。中医辨证为寒湿腹泻,病因病机为寒湿之邪伤脾阳,湿阻中焦,脾失健运,肠道失司。望诊见舌淡胖苔白腻,闻诊无特殊,问诊提示腹泻、纳差、形寒肢冷,切诊脉濡滑。
寒湿腹泻脾阳虚湿阻中焦
查看详情 →
69岁女性,晨起急便,日1~2次,善太息,心慌,易饥,失眠。舌暗红,苔薄,脉沉。证属久病及肾,脾肾虚损。
脾肾虚损久病及肾
查看详情 →
女性,21岁,恶露不净2月余,剖宫产7月4日,产后B超示子宫内膜6mm,宫腔分离,微量积液,月经量中色红,有痛经,乳胀,生育史1-0-0-1,恶露不绝,气虚血亏,气虚血亏,冲任不固,瘀血内阻,新血不归,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恶露不绝气虚血亏冲任不固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患儿1岁2月,腹泻每日5次,稀水样便,伴呕吐每日6次,纳差。舌质红,苔薄黄,指纹红。轮状病毒检测阳性。中医诊断泄泻湿热证。病因为湿热内蕴,脾失健运。
泄泻湿热证脾胃虚弱湿热蕴结便溏
查看详情 →
患儿1岁半,泄泻十余天,日泻5~6次,大便稀水样,含未消化食物,色淡不臭,腹痛肠鸣喜按,精神不振,不思饮食,小便清,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缓。证属脾虚失运,湿滞内阻,合污而下。
泄泻脾虚湿滞喜按
查看详情 →
患儿4岁,痢后肠滑,泄利不化,日多次,胃纳和,面色白,舌淡无苔。诊断为脾阳虚损,痢后脾阳气虚,下焦不固。舌质光淡,脉象未提。
脾阳虚损痢后肠滑下焦不固元气下夺
查看详情 →
3月,男,泄泻日10余次,面色苍白,形神萎疲,肌肤干枯,睡时露睛,舌澹苔润,胃纳不振,四肢不温,腹部软满,小溲清长,辨证为久泄脾阳已虚,舌澹苔润,四肢不温,腹部软满,小溲清长,睡时露睛,胃纳不振
脚气型泄泻脾阳虚
查看详情 →
女,59岁,腹泻年余,反复发作,进食生冷诱发。大便溏薄,每日2~3次,便前腹痛、肠鸣、矢气多,食欲不振,腹部畏寒。舌苔薄黄腻,脉弦。证型为脾虚不健,肠腑湿热,肝木乘克。二诊见舌红、苔右半黄腻,脉弦滑。证型为脾寒肠热,肝邪乘侮。
脾虚不健肠腑湿热肝木乘克脾寒肠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神疲、胸痛、纳一般、眠差。中医病名肺恶性肿瘤,证型气虚痰瘀互结。望诊舌红苔薄白,舌红苔白,舌暗红苔黄微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痛、咳嗽、乏力、多汗、纳眠差、大便溏。切诊脉细,脉弦滑。
肺恶性肿瘤气虚痰瘀互结咳嗽咳痰胸背隐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术后出现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饮食减少、食后腹痛腹泻、腹鸣漉漉、肛门作坠、便次频多。舌澹苔白,脉濡缓,辨证为中虚脾弱,土受木侮。二诊舌苔薄黄,脉沉细,辨证为脾虚木侮,清阳下陷。三诊舌质红,苔白,脉细,辨证为脾虚气弱,清阳不升。四诊舌澹红,脉细弦,辨证为脾虚气弱,清阳不升。
十二指肠溃疡脾虚泄泻脾弱木侮清阳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主症为大便不成形伴白色黏液,日4~5次,腹痛下坠,食少,体倦怕冷。舌质澹,舌苔腻,脉虚数。证属正虚邪恋,寒热夹杂。病位在肠胃,病机为脾胃虚弱,风冷暑湿之邪乘虚而入,导致肠道传导失司。
久痢正虚邪恋寒热夹杂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71岁女性,发热、乏力、纳差,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药物性肝病,证型肝胆湿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药物性肝病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腹泻10年,伴黏液脓血便5年。大便每日3~7次,质稀,带黏液脓血,有下坠感。腰背酸痛,夜间尤重。高血压,心慌。结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粪便检验示白细胞(++)。中医病名属溃疡性结肠炎。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正常,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高血压、心慌、饮食辛辣或饮酒后病情加重。脉象未提及。
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直肠炎胃炎胆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血糖、血压偏高,肢体沉重,下肢无力。体形体胖,腹部赘肉偏多,体重80千克多。舌暗,苔薄,脉沉。证属气机失调,代谢失常。
高血糖高血脂气机失调痰浊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1岁,男,夜寐不安3月余。面色欠华,舌质澹,苔薄白,指纹澹紫于风关。前囟较宽,肋缘外翻。中医诊断佝偻病,辨证肺脾气虚。病程3月,易感,纳食一般,大便易溏,多汗。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肺脾气虚夜寐不安烦躁哭吵
查看详情 →
女,29岁,间断腹泻伴腹痛半年,加重1个月。腹胀、腹部不适、纳差。舌淡红苔白,脉沉弦。初诊脉沉弦,二诊脉沉。病程半年,症状以腹痛、腹泻为主。舌象淡红,苔白,脉象沉弦。
泄泻脾虚肝郁肠鸣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晨起少腹隐痛,继则腹泻,水样便,泻后痛解,腹部喜按喜暖,四肢不温,不思纳食。舌淡胖,舌边见齿痕,苔白腻。脉沉细。诊断为脾肾虚寒。病因病机为肾阳不足,脾阳不振,水湿内生,大肠失固。
五更泻脾肾虚寒肾阳不足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女,25岁,经间期出血,病程2年。经间期阴道见少量咖啡色分泌物,周期规律,末次月经12月30日—1月5日。内分泌检查示PRL升高,妇科B超未见异常。中医诊断为经间期出血,病因病机涉及肝、脾、肾,虚者肝肾亏损,精血不足,实者肝郁气滞,血瘀痰阻。
经间期出血肝肾亏损肝郁气滞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6岁男性,腹泻1月余,稀水样便,伴腹痛、咽痛、鼻塞、流涕。面色黄身瘦,纳差,舌红、舌苔黄腻,脉细。证属脾胃虚弱、湿热内困。
秋季腹泻脾胃虚弱湿热内困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