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某某,女,25岁。发热半月,高热昏迷,抽风,头胀痛,躁扰不安,手足抽搐,角弓反张,大便3日未通,小溲色赤。素体阴虚血少,湿邪蕴热直迫血分,热邪上蒸则头胀头痛,热扰心神则昏迷躁动,血虚肝阴失养,筋脉拘急故手足抽搐而颈项强直。两脉细弦而数,舌绛干无液,质老,苔根略厚,唇焦色紫。脉细数无力,弦势已减,舌苔干势已缓,质仍绛,头仍痛,口干不欲饮,唇紫且干。舌已渐润,边尖红,根略厚。脉细弱略数,沉取似有弦象。
发热昏迷血少阴虚营热动风筋脉拘急
查看详情 →
女,40岁,全身浮肿,下肢按之凹陷,小便短少,腰区痠楚,胸脘膨闷,纳差泛恶,四肢不温,气短易汗,面色苍白。舌胖苔白,脉沉而濡。中医病名:水肿,证型:脾肾阳虚,水湿内盛。病因病机:脾肾阳虚,水湿内盛,运化失常,湿浊难排,水湿泛溢。
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阳虚水湿内盛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岁,鼻衄2年余,加重4日。鼻衄血色红质稀,纳食呆少,汗出较多,不安,睡眠不实,大便初硬不爽,形体瘦高。舌淡红,苔白,沉细。脾虚肝旺,血热上溢。病因与情志相关,肝失疏泄致郁热上冲,影响脾胃运化。
鼻衄血热上溢脾虚肝旺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胃脘痞块、两胁胀痛、腹鸣便溏、鼻衄、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病程较长,有肝炎及肝硬化病史。面色晦黯,舌边尖绛红、苔白,脉弦滑或弦。肝肿大,质硬,压痛,肝功能异常。中医诊断为肝郁犯脾之痞气积块,病机为肝气郁滞、脾虚湿困、血虚内热、积块形成。
肝硬化肝郁犯脾痞气积块胃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5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不能行走、两腿踡曲、胸骨凹陷、头发枯黄、肚大脐凸、经常咳嗽、眼胞浮肿、面色不华。舌苔薄白,脉象浮缓。中医诊断为肺疳,证型为脾虚气弱,土不生金,肺气虚弱,卫外无权。望诊见面色不华、眼胞浮肿、头发枯黄、肚大脐凸。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咳嗽、睡眠欠宁、饮食不甘。切诊见脉浮缓。
肺疳脾虚咳嗽消瘦
查看详情 →
68岁 胸闷、气短10余年 夜间不能平卧 偶汗出 手足发凉 畏寒 体力较差 胸痹 心肾阳虚型 舌淡紫苔薄 脉沉细 心电图T波改变 心脏彩超示左室收缩功能减退 冠心病 PCI术后 糖尿病病史
胸痹心肾阳虚手足发凉体力差
查看详情 →
女,76岁,胃脘痛反复发作1年,伴胸痛、心下痞满、纳食加剧、口苦泛酸、嗳气、背胀、神疲乏力、形体消瘦、夜寐不安。舌紫红,苔薄黄腻,脉弦细。辨证为肝胃郁热兼瘀血阻滞。舌红,苔薄黄,脉弦。
胃痛肝胃不和肝胃郁热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男性,成人,主诉胁痛、腹胀、纳呆,病程较短。中医诊断为胁痛。证型属肝胆湿热。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肝胆失疏。面色晦暗,舌苔黄腻。声音低沉,无特殊气味。胁痛、腹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脉弦滑。
湿热内蕴脾胃虚弱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主要症状为月经失调、经期延长、心悸、寐差。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脾两虚,后转为益气滋阴,补血复脉。面色少华,舌澹红或稍澹,苔薄白,脉细。乏力、心悸、寐差、纳欠、小腹隐痛、月经量少。
心悸心脾两虚月经失调纳欠
查看详情 →
金某,男,59岁。胃脘胀痛反复发作10年余,饥饿时痛重,纳食后胀满,嗳气频作,呕恶不适,疼痛如绞,食欲减退。舌红苔白腻,脉弦细。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肝气郁滞。舌红苔白腻,脉弦细。胃窦部黏膜花斑样改变,伴充血水肿。病程长,症状反复,伴胃胀、痞闷、嗳气、呕恶、纳呆、疲乏、两胁窜痛。
慢性萎缩性胃炎肝气郁滞胆胃不和湿浊郁胃
查看详情 →
患者腹胀大如覆釜,病程九月,经停。脉沉而细,舌苔薄质淡,目眶色暗,肌肤甲错。中医诊断为水分病,证属阳气不行,阴气乃结,水液瘀聚不化,经络瘀阻不运。病机为阳气不行,阴气乃结,迁延日久,血结胞门。舌淡胖大,脉沉细,胸闷气逆,腹大身肿,鼻衄,下血挟紫块,右胁下肿块。
水分病血分阳微阴踞邪衰正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妊娠7个月。主诉耳聋耳鸣,语音细哑低微,卧则消失,久坐久立时加重。心烦少寐,气短,腰酸,大便不畅。中医诊断为子瘖,辨证为中气不足,胎盛阻碍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示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
子喑气虚胎盛气血不畅
查看详情 →
张某,54岁,男性。主诉胸痛、咳嗽、声嘶。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肺癌,证型脾虚胃滞,痰瘀壅肺。望诊舌体胖大,质色暗红,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恶心呕吐,胃脘疼痛,乏力倦怠,心慌气短,头昏健忘。切诊脉弦细,右关部重按无力。
高分化腺癌脾虚胃滞痰瘀壅肺肺中有实邪
查看详情 →
女,73岁,反复腹痛2年,阑尾腺癌术后化疗后9个月余。肠蕈,脾肾亏虚,痰瘀互结证。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精神疲倦乏力,腹胀减轻,头晕,术口位置疼痛,右腹时有疼痛,手脚发麻,每日大便5~6次,纳眠偏差。右腹时有疼痛,手脚发麻,大便时肛门疼痛,纳眠可。
阑尾腺癌术后脾肾亏虚痰瘀互结证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患者,主诉近2个月嗜咸饮食,非咸则拒,甚至偷吃食盐。神疲体瘦,形寒肢冷,皮肤乏润,目无睛光,视物羞明,纳呆食少。脉弱缓,舌澹苔薄。中医诊断为肾阳虚损、肾水上承。病因病机为肾阳不足,命火衰微,肾水上泛,致嗜咸、神疲、形寒、纳呆、目失滋养。
肾阳虚异嗜症神疲体瘦形寒肢冷
查看详情 →
李某,女,39岁,胃脘疼痛3天,阵作,得热则舒,伴恶心、泛吐酸水、胃纳不佳。舌质澹,苔薄白腻,脉弦。诊断为胃脘痛,辨证为脾胃虚弱,寒邪犯胃。
胃脘痛脾胃虚弱寒邪犯胃反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6岁,男性。主诉咳嗽,咯白痰,量多质黏,伴气短、倦怠乏力、纳呆。病程7年余,反复发作,2周前因受凉加重。舌质暗澹,舌苔白厚腻,脉细濡沉滑、关寸大。中医病名咳嗽,证型脾湿胃寒,肺气上逆。病因病机为脾虚湿旺,肺胃不降,感受风寒,失于表解,入里伤肺。
慢性支气管炎脾虚湿旺肺气上逆风寒犯肺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夏月突然呕吐腹泻,吐泻物如米泔,持续两天。伴随症状包括面色苍白,眼眶凹陷,手足不温,头面汗出,腿筋拘挛。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时疫霍乱。证型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阳气虚弱,外感疫气,中阳不振,清浊不分。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病程两天,症状包括呕吐腹泻、汗出、四肢不温。切诊未明确脉象。
霍乱脾肾阳虚呕吐腹泻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7个月男婴,主诉解稀烂大便4个月,病程3个月余。舌质淡红,舌苔白。中医诊断泄泻,证型湿滞夹食滞。
泄泻湿滞夹食滞纳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男性。主诉勃起功能障碍1年,婚后1年未育。病程1年。中医病名勃起功能障碍,证型脾肾亏虚,余邪内蕴证。病因病机脾肾亏虚,余邪内蕴。望诊舌红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性功能差,晨勃少,举而不坚,易痿软,尿频,尿等待。切诊脉沉细。
勃起功能障碍慢性前列腺炎脾肾亏虚余邪内蕴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