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7岁,男性,主诉胃痛、消瘦,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噎膈、胃脘痛,证型脾虚湿阻,痰瘀互结。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体征腹软,中上腹压痛明显。
食管癌胃脘痛脾虚湿阻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胃脘部隐痛发胀酸烧一年余。现病史见口干、食欲欠佳、大便干、睡眠欠佳、易生闷气。既往史有乳腺增生20余年,左侧乳腺增生较右侧为甚,包块表面光滑,活动度好。辅助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I级。中医诊断为胃脘痛,乳癖。证属瘀阻痞结,脾虚气滞。舌象澹红,苔根略厚腻,脉弦细。
慢性萎缩性胃炎乳腺增生瘀阻痞结脾虚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胃穿孔手术后饭后泄泻,大便不成形,每日四五次。症状包括面色萎黄,四肢无力。舌苔薄白,脉沉弱。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谷不化,故大便溏泄。病程较长,经多次调整治疗,症状逐渐缓解。
胃穿孔术后脾胃虚弱便溏泄泻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头痛、头晕、失眠,劳累后加重,伴心烦、急躁、耳鸣、腰痛、食欲欠佳、胃痛、大便稍干。舌苔微黄、稍厚,脉虚弱。中医诊断为心肾两虚,脾胃不和,痰火内阻。
头痛头晕失眠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胃痛2年,加重1个月。胃脘胀满疼痛,胃部喜暖畏寒,偶有泛酸,小便清长,大便偏稀。舌澹红,苔白,脉沉弦细。中医诊断胃脘痛(气滞寒凝血瘀)。
胃脘痛气滞血瘀寒凝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
35岁男性,胁胀、胸痞、嗳气、失眠、腰酸、早泄,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郁失达、肾阴亦虚,病因性极抑郁、肝郁失达、肾阴亦虚。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胁胀、胸痞、嗳气、失眠、腰酸、早泄,脉象未提及。
早泄肝郁肾阴虚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诉胃脘疼痛3个月,伴有脘部胀闷而痛、嗳气泛恶、纳少乏力。舌苔白厚腻,脉濡滑。证属气机郁滞,湿邪内阻,脾胃失运。
慢性胃炎气机郁滞湿邪内阻脾胃失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腹胀腹坠、肠鸣、全身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消瘦、大便溏薄。病程多年。中医诊断虚劳,属脾胃虚弱证。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乙状结肠炎,症状包括腹胀、肠鸣、乏力、食欲不振、消瘦、大便溏薄。切诊未提及。
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纳少、脘痞、乏力、面色晦暗。病程2月余。中医病名慢性肝炎。证型胃失运化,气滞血瘀。望诊面色晦暗。舌象未明确描述。问诊提及纳少、脘痞、乏力。切诊肝肋下1cm,质中,轻压痛;脾右侧卧位触及。脉象未明确描述。
慢性肝炎胃失运化气滞血瘀面色晦暗
查看详情 →
肝郁中伤,脾虚气胀,腿脚发肿,心虚头眩,中满。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弦细。主症为腿肿、心虚头眩、中满,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中满,证型属肝郁脾虚,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气机不畅。
肝郁中伤脾虚气胀腿脚发肿心虚头眩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男性。失眠呆愣,生活不能自理,持续1年余。入睡困难,日间行动艰难,饮食不知饥饱,行为异常。表情呆板,两目呆直,问话不答,或自语。面色晦黯,头不停摇动,两手无意识乱动。舌质黯澹,舌苔白而不厚,脉弦细,两尺微弱不起。中医诊断为肾精亏虚,髓海不足。
痴呆肾精亏虚髓海不足
查看详情 →
58岁女性,主诉胃脘腹胀痛月余。舌质澹,苔薄腻,脉沉细。中气不足,脾胃失和。胃下垂,食后脘腹胀痛,有下坠感,嗳气不舒,吞酸泛恶,口澹纳差,喜热饮,形体瘦小。
胃下垂中气不足脾胃失和形体瘦小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间断胃隐痛1年,加重半月。胃隐痛,下午2~4时最严重,饭后胃胀,天冷饥饿时痛,纳差,头晕,乏力,多梦,腹冷。舌胖大,脉细。中医诊断为胃痛,脾胃虚寒。病程较长,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辛辣,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气机阻滞,清气不升。
胃痛脾胃虚寒气滞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0岁。主诉口腔及二阴部溃疡19年,四肢关节肿痛,眼睛色素膜炎多年,反复发作不愈。中医病名狐惑,证型为阴虚火旺,病机为相火不藏。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质澹,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精神萎靡,形体消瘦,疲惫,头晕目昏,视物模糊,饮食极少,大便干燥。切诊见脉沉细无力。
白塞综合征阴虚火旺关节肿痛舌质澹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停经2年,不寐、纳呆1年。寐差,纳不香,恶油腻,脱发,消瘦,心烦,下肢无力,口干不欲饮。舌澹,苔黄腻,脉细涩。辨证为肝郁脾虚,心肾不交。舌澹,苔黄润,脉细涩。舌绛,苔少,脉细涩。出现水肿之象。病机为肝郁脾虚,心肾不交,阴虚内热,气血不足。
闭经不寐肝郁sple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月经不规律,周期20~50天,经量不多,无痛经。刻下症状出血量多如崩,颜面苍白,气短心悸,头晕眩,口干,胃脘不舒,睡眠不宁。脉沉软无力,舌淡苔薄白。中医诊断崩漏,辨证气血亏虚。
崩漏气血亏虚冲任不固出血量多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口腔溃烂8年,伴舌痛、咽部溃疡、头面牙耳阵发性疼痛,上午头部发热、头晕、耳鸣、疲劳、腿酸软、口干思饮、恶心、胃痛、月经不调、血块、腹痛。舌红无苔,脉沉细数无力,右关弦急。中医诊断属阴虚液少,虚热上犯,后复诊诊断为阴虚脾热。病机属阴虚脾热,病因涉及阴虚及脾热。
口腔溃疡阴虚脾热头痛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月经周期正常,经行5~6天,量中等,色红无块,纳差,食后胃脘胀痛,呃逆,大便干结。主诉为经前后发热,体温38℃左右,燥热感,夜间尤甚,全身骨节酸痛,口苦。舌质红,苔黄微腻,脉细。病程近半年。中医病名为经前发热,证型为胆热脾虚,病因病机为胆热用怯,脾虚生痰,痰浊壅盛,经前阴血下注,伤少阳之和气。望诊见舌质红,苔黄微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纳差、胃脘胀痛、呃逆、大便干结、口苦。切诊见脉细。
经前发热胆热口苦脾胃虚寒痰湿内盛
查看详情 →
女性,35岁,月经不调十个月,经水量多,经潮无定期,经期淋漓五七日至十余日,三次血崩,腰尻酸坠,头昏心悸,面色萎黄,四肢无力,下半身发凉,口不渴,纳谷无味,脉细稍弦,舌稍胖苔薄。中医诊断为崩漏,证属中气不足,清阳下陷,气不摄血。望诊见面色萎黄,舌稍胖苔薄。闻诊无特殊。问诊见月经异常、腰酸、头昏、乏力、畏寒。切诊见脉细稍弦。
崩漏中气不足清阳下陷气不摄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主诉左上腹隐痛,常因饮食不调发病。现症腹痛,口苦,纳可,厌油腻,二便调。舌质红,苔略厚,脉弦平。辨证为肝胃不和。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气机阻滞,逆乘脾胃,胃失和降。
胃脘痛肝胃不和口苦厌油腻
查看详情 →